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大别山,大家也许都不会陌生。大别山地区的红色和绿色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旅行,总是忘不了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在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舌尖上的大别山也挑逗着你的味蕾,勾引着你的食欲!大别山风土人情具有丰厚的历史沉积和古朴之风,大别山人历来好客,欣赏大别山的美景的时候,不妨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尝舌尖上的大别山吧!
天堂寨吊锅
天堂寨,农户在屋内一角,挖一直径50--70厘米,深约30厘米的火笼,同时,在其屋正上梁上悬木质滑杆吊一铁锅(或铜壶),在火笼上吊锅可随意升降。春夏一般不用,冬季火笼烧柴,家人或来客围坐四周,烤火闲侃。平时放吊壶烧水,吃饭时几样烧熟的菜放入锅内,吃热菜,喝小吊酒。一般不用桌子,吃饭的人右手拿筷子,左手心放碗,食指于中指之间夹只酒杯。要坚立筷子插到锅内,才能夹到菜,否则,吊锅会向秋千一冲到夹菜者面前,不仅夹不到菜,如果用力稍猛,会伤及对面的人。此习俗流传至今。
农家喜宴 “十大碗”
十大碗原系天堂寨周围农村娶媳妇、嫁闺女或建房上梁等大喜之日招待客人的家宴。它的菜谱和上菜的顺序都有明确的规定的。每逢喜事,主人在农村正房(或堂屋)上条几下放着两只高大的蜡烛台,点着一对大红蜡烛。屋正中间放一张八仙桌(客人较多时,可放两张或四张八仙桌),四周各放一条长凳,每凳坐两人,每桌八人。亲朋好友按宾客主次长幼老少依次入座。宴席时,按照一荤一素交替出菜的方式,端上桌供人食用。比较具有代表性菜为:一碗鸡蛋(算素菜)、二碗鱼、三碗圆子、四碗石耳蹄膀、五碗花生枣肉、六碗茄子煎饼、七碗河鱼、八碗腊肉、九碗千张、十碗红烧肉。当上至第三碗汤圆时,主人家放鞭炮,谢客,并自谦道:“山里山餐,少酒无菜,粗茶淡饭,不要见怪,以后常来,随时招待”等客气话。席间,客人和主人喝着自已用大米或其它粮食酿成的小吊酒,猜拳行令,直到客人尽兴而归。
罗田板栗炖鸡汤
湖北罗田县是中国板栗的主要产区,素以“板栗之乡”著称。据记载,早在唐代,罗田就盛产板栗。相传罗田板栗在二百多年前就远销到南洋,被誉为“人参果”,作食用,亦可作药用。板栗果仁中含淀粉、蛋白质、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B、C、B2等物质。所含蛋白质比大米高30%,板栗炖鸡汤,补气益健康。
烟熏红豆腐
大别山山区传统食品,尤以天堂寨的为佳。它是当地山民年夜饭的必备菜,取红豆腐的谐音“都富”。其制作方法是以新鲜猪血、碎猪肉、豆腐等为主要原料(原料的配比很重要),配上姜末、蒜花、食盐,拌匀后灌入洗净的猪膀胱或猪大肠中,或做成馒头状,日晒数日,挂在厨房内烟熏月余即可。食用时,切成片状,蒸煮、炒菜均可。其色如枣,鲜嫩油润,风味独特。游天堂寨一定要吃到地道的红豆腐,才算真正游了天堂寨。
天堂泡菜
天堂寨泡菜系天然泡菜,以"红绣球"辣椒和野姜,野藕,薇菜,野竹笋等20多种野菜和高山无公害蔬菜苔芯,天堂寨百尺岩泉水,泡菜,食用盐为主要原料,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加工,不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原汁原味,微甜略辣,口感格外香脆. 天然泡菜,常吃长寿,好看好吃忘不了。
蕨菜
蕨菜,根茎粗壮,富含淀粉,故名粉蕨或蕨粉,可做粉条、粉皮食用。其嫩苗似拳卷曲,故又称“拳头菜”。生于山林阴湿处,是我国南方山区群众喜食的一种野生蔬菜。食用时,一般用开水煮熟后,取出撕开,用清水浸泡一二天,每天换清水数次,泡去涩味,加油盐调料回锅炒熟食。蕨菜性味、甘寒;具有清热、健胃、滑肠、降气、驱风、化痰等功效;可治食隔、气隔、肠风热毒等症。
山粉圆子烧肉
安徽桐城地方特色小吃,山粉即山芋粉,是将山芋碾碎、洗桨、凉干后得到的白色淀粉。桐城地区盛产山芋,当地百姓有制作山芋粉的传统。山芋粉常用作炒菜时的调料,也可以作为主料和其它的菜肴进行搭配。其中山粉圆子烧肉最具特色。
长江河“贡鱼”
金寨长江河里生殖繁衍了十多种鱼类,诸如白燕子、花翅膀、竹根节、麻女子、鲷鳅(花鳅)、泥鳅、刀鳅、黑壳等,通称为“长江河鱼”。长江河鱼肉嫩、刺软、鲜香可口,又享有“贡鱼”的盛名。乾隆微服私访三下江南时,地方官从一位姓朱的农民家里得到长江河鱼,进贡给乾隆皇帝。皇帝食后,感到鲜香可口,余味尤佳,喜开圣颜,倍加赞赏,谕为珍品。从此,长江河鱼即被列为“贡鱼”。乾隆皇帝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长江河渔业资源,下了一道“只准网打钩钓,不准锤击药闹”的圣旨,立于长江河中游石门口,以示众民奉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