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92|回复: 0

大国兴衰之道二:大炼钢铁——鸦片战争的冲击第五节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98

主题

696

帖子

77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74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6 23: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五节 大跃进

  大炼钢铁除了造炮外,许多藩和幕府还制定了军舰建造计划。为了和西方舰队对抗,当然集中在大炮和军舰两部门。还有很多藩设想陆上作战,积极制造洋枪。洋枪使平民经过短期训练就可以取代职业武士,洋枪的逐步普及,一些藩还建立了不问身份的“人民武装”,这从根底上动摇了封建身份制度。造炮、造军舰、造洋枪成为1850年代一大席卷日本诸藩的军事工业运动。在这场军事工业运动中,武士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步深化。

  1853年,萨摩藩主岛津齐彬制定了洋式帆船12艘、蒸汽船3艘的一大造舰计划。和反射炉一样,萨摩藩并没有建设洋式帆船和蒸汽机的经验,可能连实物的都没有看过。洋式帆船的建设,召集领内因海难漂流到海外,见识过西洋船的渔民。而蒸汽船,则组织翻译一本荷兰人的书《水蒸船说略》,根据书上所载的图建造。在这书的末尾,萨摩武士横山安容,落款为嘉永5(1852年)年7月的跋文中这么写到:

  欧洲人横行世界,所依赖的仅是军舰和大炮。我们已经能够制造大炮了,蒸汽驱动的军舰还不能制造。此书根据主公(岛津齐彬)的命令翻译。我们也将可以建造蒸汽船。

  此文表明,随着当时大炼钢铁造炮逐步成功,诸藩的信心逐步增长。对于比大炮复杂得多的蒸汽机,并包含复杂推进系统的蒸汽船,如果继续深入研究荷兰的原著,也能够自力制造。这是当时他们对工业的初步认识。

  在萨摩藩建设反射炉处于难航阶段,为了追上已经成功的佐贺藩,岛津齐彬的名言“彼も人間なり、我も人間なり(他们是人,我们也是人)”来激励萨摩的武士。他们是人,我们也是人;他们能造,我们也能造。看到此,让我感慨万千。读运十飞机副总设计师程不时的回忆录《天高歌长——我的飞机设计师生涯》,其中有这么一段:改革开放后一次出国访问,程不时受邀讲飞机设计。随行的领导对他说:中国人造草帽还行,造飞机就算了。

  岛津齐彬虽然是幕末对西方认识深刻的一位。但对于这么大的造舰计划的可行性,所需要的工业基础等几乎一无所知。对于这一点,佐贺藩主锅岛直正、菲山的江川太郎左卫门,还有大岛高任和杉谷雍介等,都没有太大的区别。推进这些事业的武士们,首先想到的是造炮,然后造军舰,由此关联产生的庞大问题则考虑不到。推动他们开始的仅仅是“成せば成る(如果做就能成)”的精神。

  不顾自己的客观条件,不尊重客观规律。1854年萨摩藩大跃进,基本靠自力建造了4艘洋式帆船和1艘蒸汽船。荷兰海军士官对此留下了宝贵的目击证言:

  一艘约千吨的萨摩藩建造三桅帆船,根据古老的造船学教科书的图面制造,非常丑陋。从总体上看象以前东印度公司的船,各种装具不适合,所到之处都是缺陷……。

  这是萨摩舰队中的万年丸号。根据古老的造船教科书和漂流渔民的经验建造的。那么那艘萨摩藩建造的蒸汽船呢?荷兰海军士官这么写到:

  两人到系留在我们船旁边的一艘很小的蒸汽船去参观。这艘只有2丈长的明轮木船,装载着日本最初的蒸汽机。由于是最初的试验,非常不完善。从汽缸的长度判断,这蒸汽机大约有12马力,但漏汽及其它缺陷,实际只能输出2、3马力。

  这是日本最初的蒸汽船云行丸。不顾客观条件,违反客观规律,大跃进造出的东西毫无实用性,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中国人是这么评论中国历史上的大跃进的。但日本人却认为这些大跃进是日本现代化的开始,值得载入史册,虽然粗苯丑陋。

  陪同荷兰海军士官参观的是长崎海军传习所的学生胜海舟。外国军人和日本武士一起参观并评论日本制的蒸汽机,这是从未有的划时代事件。1853年,日本开港后,原来处于对西方垄断贸易地位的荷兰面临英、美、法的竞争。于是,荷兰为了加强与幕府的关系,在长崎设立海军传习所,培训幕府和各藩的武士。佐贺藩的佐野常民就被派到海军传习所学习。荷兰还赠送给幕府一艘现代化的蒸汽船“观光丸”,装备150马力的蒸汽机。长崎海军传习所的教官由学生胜海舟陪同参观萨摩的船只,则是在1858年。

  这位荷兰教官继续写到:一次都没有见过蒸汽机,只根据简单的图面,能制造这样机关的人才能非凡,感到非常吃惊。

  当代日本人读到荷兰教官的记述,会有相同的感想,仰慕先人的才能和成就,先人为日本的现代化奠基。但当代中国人则彻底批判先人的大跃进,两相对比,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中国不能现代化的原因。

  在“成せば成る(如果做就能成)”精神驱动下建造云行丸的武士们,到长崎研究荷兰赠送的“观光丸”。佐贺藩的杉谷雍介和精炼方的田中义右卫门也到“观光丸”做严密研究,他们也有大跃进土法造蒸汽机的经历。

  1853年7月,4艘俄罗斯军舰进入长崎港。在这之前,俄罗斯已经几度要求通商,这次是得知美国向日本派遣远征队的消息而来。美国佩里舰队1个月前进入浦贺港。佩里最初采取威压的态度,开着大炮进入江户湾,使江户陷入恐慌。相比而言,俄罗斯舰队一直是绅士风度,好言进行交涉要求通商。

  在这期间,日本方面的交涉代表,幕府方的川路左卫门和佐贺藩士本岛藤太夫和饭岛奇辅等到俄罗斯的船内游玩,在船中看到的印象最深的是蒸汽机车模型。

  走在先头的川路左卫门记载下了看到的景象,大概5寸大,用燃烧的烈酒驱动,在桌子上铺设的轨道上回转运动。俄罗斯方面的记载是:日本人看到后吃惊的合不拢嘴。

  陪同参观的佐贺藩士本岛藤太夫和饭岛奇辅在这之前已经参观过蒸汽机车模型。本岛在佐贺藩负责制造洋枪。饭岛则是佐贺藩精炼方的技术人员。他们除了震惊外,还冷静科学的观察。离开俄罗斯的军舰后,很快向佐贺藩主锅岛直正汇报在俄罗斯军舰里的所见所闻,并进言由佐贺藩精炼方制造蒸汽机车和蒸汽船的雏形,也就是模型。

  得到许可后,佐贺藩士们开始查阅外国文献,自力制造蒸汽机车模型。2年后,蒸汽机车模型制造完成,全长约40cm,轨距143mm,比俄罗斯军舰上的蒸汽机车模型更大。1855年8月,给藩主锅岛直正做了运行演示,陪同藩主的有年青的藩士大隈重信。明治后,这位大隈重信强力推进日本的铁道建设。

  担任长崎港警备任务的除了佐贺藩外,还有福冈藩。这两个藩每隔1年轮流承担长崎港警备任务,相互间竞争意识很强。佐贺藩蒸汽机车运行的消息传到福冈藩主黑田长薄的耳里,于是他发出了“我藩也能制造蒸汽机车”的伟大号召。类似的话对中国人也非常耳熟,不过中国人认为是极左。于是福冈藩也制造完成了蒸汽机车,可惜的是没有留下详细记载。

  这些大炼钢铁大跃进的武士们观察观光丸的蒸汽机运行,认识到了自己巨大的差距,其中一人写到:传统的铁工及器械,是不可能制造实用的蒸汽机。目前的情况,只能暂时先从荷兰购买。

  云行丸的蒸汽机是黄铜制造。与其说是工业品,还不如说是艺术品。日本没有精密的铁加工传统,只有使用相对比较好的黄铜铸造技术。但是,黄铜的切削技术也没有,而是靠手工研磨。即使是开一个孔,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有人形容萨摩藩的事业是“无翼者飞翔”,机械制造的基础和金属加工的工艺完全没有。在长崎看到由精密机械加工的,完全没有漏气的“观光丸”的巨大蒸汽机,对他们的认识影响非常大。

  越是积极想与西欧作战,积极扩展军备的藩;越是派人频繁出入长崎,与外国人接触,实际观察和操纵外国的坚船利炮;结果就越早觉察到与西方作战的危险。透过眼前看到的西欧巨大的船,精密的机械,强大的火力,他们能够看到背后制造它们的诸产业的协作网络,能很快意识到建设这背后的诸产业协作网络是国民的财富,国力的象征。亲手干过大炼钢铁大跃进的武士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而此时的中国人在干什么呢?1862年,长州的高杉晋作,萨摩的五代友厚,佐贺的中牟田仓之助,到上海,时值太平天国之乱末期。发现中国军队还在用传统的武器,于是问带队的将军为什么不用西洋器械。将军回答说,知道西洋器械的威力,但中国更尊崇人的“勇武”。如果对付不了长毛贼,还可以请西方的军队。日本武士认为这些话语说明中国军队已经自认不如西方军队,完全没有与西方作战的想法和勇气。可能这时候就埋下了后来日本入侵中国的种子。日本武士见识到了上海的繁华,但日本坚决不能做上海第二。

  由于中国彻底否定了大炼钢铁和大跃进。中国人的思维就颇不相同,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香港的繁华会在旁边画个圈,想做香港第二。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却还在强调“积极性”,与一百多年前的将军强调“勇武”没有多少区别。读史到此只能感叹造化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