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66|回复: 0

大国兴衰之道三:洋跃进和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失败第一节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98

主题

696

帖子

77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74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6 23: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 维新和不安

  明治维新并不是充满诗情画意,温馨的光荣革命,也是充满血与火。1867年底,最后的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归还给天皇,即所谓的“大政奉还”,幕府的统治在形式上终结了。

  促成萨摩和长州结盟的坂本龙马,也想让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加入到新政府,结果被暗杀。坂本龙马被暗杀,至今是个迷,各方都有动机和可能。前不久NHK对此放了个专题节目,节目中间由观众投票是谁暗杀了坂本龙马。结果多数的人认为是萨长联盟干的。坂本龙马死后,萨摩、长州、佐贺(肥前)、土佐等反幕联盟积极向首都京都增兵,想挑起内战。1868年初,内战爆发,史称“戊辰战争”。在京都和大阪间的鸟羽、伏见,人多势众,但装备远落后于时代的幕府军,抵挡不了新式装备的萨长土肥组成的新政府军,刀的时代结束了。德川庆喜只身从海路逃往江户。<B>“刀的时代结束了”</B>是日本反映这时期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台词。日本人经过战争,意识到靠人“勇武”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中国人虽然也经历过近代战争,但只是底层的群氓,精英阶层却没有。战争失败,中国精英阶层总结出的结论是不够勇武或者制度不好,现在则强调积极性不够,要进一步改革体制提高积极性,幻想用血肉之躯对抗钢铁。

  其后虽然经历了不流血的江户开城,但也有惨烈的会津之战。幕末会津藩承担守卫京都的任务,与其爪牙“新选组”严酷镇压长州等藩的尊攘派志士。作为报复,前面介绍的与伊藤博文等人弑血为盟,留守长州炮击西方商船的久坂玄瑞带队进入京都发动了禁门之变,结果失败,久坂玄瑞自杀。现在风水转了,长州当然不会放过会津。1868年的9、10月间,新政府军围攻会津的首府若松城月余,伤亡惨重。若松城陷落后,新政府军为了报复,不给会津伤者治疗任其死去,死者不给掩埋,私自掩埋者要受到处罚,任由乌鸦野狗啄食。萨摩、长州的藩兵在若松城下掠夺、強奸、虐杀无恶不作,以长州藩兵为甚。这野蛮行径,被萨长友军的土佐藩士兵在日记里记载了下来。从中似乎可以窃见将来日本军队的野蛮。

  这场战争的影响一直到今天。1986年,长州藩城下町的萩市,“已经经过120年了”为由,想与会津若松市和解缔结友好都市。会津若松市则以“才经过120年”为由拒绝。即使现在,会津若松市民所说的“战争”一词,不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指会津战争。

  会津战败后,残余的幕府军退往北海道。此时的幕府军完全进行了政治改革,导入了美国的政治制度。领导人公推公选,民主自由,无计名投票。但先进的政治制度依然无法对抗先进的钢铁武器,也无法鼓起不自由勿宁死的勇气。1869年6月,最终民主选择了无条件投降,历时1年5个月的内战结束。

  就在会津还在激战时,明治天皇和由反幕联盟指导者、宫廷的公卿们所组成的新政府搬迁到江户,江户改名为东京,此后东京成为日本的首都。京都周围的旧势力,与天皇和公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迁都的目的,就是把天皇从旧势力的包围中分隔开来。江户则是幕府的老巢,改革起来不会手软。

  1869年1月,内战还在进行中,萨摩、长州、佐贺(肥前)、土佐的藩主们就联名向天皇上奏,提出“版(土地)籍(人民)奉还”,把自己藩的土地和人民还给天皇。这很好理解,这四藩在做姿态,进行这场内战,不是谋求本藩的私利,自己把土地和人民都献出来了,以寻求其它藩的支持。版籍奉还虽然是自愿,但形势比人强,不管愿意不愿意,形成了“版籍奉还”运动。同年5月,所有的藩都“自愿”提出了版籍奉还申请,其实不敢不“自愿”,长州的山县有朋已经放出话来,如不“自愿”,他就提兵去打。内战一结束,天皇就毫不客气的接受了这些版籍奉还的“自愿”申请,然后反过来任命这些旧藩主为知藩事,一切照旧,换汤不换药。但在名义上实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统一了日本。虽然新政府当面所能直接管辖的只是所接收的幕府和敌对藩的土地。

  作为对比,中国一直以来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近代没有发展起来,于是这句话就罪大恶极,中央集权封建专制,没有私人产权,人格不独立云云。一看日本反封建,中国也跟着反,但实际的方向完全相反。

  明治政府的基础并不牢固。这场政治革命的领导者是武士,他们感受到外界西方舰队的压力,想与西方作战,在尝试了各种抗争手段后,他们体会到只有团结一致建立中央集权才能与西方武力对抗,于是自觉的参加到维新统一日本的过程中去。这是他们唯一的共同之处。但对于统一之后的日本,该采取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形态,他们并没有考虑过。绝大多数武士没有预感到这场革命最终是革自己的命。

  废除封建,建立西欧型的近代国家只是幕末留学欧美的年青武士和极少数看清世界形势领导者的主张。留学欧美的青年武士进入明治政府中枢,并不是得到其他大多数武士信任拥护的结果,而是新政府受到西方无数外交压力。因为外交的要求,需要多少会讲一些外语的官员,于是不得不大量使用曾经留学欧美的人。少数维新推进者实际与多数武士利益相背离,逐步引发了不安。

  这不安很早就显露出来。内战结束不久的1869年12月,长州的大村益次郎被武士暗杀。大村益次郎是在内战中指挥新政府军一系列战役的军事天才,新政府兵部省的中心人物,日本陆军的实际创始人。有名的“靖国神社”就是他提议建立的,纪念这次内战中朝廷方面的战死者,开始叫“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为现名。靖国神社前的铜像就是他。熟悉近代战争的大村,认为传统只会耍刀的武士,即使在军事方面也对日本无用。于是创建了以征兵制为基础的国民军,普通农民也可以参加军队。这动摇了武士的特权,招致武士的反感,于是被暗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