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17|回复: 0

大国兴衰之道二:大炼钢铁——鸦片战争的冲击第二节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98

主题

696

帖子

77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74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6 22: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节 睁眼看世界

  武士从小就阅读中国的典籍,思考用中国哲学来治理藩政。对他们来说,中国不仅是简单的外国,而是一个超级巨人,是包围自己的世界中心。对西方学问感兴趣的武士还到长崎与荷兰人接触,学习西欧的科学。可能武士经常打打杀杀,免不了伤病,于是特别对西方医学感兴趣。他们学荷兰语,读荷兰书,被称为“兰学”。随着西方船只越来越多在日本近海出没,西方的压力越来越大,兰学逐渐兴盛。在江户、大阪等地也出现了兰学塾。

  日本唯一的通商口岸长崎港附近的佐贺藩,承担保卫长崎港的任务,当然这是幕府的命令,费用由佐贺藩自己承担。在漫长的300年的和平时间里,武士们也没有忘记战斗的职责。从在长崎港的荷兰人那里听到中国鸦片战争战败的消息后,给武士们的心底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威胁,这个巨人被西欧轻松打败了,直接本能的反应是扩张军备,下一个可能是日本!

  1842年,佐贺藩设立了“兰传石火矢制造所”。石火矢就是大炮的意思。模仿进口的荷兰青铜大炮,秘密聘请荷兰人做技术指导,铸造荷兰式的青铜大炮,准备同西欧作战。反应真快!

  其实日本在战国时代已经大量使用火器了,最初的火器是从葡萄牙人手里得到的。但这些火器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了。于是学着仿制荷兰的青铜大炮,但此时的欧洲正好开始从铁向钢时代转变,导入西欧技术制造的青铜大炮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了。幻想用青铜大炮战胜西欧是非常可笑的,但却是日本近代工业化的起点。

  铜的价格高昂,短期大量造炮使铜价急速上扬。即使象佐贺藩这样富裕的藩,财政也负担不起。于是开始摸索比铜价格更低,强度更好的铁,用铁制造大炮!佐贺藩从长崎港的荷兰人那里得到一本1825年出版的荷兰人的书《Liege炮兵工厂的大炮铸造法》。1847-1852年间,日本出现了这本书的三种译本,《铁汞全书》《西洋铁汞铸造篇》《铁汞铸鉴图》。开始是手抄本流传,后来《铁汞全书》 和《铁汞铸鉴图》有木版印刷发行。最初的《铁汞全书》的翻译者,其中一人是杉谷雍介,他是佐贺藩铁炮铸造事业的主任技术格。从此书完成时期看,正好和佐贺藩转换制造铁炮的时期吻合。大概是边造炮边翻译。短时间有三种译本流传,说明关心的不止是佐贺藩。日本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

  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他组织翻译了1836年伦敦出版、英国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命名为《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状况的译著。1841年,林则徐被流放途经扬州时,遇到了学识渊博的友人魏源,便把《四洲志》等有关资料交给魏源。魏源随后编出《海国图志》,书中概括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

  睁眼看世界的结果,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认识都是相同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只是日本的更具体些,这夷之长技就是造大炮。可能是因为武士是耍刀的出身,对具体的器械敏感些。但下面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