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少尉
 
- 积分
- 119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记忆的车轮毫不留情向前滚动,辗过了逝去的足迹,却带不走我脑海里残存的文档,在我的文学道路上,有一个人最令我难忘,那就是作家刘国安。
与刘国安老师相识,应该是在去年的十月份。我的散文《文字如灯,点亮我的人生》在《鄂州日报》西山版发表,拿到报纸的那一刻,我欣喜若狂,这是我在市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散文(之前我在《楚天都市报》、《黄石周刊》等刊物发表过文章数篇),我连忙点开《鄂州日报》电子版,用网页保存方式,把文章拍成照片,传到我的空间。
几天后,网友“红薯清香”在区作协群里给我留言:陈枭,你好!请你速与市作协的杨扬联系,准备建议你加入市作协,他会告诉你申请的方式与相关事宜。我马上回复:不好意思,请问你是哪位老师?对方回复:我是市作协刘国安(红薯清香是刘主席的网名)。
刘国安?天啦!前几天我刚刚在华容区文联网站读过他的文章《读书有“五乐”》,当时就产生了共鸣,我一口气读了五、六遍,认为作者在读书、写作方面的感悟非常经典。文如其人,我相信刘国安一定是一个才华横溢并可以深交之人,有朝一日,如能与之相识,也不是人生一大幸事?
根据QQ上提供的电话,我迫不及待地与杨扬取得了联系,他让我带上自己的部分发表过的文学作品,按要求准备好相关资料,送到市政府文联办公室。
文联办公室门敞开着,一位老先生戴着老花镜正聚精会神地看报,我很礼貌地向他走去,询问刘国安主席的去向,老先生(后来我才知道老先生是邓文兴老师)答道:你是陈枭老师吧,快请坐,刘主席跟我提起过你,听说你的散文写的不错,小伙子前途无量!
坐了不到五分钟,一个中年男子手提公文包,火急火燎地走进了办公室,一见到我,中年男子马上伸手出右手,热情地说: “你是陈枭吧,幸会幸会!一路辛苦了,让你久等了。”我受宠惹惊,握着刘主席的手感觉有些颤抖。
接过我送去的部分作品,刘国安老师从头到尾细细翻了一遍,在肯定的同时,提出了几条建议,希望我加入作协后,更要加倍努力,而且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每天坚持看书两小时,因为只有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才能最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刘国安老师的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瞬间把我的内心照亮。我意识到过去的我,是多么的可笑,又是多么的渺小,自以为在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无人能与及,更不愿意听取别人的良言,动不动就与别人急,简直是不可理喻。
从鄂州回来以后,我整个人变了样:游戏不玩了,书法也不练了,竟然爱上了读书。我一方面搜集各大报纸的副刊,认真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把好的名言佳句都摘抄在笔记本中,一方面买回一些文学方面的杂志,如《特别文摘》、《青年文摘》、《半月选读》、《读者文摘》等,每天坚持看书两小时以上,不断从书本中吸收营养,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空间中的文章不再草率下笔,写作前都会深思熟虑,完稿后先放几天,然后再来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最后才发表到空间。,通过网络与QQ文友进行交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逐渐成就自己的写作风格。
为了提高我的写作能力,刘国安主席还建议我担任鄂州文坛的版主,不仅开拓视野的同时,而且还扩大了我的朋友圈。邀请我参加了作协举办的著名作家任蒙写作讲座,夯实了我的文学理论基础。我还有荣幸参加了沼山版主采风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了我的写作道路。
每次活动结束,刘国安主席都会给我们布置一项写作任务,有意识地培养我的写作能力。在刘主席的指导下我写的散文《走近任蒙》、《我与沼山有个约定》,得到了文友们的一致认可,先后在《鄂州周刊》樊湖副刊上发表,给我在写作方面以莫大的鼓舞。
如果说文字如灯,点亮了我的生活。让我的生活从此异彩纷呈。那么刘国安老师应该是我文学道路上的路标,它指引着我通向文学殿堂。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信心与勇气;在我成功的时候给我祝福与喜悦。
刘国安主席在文学方面给我帮助的同时,还教给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他告诉我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着想,写作只能作为业余爱好,决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为人处事方面,更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否则会因小而失大。
有一次,我在参加区作协笔会后,与作家刘敬堂、彭祖贻合影时,我习惯把手搭在了他们的肩膀上,在我看来,这个动作是很随意的,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没想到,几天后刘主席私下在QQ里给我发来信息,提醒我这样做是不礼貌的,今后一定要注意个人修养,与长辈照相可以挽手,作牵扶状,但决不能相拥或勾肩搭背,那是极不尊重人的表现。穿衣服方面以干净整洁为妙,不可盲目与他人攀比。
当然,刘国安老师教给我的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
今生今世,能与刘国安老师从相识到相知,何憾之有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