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6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 积分
- 31361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东楚晚报)记者 全起锋 文/摄
近日,大冶灵乡长坪胡新屋湾一处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徽派古民居被揭开神秘面纱:68年前,民国鄂城县政府在这里设立,为日寇投降作准备。而如今,这座曾经的民国“衙门”,由于缺乏保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进入古民居 时光仿佛倒流
从一条青石板路走进长坪胡新屋湾,一座老旧的古民居默默地沉浸在烟雨蒙蒙之中,别具一番韵味。据湾里居民介绍,这里曾是胡家祖上修建并遗留下来的。青砖、黑瓦、粉墙,整座老屋坐北朝南。跨过高高的门槛,屋内幽深静谧,时光仿佛倒流了一个多世纪。
由大门往里,依次是观厅、堂屋、后院,纵深120余米。两侧厢房居室,分布于中间大堂两翼。各厢房与厅堂之间相连。整座老屋宅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
在里屋仔细察看,建筑艺术精湛,石雕、砖雕、木雕三雕艺术题材广泛。大门口的石凳、石门、屋内顶梁立柱的垫石等处精雕细刻着红梅香兰、腾龙飞凤、狮虎麒麟等吉样图案,象征富贵祥瑞。
大院内,木质屏风对称排列,回形木窗通透。厢房外排水沟渠与天井相通,整座建筑排水系统完善。据屋内老人们介绍,原来每个天井内都会放养一只乌龟,疏通排水通道。
住在这里的黄秀英婆婆今年72岁,她说,原来这栋房子十分漂亮,尤其是观厅内的戏楼,装饰富丽堂皇。“逢年过节,胡家老寿星做寿的时候,整个院子都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还要请人来戏楼说书、唱大戏。”
令人惋惜的是 胡家大院只剩一半了
据今年78岁的胡承苏老人介绍,原来这座大院内住满胡姓后人。“各家分门立户,有要事才聚集到一起商议。”
老人回忆,这里曾发生过三次大火灾,最近一次也是烧得最惨的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里面住的人多,屋不够住,常常把柴禾堆放在厅堂内,小伢玩火把干柴点着了。”老人指着大厅内的木雕,至今还能看见木雕表面烧成焦炭的痕迹。
黄婆婆说,现在条件好了,屋里的大部分人家已经搬出去另外建了楼房。只有一些老人还住在这里,一些空着的房子租给外地来做工程的民工。
长坪村支书胡国栋说:“1952年土改的时候,这座房子被充公。1966年‘破四旧’,屋内的很多东西被打砸,墙头上原来有一对木狮子,现在只剩下一个了。由于年久失修,这座老房子的靠北一侧已经垮塌。真是太可惜了。”
记者被村民们领到这座老房门口,他们指着见门口一大片瓦砾说,原先还有一栋建筑结构跟这一模一样的老屋,面积同样是3000多平方米,因多年无人维修,摇摇欲坠,怕打伤人,村里去年8月份把它整体拆掉了。
曾经的辉煌 这里曾经是县衙门
据多年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大冶灵乡新四军鄂皖湘赣旧址管理员明曦考证,抗战胜利后,长坪胡新屋湾胡家大院曾经是民国鄂城县政府临时办公地点。
据明曦介绍,灵乡属鄂城县管辖(1956年划归大冶), 抗战时期,因地形、经济、军事等因素,灵乡成为军事重镇。1944年,抗战胜利进入倒计时,红色政权政府和国民政府都在为迎接当地日寇受降作准备。中共领导的新四军率先在谈家桥建设立了政府机构,为战后接受日寇投降作准备。
“当时冯玉亭任中共抗日临时政府县长,民国鄂城县政府县长胡南波得知情况后,也在相距不到3里地的长坪胡新屋湾设立了临时机构。”明曦的这一说法,记者从大冶市委史志办纪主任那里得到了证实。
村里80多岁的老人胡正林说,胡家湾出过一些当官儿的。六里局(管理六个乡的副县级政府机构)局长胡仕永也在胡家老屋设过“衙门”。黄埔二期毕业的胡舜升做过国民党军队师长。解放前,胡舜升又做过军政府民生公司总经理。
胡爹爹说,“1944年,我15岁,当时民国鄂城政府县长胡南波就是胡家大院的后人。他回到家乡,就把这座古屋当临时办公地点,堂屋里放着大桌子、太师椅,最上头摆香案的地方挂着孙中山像。厢房均分派给手下办公,大门口有卫兵站岗,他们开会的时候所有的门都关起来,不让人随便进出。”
鄂州市档案史志局余主任说,民国鄂城县政府的确在灵乡设立过。
村民盼保护 文物部门将实地调查
该湾村民均以这座古建筑为荣,他们认为,有200多年历史的特色民居,政府应出面保护。而且当年民国鄂城县政府临时机构在此设立,对今后研究地方近代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采访了大冶市文物局局长姜胜。他表示,目前国家正在全国开展文物古迹普查工作,对一些有保护价值的文物古迹将有选择地进行保护。作为文物保护的条件至少有三个:一是有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朱德等伟人)居住或工作过;二是此地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三是具有历史、科研、艺术等综合价值且保存较完好的古民居。姜胜认为,1944年的民国鄂城县政府遗址,加上民居建筑本身200多年的历史,从历史科研价值及建筑艺术价值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他表示,近期下去作深入调查考证,如果结果属实,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进行适时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