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且企稳回升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在全省位次不断前移。 1、企稳回升态势得到巩固。从总产值看,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699.8亿元,同比增长19.1%,比前4个月增速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完成总产值159.2亿元,比4月份多6.8亿元。从增加值看,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1.8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排名全省第4,比1-2月份前进2位,比一季度前进1位;增速排名全省第7,比1-2月份前进8位,比一季度前进5位,比1-4月份前进1位。其中5月份完成工业增加值37.17亿元,比4月份少8.83亿元,增加值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全省从5月份开始对各市州的工业增加值率进行了调整,1-4月份我市工业增加值率为30.46%,1-5月份调整为28.84%,下调了1.62个百分点。 2、效益下滑局面尚未好转。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6.6亿元,同比下降17.9%,比去年同期下滑75.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36%,比去年同期下滑98.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90家,同比增长12.5%;亏损面18.3%,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亏损额3.5亿元,同比增长86.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5.88%,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3、主导产业支撑作用突出。1-5月份,全市八大主导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558.67亿元,占全市总量的79.83%,同比增长15.98%,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率达到76.98%。其中有7个产业保持了两位数的平稳增长态势,分别是:有色金属产业完成产值192.02亿元,同比增长18.2%;黑色金属产业完成产值154.35亿元,同比增长16.6%;建材产业完成产值52.76亿元,同比增长10.2%;化工医药产业完成产值37.16亿元,同比增长22.5%;纺织服装产业完成产值17.41亿元,同比增长16.1%;食品饮料产业完成产值30.59亿元,同比增长12.7%;机械制造产业完成产值54.17亿元,同比增长14.7%。 4、重点企业分化现象明显。1-5月份,全市40家重点企业共完成产值450亿元,同比增长12.19%,增速比前4个月加快0.42个百分点。重点企业总体情况平稳,但分化现象明显,产值保持增长的企业有19家,增速较快的主要有大冶有色、陈贵矿业、新鑫钢铁、劲牌公司、华灵矿业、万达金卡、宝加鞋业等企业,增速分别为26.99%、20.82%、19.95%、21.97%、73.02%、34.94%、49.82%。产值为负增长的企业有21家,增速下滑幅度较大的主要有宝钢黄石公司、西塞山电厂、三环锻压、连永锰业、中铝华中铜业、三环离合器等,增速分别为-35.07%、-13.69%、-42.69%、-58.93%、-11.8%、-34.15%。 5、县(市、区)工业发展不平衡。1-5月份,七个县(市、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21.61亿元,占全市总量的60.26%,同比增长20.2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2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5.5%。在七个县(市、区)中,工业增加值增速有快有慢,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仅大冶市,增速为26.9%;阳新县、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开发区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10.3%、10.5%、13.7%、10.1%、5.2%、9.1%。 6、工业投资和用电增势平稳。投资方面,1-5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53.13亿元,同比增长28.5%,增速比前4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8.2%,成为拉动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用电方面,1-5月份,全市工业用电量为34.1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1.08%,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2个百分点(全省下降1.54%)。工业用电量及增速在全省排名均为第四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