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6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 积分
- 31361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晓峰 陶忠辉 通讯员李景坤 程良友
福娃模式、龙岗模式、彭墩模式……我省各地推进“三化同步”的努力,目标相同,路径各异。
以镇域经济为排头兵,市镇村一体发展的“大冶模式”,精髓何在?
“一样”背后,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消融
大冶三日,且行且记。重新翻检,但见采访本上面写满“一”字,或记录个案,或指向共性。
一个企业的大“胃口”。武汉重冶集团在灵乡镇的项目,总投资46.8亿元。邻近的马桥村与公司签约,村民全体被“收编”:45岁以下进厂当工人,45岁以上种菜,全村蔬菜直供公司。
一个山乡的“玫瑰梦”。茗山乡,虽无任何厂矿企业,却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被湖北瑞晟公司看中,总投资10亿元,大面积种植玫瑰、薰衣草等香料。“听说2016年要发展到8万亩,那时漫山遍野都是花,全乡农民可望成为花农。”村民满是憧憬。
一块“牛气”的宣传牌。陈贵镇堰畈桥村,村头竖立十个大字:“堰畈是我家,不比城里差。”放眼望,别墅成群,路灯成排;小桥流水,浓树掩映;宽街窄巷,自成格局。
“一样”,是采访对象说得最多的字眼。“我们的社保标准,与城镇一样。”“我们享受的公共服务,与城里人一样。”“我家上网的速度,跟城里网吧一样快。”“有线电视节目,频道和市里一样多。”
现代工业,以其巨量资本、巨额用工、庞大厂房、细密分工,长长产业链,成为重塑乡镇政治、经济、社会形态的强大力量,一点一滴,消弭城与乡、工与农的分野。“一样”的背后,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消融。
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冶交出一沓答卷:新建通村公路1662公里,所有建制村通水泥路;“十一五”时期,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失地农民参保人数2400人,收缴保障金5603万元,累计发放465万元。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079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81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67.4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9%,农村社会保险参保达7.5万人……
强大的镇域经济,构成强势“中场”
一支没有中场的足球队,一味地靠后卫长传助攻,前锋是难得捕捉进球机会的。大冶之强,在于镇域经济构成强大的“中场”,把市级经济与村级经济,紧密衔接起来。
2011年,大冶15个乡镇(街办、开发区)共完成投资138亿元,占全市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亿元,占全市73%;财政收入过亿元的乡镇有8个,其中过2亿元的3个,过3亿元的1个。
曾经“因矿而兴”,也曾面临资源枯竭窘境,通过转型升级“去矿业化”,放开思路承接产业转移,大冶镇域经济浴火重生。
一路走来,“一镇一园区,一园一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还地桥镇金桥产业园,主攻机电制造业;该镇秀山村投入村级积累,在金桥开建“园中园”秀山工业园。
灵乡镇灵成工业园,打造“华中特钢模具第一园”,簇集32家企业42个项目,从业人员7300余人。
保安镇有电子工业园,金牛镇有纺织服装新区,大箕铺镇有台商工业园,殷祖镇有古建材工业园。
建有雨润食品工业园的陈贵镇,拉开架势打造三大百亿产业:牛仔纺织服装业、畜禽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矿业及其延伸加工业,“十二五”期末力争分别突破30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
工业向园区集中,产生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园区向特色靠拢,避免产业内耗,积聚竞争优势。
园区在乡镇生长,像巨大的海绵,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园区支撑市镇公共财政,使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民生活水平的一切努力,有了财力基础。
比模式更重要的,是发展理念
大冶模式的产生,有“矿业第一桶金”的历史原因,对我省其他地区而言,未必适宜照搬、复制。
但越过自然禀赋的差异性,还是有某种理念性的、共通的东西留存,耐人咀嚼
顺势而为,及时转型。以还地桥镇为例,该镇以煤炭、水泥为主的矿业企业,一度多达165家,矿业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90%;转型后,矿业企业只有6家。其他乡镇,情况大同小异。试想,如果不摆脱资源依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何来发展后劲?
强市强镇是手段,富民才是目的。2011年,大冶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占全国县域百强平均水平的86%、66%。算账对比,比出主要差距。大冶加重了对富民指标的考核,强调把农民增收作为重中之重。
城乡一体化,重在公共服务均等化,重在完善农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陈贵镇先行先试,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财政收入的70%全部用于民生;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打破“农”与“非农”界限;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保障机制,启动劳动就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建立覆盖城乡的体系,包括五保户全部免费集中供养、新农保全覆盖、中小学生全部免费入学、大学生助学奖励、新农合参合率100%和大病求助机制等。
新园区、新镇区、新社区、新片区多点带动,构成新型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四个新区”融合于市、镇、村三个层次,相互渗透、促进,多点带动,使全域呈现移步换景、各具特色的别样风貌。
不是单兵突进,而是统筹协调;摒弃短期行为,注重长效机制;以民生为上,以幸福为本。
大冶的探索,极富生命力,极具样本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