本来并没喝酒,但吃了两个蛋黄派,在酒精测试仪上一吹,竟查出饮酒驾驶。12日早上,在山东济南公交电车公司八队上班的驾驶员罗洪亮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近段时间,由罗师傅引出的另类“酒驾”“醉驾”事件不断发酵,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另类“醉驾”真相到底如何?昨日下午,记者与东宝交警大队李白杨中队取得联系,进行了一场现场测试。 吃一枚蛋黄派“被酒驾”,再吃一枚“被醉驾” 昨日15时起,记者到城区多家超市调查,发现柜台上摆放着各种派,以蛋黄派居多。记者查看包装袋上的配料表,均显示含有食用酒精。 随后,记者购买了一袋福建达利园集团生产的蛋黄派(25克×10枚),赶到李白杨中队海慧岗亭,陈斌警官已调适好“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民警武院则做好了测试准备。 “哎,蛋黄派真含酒精,怪不得吃第一口有酒味,快吃吃看!”在大家的鼓励下,15时40分,武院先吹了一下酒精测试仪,仪器显示结果为0,随后,武院吃下了第一枚蛋黄派,马上接受测试,竟然发现上面显示53mg/100ml,而他再吃下一枚后,测出来的结果高达105mg/100ml。 “105,你已经‘被醉驾’了!”围观民警调侃。 据了解,酒精测试结果大于等于20mg/100ml、小于等于80mg/100ml属于“酒驾”,大于等于80mg/100ml属于醉驾,根据武院的测试结果,他吃下一枚蛋黄派,属于“酒驾”,再吃一枚,则属于“醉驾”范围。 过20分钟再测,酒精测试结果为零 在李白杨中队交警执勤间隙,记者了解到了不少有关“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的知识。 陈斌告诉记者,检测仪内置有相关程序,可以对被测试者呼出的含有酒精的气体进行检测,灵敏度很高,在历次的查处“酒驾”“醉驾”集中行动中,他利用该检测仪“初筛”出不少“酒驾”“醉驾”者,但还是头一次接触“被酒驾”。 16时许,记者在岗亭旁的渠化道口执勤现场找到了武院,请他再次接受酒精测试,结果为零。“看来,蛋黄派制造的‘醉驾’效果很猛,但去得也快!” “被酒驾”食品药品不少,藿香正气水酒精含量最高 和蛋黄派一样,近日,网络风传饮用藿香正气水、止咳糖浆、腐乳、酸梅汤、果啤和食用醉蟹、啤酒鸭、酒酿圆子后马上检查,也会被查出酒精含量超标。 据了解,藿香正气水和止咳糖浆属于药物,辅料中含有乙醇。腐乳、酸梅汤等是经发酵制成,果啤、醉蟹、啤酒鸭、酒酿圆子等在制作过程本身就加入了酒精。其中,藿香正气水的酒精含量最高。 为了弄清真相,记者在药店购买了一盒云南白药集团生产的藿香正气水,取出一支(10毫升)摇匀喝下,酒精测试结果为293mg/100ml,20分钟后,酒精测试结果为零。 交警释疑:“被酒驾”不会造成不良后果 现场测试中出现的“被酒驾”,在实际执勤中有现实意义吗? 交警释疑:不会造成不良后果,市民大可放心。 其一、酒精测试实践中,不是喝点酒马上就测试,一般要等一段时间(通常为30分钟左右),待酒精进入血液循环后再测试,才能得到比较客观的结果。交警举例称,如果市民口含一口白酒,马上吞咽下去或吐到地上,立即吹一下酒精测试仪,其结果可能高达600mg/100ml甚至更高;同时,根据此次现场测试结果,市民即使吃下含酒精的食物,二三十分钟后测试结果也会恢复正常。 其二、市民对酒精测试结果有异议,还可以要求等候一段时间再进行测试。交警称,食物、药物等含有的酒精成分会很快消散,而饮酒造成的酒精成分则不会很快消散,即使等候二三个小时,其酒精测试结果也不过有1%左右的差别(属于酒精测试仪允许的正常范围内)。另外,“醉驾”入刑必须固定证据,交警在检测中发现“醉驾”者,会将其送到医院抽血。因此,市民不必担心被“冤枉”,也不用担心“醉驾”者编造“被酒驾”理由逃脱法律的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