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8423|回复: 33

鄂州市太和镇上洪湾---彭德怀将军生活、工作过的古民居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491

主题

978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090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7-30 01: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荷花

荷花
DSC01479(1).jpg

上洪村千亩荷塘

上洪村千亩荷塘
DSC01477(1).jpg DSC01476(1).jpg

古民居

古民居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DSC01471(1).jpg

门楼特写

门楼特写

门楼特写

门楼特写

门楼特写

门楼特写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门楼特写

门楼特写

门楼特写

门楼特写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DSC01457(1).jpg DSC01456(1).jpg DSC01455(1).jpg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DSC01453(1).jpg DSC01452(1).jpg DSC01451(1).jpg DSC01450(1).jpg DSC01449(1).jpg DSC01448(1).jpg DSC01447(1).jpg DSC01446(1).jpg DSC01445(1).jpg DSC01444(1).jpg DSC01443(1).jpg DSC01442(1).jpg DSC01441(1).jpg DSC01437(1).jpg DSC01438(1).jpg DSC01439(1).jpg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彭德怀将军居住过的房子
DSC01435(1).jpg DSC01434(1).jpg DSC01433(1).jpg DSC01428(1).jpg DSC01430(1).jpg DSC01431(1).jpg DSC01432(1).jpg DSC01427(1).jpg DSC01425(1).jpg DSC01415(1).jpg DSC01414(1).jpg DSC01413(1).jpg DSC01411(1).jpg DSC01410(1).jpg DSC01407(1).jpg DSC01406(1).jpg DSC01402(1).jpg DSC01400(1).jpg DSC01397(1).jpg DSC01391(1).jpg DSC01393(1).jpg 2012年7月28日至29日,和鄂州友人在鄂州市太和镇上洪村野营,观赏千亩荷塘、月色、马龙口水库碧波、石峰、青松、青竹、古民居。清风、青山、田园、溪流、水库、荷塘、月色、革命故居---太和镇上洪村集景。【古民居是大革命、红军时期,彭德怀将军居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当时的苏维埃政府设置在保丰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491

主题

978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090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7-30 02: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民居似乎在诉说着它的沧桑和太多的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491

主题

978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090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7-30 02: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洪宝峰寺曾是“中共鄂城县苏维埃第八区区委”所在地,彭德怀元帅还为“苏维埃第八区区政府”挂过牌。我们在上洪村党支部书记陈岳云带领下,来到位于上洪村欧家洪对面半山腰上,在杂草丛生中找到已是断瓦残垣早已颓然的宝峰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491

主题

978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090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7-30 08: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和,荆楚古邑,梁湖名珠。因境内有古道驿亭──太和岭而得名,素有“鱼米之乡”、“游乐天堂”之美称。她山川形胜,钟灵毓秀;春秋代序,风起云涌。

早在新石器时期,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就有人类开辟榛莽,繁衍生息。金盆垴遗址、三墩子遗址、大城垴遗址和谢埠古冶炼遗址,以立体空间的形式,告诉我们在万年前的远古时代,人类文明的曙光就已照临这块土地。

传说中的西周鄂王熊红率领部众逶迤而来,选中这虎踞龙盘之地,筑山为城;一代辞宗屈原,曾行吟至此,“乘鄂渚而返顾”;吴王孙权因有武昌山,遂改鄂为武昌。穿过漫长历史的迷雾,从“鲁紫坛”、“桥头巷”、“糍粑炕”、“牛石岭”等地名刻下的历史印痕里,依稀瞥见时代的刀光剑影,耳边犹闻辚辚车驰,萧萧马鸣……而后王安石题诗,黄庭坚钟情,朱元璋御书,洪秀全扎寨,彭德怀整训,或武威震泰,或俊采映日,他们都与太和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更有梁子湖大地上孕育出的“环湖两状元,一乡三宰相,同怀三进士,湖东五翰林”中的张炳麟、朱子春、朱梦春、朱茂春等精英,为太和的历史平添了声色。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大批太和精英的崛起,他们不仅为振兴鄂州,而且为湖北,乃至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中有叱咤政坛的人物,有驰骋沙场的将军,有挥洒文坛的诗人、作家,有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有富甲一方的巨贾、商家……他们带着太和人的耿直、勤劳活跃在各个舞台,伴随着涛涛不息的梁湖波浪声,汇成了一支激情澎湃的奋斗之歌;他们与桑梓的先贤后秀辉映,无愧为太和人民的优秀儿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491

主题

978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090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7-30 08: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梁子湖湿地【2012-03-11 19:26】
我家住在梁子湖东南岸,那里是梁子湖最大的入水口,有一大片滩涂地。我小时候常去湖里采菱、捉鱼、挖藕。时隔三十多年,省新闻摄影学会几名记者来到这片被学术界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采风,让我当向导,去寻找养在深闺中的绝美。

带着有些斑驳的记忆,我陪同记者们租一条游艇从长岭码头出发。此时晨雾欲散犹迷,尚有轻纱般的丝缕袅娜在湖面上。湖面刮着风,游艇一快,风就更大,溅起的浪花打在脸上凉飕飕的,我们都恹恹地躲进仓内。

游艇沿梁子湖东朔流而行,几十分钟后,太阳终于露出了脸,烟雾渐渐散开。游艇去处,湖面顷刻被撕开,白浪翻滚,如飞珠溅玉,然后又化作漪漪幽波,一帘一帘荡漾开去,一痕一痕归复平静。入诗入画的韵味,诱惑着我们来到夹板上,手扶着栏杆,任凭湖风吹动头发和衣裾。我忽然间生出一种把酒临风的渴念,可惜没有酒,面对这越往深处看,颜色越靛,浓得化不开,似乎满湖时而荡漾,时而凝静的湖水,当然不会有杨万里的喟叹,亦不会有李易安的哀怨,更不会有李煜的伤痛。而是将这一湖翡翠拥入怀中,有的,也就只剩下朱自清的欣喜了。

一路前行,一路景致。湖两岸的山峦在游艇的轰鸣中渐次褪去,前方出现了大大小小用一根根水中竹林缠绕丝网组成的围场。游艇放慢了行驶速度,小心翼翼地在这“迷魂阵”中游弋。在我的记忆中,这片水域是湿地的野菱区。每年七八月份来这里,菱叶像无数把小绿伞,挨挨挤挤的,一阵微风吹来,菱角的清香扑鼻而来,用手采摘鲜嫩的菱角,吃在口里甜脆脆的,润人心脾,好不惬意。虽然我们来的不是采菱季节,可这眼前的竹竿林立,围网密布,还能有菱角采吗?

我们只好弃艇上围滩养殖的圩堤,等待小木船来接我们进入湿地腹地。长堤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野草,让人无法前行。我带着沮丧,望着这片曾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野莲区,看着被瓜分成一个个种莲、养鱼的养殖场,被人类犯这种“卖肾换米”的低级错误而愧疚。几位摄影师倒是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搜寻湿地每一处精彩。贾老师一只手像喊话一样放在嘴边,轻轻一吹,“啁啾”“唧啾”“啾啾”,嘴里面就发出了悦耳动听的鸟儿叫声,停在树枝上的百灵鸟、相思鸟、画眉、喜鹊也跟着发出阵阵鸣叫声。杜老师见杨老师头发、腿脚、衣服到处沾满了草屑,戏谑地说道:“你已经有了一种爱到天老地荒的感觉。”几位老师的敬业精神更令我敬佩,纷纷取出长枪短炮般的摄影器材,寻找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身影。

两条小木船在我们久久的期盼中终于摇来了。我们在“吱呀吱呀”的摇橹声中,缓缓驶向蒿草湿地。放眼望去,好一幅原生态的五彩画卷:万亩枯残的蒿草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金秋成熟的麦浪,迎风舞蹈;三条狭长弯曲的河道纵横交错,如同一条长长的由散落珍珠串起的项链缠绕其间;白鹳、白鹭提着长长的脚,伸着长长的喙,啄着湿地里的阳光;湖滩上灰黑的贝壳、螺蛳,它们像顽皮的孩子爬得遍地都是……

摄影记者们手中的相机咔嚓咔嚓忙过不停,他们在赞叹这片湿地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了惋惜,没有看到在湿地栖息着的天鹅、大雁、野鸭等珍稀鸟类。摇橹架船的小邓接过话茬说,这里的野鸭、天鹅多得很,隐藏在蒿草丛中。正说着,临近湾子“嘭嘭嘭”几声烟花声,惊起上百只野鸭从蒿草丛中振翅飞翔。贾老师连拍数张还不过瘾,他一边打电话给杜老师,一边催着小邓快摇船赶近拍摄。

时间已过正午,我已是饥肠辘辘了。几位摄影师们乐此不疲,他们在摄影中享受,在享受中摄影,似乎要把湿地一幅幅原始、自然、生态的旖旎画卷,在相机中永远定格。

梁湖湿地,生态长廊。这里是一片生态的自然,主人是鱼虾,是鸟,是蒿草、芦苇、菱角,是一切大自然赋予的和谐世界。走进这里,让人身心愉悦,颇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梁湖待客不用酒,走进湿地就醉人。
【理明散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491

主题

978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090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7-30 08: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长兴寺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上的致辞(2011-12-06 08:24:49)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德高僧、居士、善信们:

大家好!

今天的莲花山上“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紫日祥照、香风薰沐、朋友如云,众所期盼的长兴寺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值此万人共贺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太和镇党委、太和镇人民政府,向长兴寺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的隆重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光临盛典的各位领导、大德高僧、居士、善信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为长兴寺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太和镇是鄂州南部的生态特色重镇,绿染大地,道法自然。它东靠茗山山脉,西与涂家垴镇接壤,南与大冶金牛镇毗邻,北与沼山镇交界,依山面湖,风景秀丽,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太和镇对外交通快速便捷,城乡发展协调,人民生活富裕安康,科教文卫事业发达,是投资创业者的乐园;太和镇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是生态旅游休闲者的胜地。

长兴寺属禅宗派佛教之地,始建于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年),时有明宗宰相削发为僧,隐居在莲花山下结庐为寺,取名长兴寺,至今已有1078年的历史。长兴寺向为梁子湖地区规模宏大的佛教禅林,有内八景和外八景之说,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纷至踏来。它历经风雨,几经兴废。

天和行雨,地和物丰,僧和寺旺,人和事兴。2008年,长兴寺迎来了生机,武汉金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江华先生,慷慨解囊,捐资修建,历时三载,应愿而落成。如今,寺庙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钟鼓楼、山门、斋堂、广场等基础设施齐备,堪称佛教文化之上乘佳作。寺院依山傍水、巍峨肃穆,飞檐画栋、气势恢宏,景象蔚为壮观。长兴寺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区上,煜煜生辉。它的成功落成,对于加快太和生态旅游名镇建设、构建休闲度假区、打造祈福养生天堂,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玉龙飞天祥云绕,佛光万丈映太虚。长兴寺的落成及佛像开光,不仅是宗教界的盛事,也是全镇5.8万民众共同的盛事。为此,对三年来为建设寺庙的武汉金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江华先生及员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我们也热切希望各位大德高僧、各界朋友、广大信众,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长兴寺建设,让长兴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佛教的教化功能,以佛教的慈悲、智慧、平等、宽容,来促进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间和美、社会和谐。

神水灵气泽万物,佛法慧光度众生。长兴寺落成及佛像开光之日,太和路不飞尘,水不扬波,风和日慈,草木舒容。让我们共同祈祝,国运昌盛,百业振兴;祈祝各位来宾,人寿事和,平安吉祥。预祝长兴寺落成、佛像开光及各项法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理明散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491

主题

978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090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7-30 08: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魂兮,归来吧——《太和革命英烈传记》序言
《论语·学而》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为铭记太和籍革命英烈的煌煌业绩,为炳耀后人、激励后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奋发有为,太和镇党委组织编辑出版了《太和革命英烈传记》,这是一件彪炳千秋的工作。

太和地处幕埠山西南边陲,烟波浩渺的梁子湖东畔。这里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诞生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先贤俊杰,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特别是在近代,在风云际会的土地革命时期,他们追求真理,舍身成仁;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们投身革命,忠骨埋他乡;在剿匪、抗美援朝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们前仆后继,捐躯疆场;……据民政部门统计,太和籍有生平事迹可查的革命英烈50人,实际牺牲人数有150多位。是他们用生命碧血,浸染着锦绣的太和大地;是他们用生命热血,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乐章;是他们用生命鲜血,迎来了共和国的蒸蒸日上。尽管有不少英雄没有子孙,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但他们的精神会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共存。

“成仁有志花应碧,杀敌留红土亦香。”近年来,太和镇党委对英烈们的事迹作出了抢救、挖掘的部署。我有幸参加了这一有意义的工作,有机会聆听那一段段镌入汗青的故事,有机会追寻一位位革命英烈的历史碎片。英烈们一尊尊不朽的灵魂奔涌入我记忆的旷野,让我的心灵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于是我不揣浅陋,拿起拙笨的笔,饱蘸浓情地和几位编委一道编写了这本《太和革命英烈传记》。本书凡所记述文字,均按照传记“直陈事迹,体制简短,内容真实”的特点,以“概况+典型事迹”的行文基本体式来写,有别于其它类文学作品。我们深感时间仓促,编写者水平有限,以数人所讲述,只知一鳞半爪,难编纂全太和革命英烈的生平事迹,其中纰缪必定很多,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借此,我谨向为这本书出版做出了努力和贡献的同志表示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英雄是旗帜,英雄是历史,英雄是榜样,英雄是脊梁,英雄是民族的信仰,英雄是整个民族共同的记忆。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一个有了英雄却将之忘怀的民族更是哀莫甚大。我们将牢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让这本《太和革命英烈传记》,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教材,成为后人心中的丰碑,成为英魂的栖身之处。

我们需要抚今追惜的善意提醒!

我们需要祭奠乐生敢死的英烈!

我们需要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魂兮,归来吧!是以为序。



               



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491

主题

978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090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7-30 08: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和革命烈士传记(C)

侯中英(1899~1932.3),原名侯国栋,绰号“猴子翻筋斗”。湖北阳新县大箕铺侯良才村(现属大冶)人。自小家境贫寒,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长大。11岁时,同村塾师侯俊成见他聪明颖悟,遂收他为学生。为了生存,1914年,年仅15岁的侯中英到四维煤矿做了近10年的煤矿工。青年时代曾在大冶做地下工作。1926年,北伐军经过大冶,早已对军阀统治充满仇恨的侯中英投入国民革命军第三教导团,不久任张发奎部队的上士班长。“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侯中英不耻与反动派为伍,旋加入共产党并改名侯中英。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失败后,他经广东香港上海,受党指示潜回家乡。 1927年回到阳新与地下县委领导曹玉阶联系上,并发展了本村青年侯甫浚(后改名侯政)为交通员。1928年4月闹粮荒,农民们无米下锅,侯中英策划了群众冲进地主家开仓放粮。1928年夏,奉组织之命,他利用原来的身份,打入国民党小箕铺民团,当上了大队长,驻扎白海村防区。1929年2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侯中英和曹茂辉、黄腊子领导了里应外合的小箕铺武装起义,当场镇压了反动的民团团长。起义成功建立了中共阳大手枪游击大队,200多人,侯中英任大队长。由于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深得民心屡战屡胜,至1929年7月发展到成立了红12军800多人,侯中英任军政委,军长谢振亚(留苏生,中央派来)。侯中英在攻打金牛中弹受伤,在马叫龙尊寺秘住疗伤。

1929年9月,何长工率红5军五纵队挺进鄂东南,红12 军与红5纵队协同作战,消灭了阳新数地敌军。至此,阳新全境和大冶部分乡村实现了武装割椐局面。12929年12月,侯中英率部参加了“大冶兵暴”阻击战。兵暴胜利后,红五纵队开到阳新三溪口一带整休,侯中英带部分阳大游击大队战士加入红五纵队,被任命为十九大队大队长,随后红五纵队转战鄂东南,屡立战功。1930年4月至5月,党组织派侯中英到鄂城县内四乡(灵溪乡、马迹乡、贤庚乡、符石乡)执行发展壮大组织任务,侯中英(化名侯功同)化装成挑夫来到鄂城内四乡,与中共鄂城县大冶区委取得联系,他会同朱少甫、林明炯、盛浩如等共产党人,积极组织发动梁子湖地区革命暴动。

1930年6月在大冶成立红三军团,侯中英任红八军三纵队支队长,军长何长工。1930年7月下旬,侯中英以红12军军政委身份再次来到鄂城县大冶区进行革命活动。 8月1日,侯中英和鄂城县委书记林明炯共同领导了李家庄暴动。8月下旬他率部征战湖南离开家乡时,他把自己的长子安熹改名为安烈,准备战死疆场,寄望儿子快长大,告慰父烈。此后他率部参加平江战役、攻打长沙和第一次至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以其英勇顽强闻名全军。

1931年9月侯中英任红三军团一师师长。1932年2月3日至3月7日,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攻打赣州共33 天,师长侯中英和师政委黄克诚率部攻打城西门。红一师攻城猛烈,敌人便衣刺客靠近师部欲刺杀侯师长、黄政委,敌刺客被红一师特派员朱涤新擒获,刺杀未遂。战场变化莫测,战至第33天,攻城的红军部队反被敌重兵突袭围打,红军激战突围。侯师长指挥全师撤围,自己断后阻击敌人。“不要管我,快掩护政委撤出去!”   “我还要到前边去,看看有没有一师的部队还没撤出来!” “我还要指挥部队,和敌人拼刺刀啊!”这是侯师长在激战中与众战友的最后喊话。多数战士突围后,面对数倍的敌军和诱降,侯师长坚决抵抗,死不投降。在化装突围的时候,侯中英终不幸被内部一个事务长出卖而被敌军黄维部所捉。敌军把他押到吉安陈诚部进行军审,南昌行营何应钦亲审,他意志坚定,不向敌人透露半点革命信息,最后押至南京。因始终不降,又狱中谋反,反动的敌人先割掉侯中英的耳朵、鼻子,后挖掉他的眼睛,又刺破肚子。当肠子流出来的时候,他仍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等口号,终于壮烈牺牲。时年33岁。

侯中英牺牲后,敌人毁尸灭迹,没有留下尸骨。敌飞机在战区散发了杀死侯中英的传单。“在革命斗争紧急的关头,失掉了我们坚决勇敢的于部,确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中英同志牺牲了,真使我们起无限之悲痛!”黄克诚、徐策在《红星》报发表悼词〈纪念侯中英同志〉。
    1950年侯中英被追让为革命烈士。黄克诚亲笔致信侯中英的儿子: “不忘过去,继承父志。”

1986年鄂东南烈士陵园,在侯中英灵位上镌记着他惨烈之死的经过。

1990年刘少卿将军评价侯中英烈士“生是豪杰,死为英雄”。



22、胡金安(1895.7—1930.8),字吉彩,太和镇胡朝英村胡朝英塆人。兄弟五人,排行老四,绰号老四。年少时,读过几年私塾,时因家境贫寒,生活无计可施,不得不中断学业。

当时的旧中国,政府腐败无能,列强入侵,国内军阀年连混战,民不聊生,加之农村苛捐杂税繁多,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胡金安十分忧虑。为此,他渴望建立一个革命政权,推翻这个黑暗社会。

1926年,朝英村成立了党支部,胡国盛任书记。不久,符石乡成立了农民赤卫队。次年,经胡国盛、胡国旗等人介绍,胡金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参加革命后,胡金安任徐桥乡苏维埃政府宣传组长,常奔走于大冶、阳新、武昌、咸宁等地,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唤醒民众起来革命。革命力量不断壮大,革命活动如火如荼,蓬勃发展。自卫队在王时雨、倪加福等人领导下,劫富济贫,镇压土豪劣绅,为工农革命队伍筹粮筹款,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也公开判变革命,将屠刀直指革命党人和无辜百姓。一时间,荆楚大地乌云密布,黑暗笼罩着内四乡(灵、马、贤、符)。胡金安等人不得不转入地下斗争。

“野火烧不尽,春见吹又生”。革命党人在恶劣环境中,仍然不屈不挠,革命力量不断壮大。

1930年6月,胡金安和胡清安兄弟俩受组织委派去武汉购买枪支弹药。由于叛徒告密,这批军火刚运到南北嘴,便遭到反动民团的截击,不得已将它沉入湖底。同时,他们化妆成放鸭人,巧妙通过敌人的关卡,进入到安全地带。

为找到这批军火,反动民团疯狂抓捕革命党和无辜百姓,并焚烧民房多间。6月13日黄昏,几名负责人正在胡氏宗祠秘密召开重要会议,忽然遭到反动民团的围攻。为掩护同志们的转移,胡金安不幸落入敌人的魔掌。同年8月15日,被敌人绑赴沼山刘家祠堂,惨遭杀害,时年35岁。



    23、胡国享(1893.12—1930.8),字锡福,太和镇胡朝英村胡朝英塆人。自幼家贫,没有上过私塾,生活极端困难。

   1926年,朝英村成立了党支部,胡国盛任书记,经胡国盛、胡国旗等人介绍,胡国享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党员。不久,符石乡成立了农民赤卫队,胡国旗任队长,他由一名普通农民逐渐成为一名出色的赤卫队员。

1928年11月,赤卫队配合红五军第五纵攻打金牛、保安、大冶等城镇,逼敌缴械。

1929年7月,赤卫队在中共鄂城县委的领导下,利用刀、叉、鸟铳、罐子炮等武器,先后攻打三溪口、金牛、韦源口中、“六里局”等地的国民党驻军,战果辉煌,声威大振。在攻打“六里局”的战斗中,胡国享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虽身上多处受伤,仍坚持下下火线,直到战斗胜利。这年年底,他参加了程子华举行的“大冶兵暴”。

1930年8月1日,在侯中英、林明炯等人的领导下,符石乡一万多名群众携带长矛、大刀、梭标、土铳等武器,浩浩荡荡地向谢埠挺进。当队伍行至金坜毛家堰时,突然遭到土豪夏连城纠集的反动民团的截击,双方展开激战。由于战火队伍仅有十几支枪,大部分群众手持长予、大刀、土铳等不能接近,首尾不能响应;加之贤瘐乡反动民团团长杨治甫的增援。主要领导人看到形势紧急、枪支又少(夏有一百多条枪支)等情形,迅速疏散队伍,并带领有关骨干和赤卫队员撤到苏区上洪宝峰寺,后转移到大冶刘仁八村。

反动民团在谢埠得手后,更加疯狂地对我苏区大肆清剿,烧毁房屋多间,屠杀革命群众。由于叛徒告密,胡国享不幸被捕,敌人将他绑至太和谢埠七眼桥。面对敌人的屠刀,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临刑前,他高呼口号,并高唱就义歌:“生是革命人,死是革命鬼,甘洒一滴血,不掉一滴泪,砍头就在这一回。”英勇就义,时年37岁。



24、胡国喜(1893.3—1933.10),字元起,太和镇胡朝英村胡家庄塆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读过三年私塾,为了生计,便在沼山铜鼓山以放鸭为生,艰难度日。

当时的旧中国,政府腐败无能,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加上地方官吏鱼肉百姓,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一天,“六里局”探子熊万年无故欺侮一名妇女,被刚好路过此地的胡国喜看到,他十分气愤,当即将熊痛打一顿,并予以警告,熊万年因此怀恨在心。他以“通共谋反”为名,多次带人缉拿胡国喜,被胡巧妙逃脱。眼看在当地再也无法呆下去,胡国喜便变卖了饲养的所有鸭子作为盘缠,伙同本湾胡云松及刘伯岩湾刘仁保等好共计十五人,前往湖南寻找红军,参加革命。

当时(1930年7月中旬),彭德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已撤离鄂东南,开往湘赣地区。胡国喜一行人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湖南长寿街找到了红军。此时,所带盘缠几乎用尽。胡国喜等人一致要求首长收留他们参加红军,首长毅然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从此,胡国喜便成为一名红军战士,被安排在八军四师三团。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党员。

1933年10月,蒋介石对我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妄图一举摧毁我红色政权,扼杀新生的革命力量。此时,胡国喜随部队转战江西,在广昌县桐籽包与敌相遇,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了两尽夜,终因寡不敌众,胡国喜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40岁。



   25、胡吕香(1897.4—1930.8),又名胡蕊香,太和镇胡朝英村胡朝英塆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为了参加革命,26岁到大冶朱家祠堂习文四年。他聪慧敏捷,勤学善思,还擅长十三种书技,众曰之:“翰墨十三香”。

1927年,胡吕香学成回家,便参加游明山领导的农民自卫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符石乡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他担任秘书职务,在革命期间,他的公开身份是教员,在沼山丛林教私塾,他白天教书,晚上为农民自卫队起草文件计划,宣传党的思想,发展地下革命党人。为了不让敌人察觉,他用十三种墨迹书写宣传标语、革命传单。

1928年他组织学生成立了童子团,他带领童子团配合农民武装自卫队,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在金牛、保安、大冶等地的反动势力。符石乡农民自卫队在一次战斗中,活捉了大土豪张藻香,并决定处斩,当时张的亲信用金钱贿赂胡吕香,买下张的命,被他严辞拒绝。

1930年8月1日,胡吕香带领童子团配合自卫队参加李家庄“八一暴动”,行至金坜毛家堰时被国民党几个民团阻击,因敌我双方兵力悬殊,暴力失败。他为了掩护童子团和自卫队员撤退,与敌人浴血奋战,最后敌人残忍地将胡吕香砍杀八块,壮烈牺牲,时年33岁。



26、胡清安(1898.3—1930.12.),字章康,号老五。太和镇朝英村胡朝英塆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少时读过两年私塾,擅长从商。192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符石乡农民自卫队交通员。

胡清安借从商名义,为自卫队秘密传送情报,并多次到武汉、上海等地为自卫队购置军火,他积极参加鄂东南的革命武装斗争。1928年至1929年先后参加了攻打国民党“金牛民团”和“保卫民团”的战斗。1930年2月参加了“大冶暴动”。1930年7月,他到武汉购买军火返回梁子湖时,不幸被敌人发觉,于是他将军火沉入湖底,化妆成放鸭人,继续联络革命党人,秘密传送情报,不断因坏人告密,被国民党“返乡团”酷捕。

胡清安在狱中宁死不屈,即使敌人严刑拷打,仍然严守党的机密。1930年冬天,国民党反动派在沼山刘家祠堂残忍地将他杀害,时年32岁。



    27、胡旭东(1901.5—1930.12),出生在鄂州市太和镇朝英村一个书香门第,青少年时期在安徽芜湖读书,其间受民主革命和共产党思想的熏陶,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

1929年胡旭东回家探亲,随即参加了符石乡农民自卫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教员的公开身份,进行地下党的秘密工作。同年下半年,任符石乡苏维埃政府宣传委员。在大革命期间,他与胡吕香密切配合,大力发展中共党员,使自卫队的力量不断壮大。

1930年8月1日,胡旭东参加李家庄“八一暴动”,在八月暴动失败后,被国民党“还乡团”围捕入狱。在狱中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但他严守党的机密,宁死不屈。就在这一年冬天,国民党“还乡团”在沼山刘家祠堂残忍地将他危害,时年29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491

主题

978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090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7-30 09: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6、陈保山(18981930.8) ,太和镇金坜村鲁家桥塆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少时即喜好玩枪弄棒,后拜鄂冶名拳师陈福山为师学习武功,学采中草药。22岁开始在大冶金牛镇从事做贩卖药材生意,受中共地下党党员盛浩如、游名山、陈明山等人影响,于1927年参加革命。 1927年至1929年,任中共鄂城县委第八区区委交通员,并于1928715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经常化装成做生意的人,挑着货郎担,出没在樊湖、大冶、咸宁等地,摸敌情,搜集情报,联络各地党组织,传递革命信息。19305月,他曾带领赤卫队员封堵过谢埠街大地主的家门,没收过地主家财产。
19307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撤离鄂东南,开往湘赣地区,攻打长沙。红八军留下两个营,由陈奇等带领,坚持鄂东南武装斗争。那些曾逃亡到武汉躲避的土豪劣绅,趁着红军开往湘赣地区,伴随着国民党军队纷纷返回家乡,成立“还乡团”,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一时间,驻扎在“符石乡”谢埠街的反动民团“六里局”(谢埠旧时称灵六里),在邱国良、谢怡情、夏连成指挥下,每天到苏区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反革命气焰极为嚣张,梁湖大地白色恐怖。
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中共湘鄂赣省委,便派遣红十二军政委侯中英(又名侯功同)到中共鄂城县第八区(符石乡)组织武装暴动。193081日,陈保山参加了在李家庄暴动。暴动的枪声惊动了驻扎在公友马王庙“马八局”的国民党守军,“六里局”反动民团得到了“贤庚乡”反动民团团长杨治甫带领一个排的兵力支援,寡不敌众,暴动失败了。
革命失败后,陈保山一直躲藏在谢培垴一个山洞里。国民党反动民团把鲁家桥全塆人抓起来,穷凶极恶地说:“不把共匪分子陈保山交出来,将血洗鲁家桥全塆。”为救全塆群众的性命,他挺身而出,大义凛然地对反动民团说:“要杀要砍随你们,与我塆人无关。”当时符石乡一带传说他有刀枪不入的武功,国民党反动民团便用铁链铐住陈保山的手脚,用枪口对着他的嘴,残忍地将他杀害,时年28岁。
7、胡国盛(1893.41930.8) ,字世平,太和镇胡朝英村人。胡国盛兄弟四人,他最小。年少时,读过三年私塾,时因家中贫寒,生活无计,中断学业。稍长,从师学兽医,又和同村好友张汉修、胡国其等从师习武,并拜鄂治名师陈福山为师。据传,胡国盛为其高徒,有“刀枪不入”之功。
胡国盛成家后,边从兽医边授徒,常奔走于阳新、大冶、武昌、咸宁或到江北为民服务。当时,他目睹社会现实,农村苛捐杂税繁多,农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又加之政府腐败无能,列强入侵,国内南北混战,民不聊生,胡国盛甚为忧虑。为此,他渴望能建立一个革命政权,推翻这个黑暗的社会。一九二六年,胡国盛在阳新接触到共产党人,后经过游名山、朱少甫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在本村发展党员,成立了党支部,任书记。年底,便在符石乡成立农民自卫队。
胡国盛参加革命后,以从事兽医为名,进行地下秘密工作,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发展武装力量。首先在胡朝英村发展了胡国其、张汉修等入党,继而发展胡雨香、胡学东、柯益胜、何咸林、胡老四、胡老五等入党。富家之女胡云枝及其丈夫盛浩如在胡国盛进步思想的影响下,经胡国盛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八年,胡国盛所带领的自卫队,已发展到三百余人,革命的武装力量不断壮大,革命活动蓬勃发展。自卫队在胡国盛的领导下劫富济贫,镇压土豪劣绅,为工农革命队伍筹粮筹款,所向披靡,无所不前。
一九二九年六月十七日,胡国盛组织和领导了攻打梁子反动民团的战斗。他率领一百多个自卫队员,划十八条船,夜袭民团。结果,大胜而归,歼敌五十多人,夺取了大批货物和武器。此战之目的主要是为了武装自己,壮大革命力量。同年,胡国盛又领导了南塘口之战。年底,他率符石区自卫队参加了“大冶兵暴。”
一九三0年八月一日,胡国盛参加李家庄万人大会,准备武装暴动。(事前,他委派胡老四,胡老五到武汉购买枪支弹药,由于叛徒告密,枪支弹药刚运到南北咀,却受到反动民团的截击,胡老四、老五壮烈牺牲。)暴动仅只有十几支枪,当他带领暴动队伍行至金坜毛家堰,突然遭到反动民团团长夏连城一伙的截止,夏连城拥有一百多支枪,暴动队伍不是他的对手,最后暴动失败。胡国盛便带领自卫队转移到大冶,阳新一带与敌作战。
一九三0年农历腊月间,胡国盛和疏散在外的革命人员秘密回家。由于叛徒告密,反动民团团总张炳南、刘玉清等带人包围了胡朝英村。当即胡国其、胡旭东、胡吕香等一大批共产党员被捕,胡国盛突围出走。张炳南、刘玉清见没有抓到胡国盛,便发淫威,先将他家房屋烧了。然后在胡朝英村又烧了二十几间,并将胡国盛大哥、二哥、母亲、姐姐和只有一岁半的儿子以及无辜的群众全部抓起来,关押在李铁黄家一地主大宅中。他们还经常到胡朝英村逼群众交人,并烧房屋。胡国盛当时隐蔽在三墩子胡家的芦苇塘中,时值这一年天气额外寒冷,湖床结冰,渡船无法行驶,加之金牛、保安、南北咀都有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严密把守,又看到村中狼烟四起,胡国盛毅然入捕。张炳南、刘玉清以为胡国盛是自首投案,当即把关押的无辜群众全部释放。胡国盛入捕后,意志坚强,张炳南等软硬兼施,淫威相逼,先用高官和钱财引诱,后施以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其间,张、刘准备把胡国盛送湖北省乡督办公署邀功,胡国盛严词拒绝并理直气壮地说:“要杀要砍由你们,只求你们来个快。”张、刘于阴历冬月二十九日,将胡国其、胡旭东、胡吕香等斩首威胁他,看胡国盛投不投降。胡国盛大义凛然并高歌“革命者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气节不可丧。”临刑前,刽子手将铁棒烧红从胡国盛大便处插入,再将其残酷迫害致死。时年37岁。
8张汉修(1893.41930.8) ,字齐卿,太和镇谢埠村谢埠街人。他的父亲张友德是谢埠街上一个中等商人的后裔。颇有田产,算是一个因上殷实小康之家。汉修自幼明敏,幼入私塾,勤奋好学,是同学中的姣姣者。
张汉修十一岁时,父亲暴病身亡,母亲改嫁,家境已贫,没钱念书,只得辍学。先随母寄居继父家(今长岭镇长岭街),后干脆寄居姑妈家(今太和镇胡朝英村)。沦为孤儿后的他弃文从武,和胡国亨、胡国其、胡国盛等学习武术,并多方求人传授,拜访鄂城、大冶两县名师。汉修长大成人后,身体素质极好,“身长八尺,臂力过人”。清末内乡在长岭财神庙举行武术比赛,他名列前茅,将庙中三百多斤重的铁香炉举过头顶,乡人为之震惊。1906年,黄申芗等在大冶还地桥串连同窗好友秘密组织“同心会”、“鼎新会”、“新民会”等革命团体,以推翻清政府为宗旨。他便和胡国盛等加入此会。有一次他在保安活动,被外委把总(清朝乡镇设武官员)捉拿,严刑拷打,死不招认。外委把总得不到招供,只好释放他回家,汉修找伤科医生诊治,医生检查完伤情况说:“你根本没有负伤,我摸你胸腹腔骨是一块板,没有缝别人怎么伤得着你。”从此,张汉修“刀枪不入”的美名传遍内四乡。1909年,汉修加入柯玉山(大冶茗山人)的“哥老会”,以劫富济贫、推翻满清相号召。当时鄂城、大冶两县会众达3000多人,多为厂矿工人、被革士卒和无业游民。他身强力壮,经常活动于通山、崇阳、大冶、阳新一带。同年7月,参加了柯玉山组织的大冶暴动。暴动失败后,随会党成员转入鄂南山区崇阳县。接着清政府下令清剿会党。1901年,“哥老会”首领柯玉山在崇阳鲁家冲被逮住解押省城,严刑拷打,惨死狱中后,会党全部解散。次年,武昌首义后,汉修回到姑妈家,躬耕故里。
1925年,汉修和胡国盛等常来往于大冶、阳新一带,在阳新龙山镇接触了共产党人刘海山、曹大骏等,在其影响下,便投入了革命洪流中,不久,经游名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汉修参加了农民协会,在农会中,他和陈明山年龄较大,又具有一定的革命经验,大家一致推选他为农会负责人。广大农民在他和陈明山、游名山等的组织和领导下,对地方上的土豪劣绅进行审判,该杀的杀,该罚的罚,处罚分明。1927年,他和陈明山等同志,先后在涂镇、梁子、刘家祠、谢埠、金牛等地没收土豪劣绅步枪几十支、手枪数支。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鄂城县内乡农民自卫队,他任副队长。6月,参加和组织了攻打“朱林国”的战斗。年底,他和游名山、陈明山、胡国盛等在内乡帮助各乡村建立了党支部和农会。
1928年初,“四.一二”政变波及湘、鄂、赣边区,国民党政府在阳新、大冶、鄂城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地方反革命气焰嚣张,土豪劣绅成立“清乡团”,企图扑灭革命火种。他便带领党员干部和赤卫队员转移到大冶、阳新一带进行革命活动。6月,他在灵王里上下段参与组建了中共鄂城县委,并任委员,负责军事工作。19292月,他带领的赤卫队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军长谢振亚、政委侯中英),任第十二军鄂城独立自卫团团长,先后参加攻打三溪口、金牛、韦源口,“六里局”等地国民党驻军。同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纵队,他被任命为红五军第五纵队支队长,1214,他率领第五纵队支队集结于韦源湖岸,参加了程子华举行的“大冶兵暴”。
19301月,他带领部队转战于大冶、阳新、武昌一带,在地方赤卫队的配合下,先后歼灭了金牛、保安、涂镇、山坡、土地堂、法泗洲、保福祠街等地民团。5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第四纵队到鄂东南与第五军第五纵队会师,进驻刘仁八村。彭德怀亲自接见了他,并称他为“老兄”(因他大彭德怀八岁)。此后,跟随彭德怀转战于鄂东南,参与彭德怀在马对于村将红五军第五纵队扩建为红八军的工作。并接受将自己的所带部队编入红八军。接着彭德怀在刘仁八村召开红五军军委扩大会议,成立红三军力,辖第五、八军,他光荣地参加了会议,并任第八军军委委员,三师七团团长,七月中旬,他跟随红军主力开往湘赣地区,攻打长沙。后率部转移到江西革命根据地,参加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此间,随着军事领导机构的时常撤建及改称,他和职务有时上升,有时下降。
19336月中旬(阳历五月十五日),红军“兴国模范师|”横扫鄂东南,汉修时任“光国模范师”政委和七团团长,师部设在鄂城县灵溪乡郑家沟村,此时,苏区党组织均被破坏,共产党史和革命干部均被杀尽斩绝。红军采取了一次大行动,将鄂城、大冶两县原来参加“清乡团”“还乡团”的土豪劣绅全部抓起来,集中在郑字有沟审判,该杀的杀,该罚的罚不,该留用的留用。当时,镇压谢埠“八一”暴动的民团团长夏连城也在收审之列。夏连城是中医世家,是内四乡颇有名气的老中医,并在武汉开有诊所,还懂西医。在军委、鄂东南特委召开的会议上讨论夏连城的问题,张汉修力举留下夏连城在红军野战医院任主治医生,会议采纳了他的建议,夏连城终于保全的性命,夏在部队医院中工作积极,主动为伤员治病,多次受到红军领导的表扬。
7月中旬,“兴国模范师”开赴阳新新龙港与敌作战。国民党集中各方面军队,企图在龙全歼红军“兴国模范师”。720张汉修率领一千多名将士,在龙港甘塘垅,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拼搏,敌人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红军的阵地,汉修沉着应战,指挥战斗,打退了敌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斗持续了两昼夜,最后冲出战壕抱起冲锋枪面对凶恶的敌人进行坚决的反击,终因寡不敌众,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44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26

主题

3662

帖子

494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494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7-30 09: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太多了
版主,且当且珍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