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尉
 
- 积分
- 229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8 18: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梦火车站站址确定以后,在勘测县境北部的线路时,比较顺利。我每天骑自行车到作业现场,伴随勘测队员进行勘测,只着重了解线路经过之处会不会拆民房,桥涵设计合不合乎要求,有时帮助他们购买点如竹竿红布之类的用品。记得有天晚上在讨论线路时,地图上标的铁路线要在七里桥、义堂北、土桥三处穿过公路,我问他们能不能将铁路向东移一下,以免与公路打搅。徐队长说,开始讨论这个方案时就考虑到这个问题。线路像这样走法,的确于铁路、公路都会造成很多麻烦;但如果将线路向东移,不仅车站离义堂街太远,而且所经过的地带丘陵太多,在施工时挖方填方要多些,工程很大;更重要的是还要影响在安陆县境的走向。徐技术员笑着说,我们搞设计有条原则,就是公路服从铁路。铁路施工要困难些,公路改线就容易些。今后,如果公路部门认为这样不方便,他们自己会改线路的。
9月20日,勘测队将大旗插到界牌,地质组作业到高铺后就回到肖左湾,收拾行装,准备搬到安陆城去。晚饭后,我骑着自行车急急忙忙地赶到肖左湾为他们送行。在交谈时,我很委婉地要求徐队长留些资料给县里,以便施工时的参考。他说,现在还是一些原始资料,待正式资料形成后,我们要送院党委审查,然后转给省里。以后县里如果需要资料可以向省里借阅。临开车前,我们将县境内的六个车站名称又研究了一次,最后确定的名称是:下新集、护子潭、左家巷、云梦、义堂、界牌。当晚,我坐勘测队的工程车送他们到安陆城,第二天清早他们用原车送我回云梦。从9月8日起到9月20日止,我伴随第二十勘测队在云梦工作了13天。
在参加勘测期间,我在县指挥部参加了几次会议,其中9月16日晚上的一次会议,是听盘太君传达县委对铁路、公路施工的初步安排意见。按照专署的意见,在铁路动工之前,先将孝感至应城和云梦至孝感的公路抢修起来。云梦负责修建孝隔路线和云孝路的云梦境内之路线。先修孝隔路段。这条路原为孝郎(孝感至应城郎君桥)路的一段,据说是30年代国民党为“剿共”而修的,1954年7月跛子河(沙河境内)大桥被毁之前还在使用,只是路面很窄,弯道很多,损坏严重。预计里程15公里,需土方7.6万立方米,砂石10万立方米。县委要求9月21日开工。18日,县里召开各乡分管工交工作的副乡长会议,决定20日上民工,组织木船、板车在安陆巡检司的顾家河和义堂对河的宋店备沙石料。
9月21日清早,我从安陆回铁路指挥部时,盘太君对我说,省公路局测量队的资料原定在昨天送过来的,但今天还未到,我们急等着用,你到应城去催一下。当天我赶到应城,与省第三测量队联系,在那里等了两天才将测量资料取回。指挥部工程科根据这份资料提出了土石方任务分配方案。9月下旬,县里正集中主要精力在组建农村人民公社,设机构,配班子,忙庆祝,因而调民工修公路的工作就无力顾及而被推迟了。
9月24日,盘太君去随县参加了战地会议。这次会上,专署对修建铁路、公路的工作又重新作了布置,确定开工的次序是,公路第一,京广复线第二,汉丹线第三。公路要在10月1日开工,15日完成,最迟不得超过20号。同时决定,我县境内的汉丹铁路从护子潭至三邑镇这一段线路交汉川县负责修建。铁路经费每公里16万元,交县包干使用。盘太君向曹和光回报了随县战地会议精神。据盘说,曹认为公社刚刚建立,公社干部这几天才到位,大队(即以后的管理区)干部刚刚配齐,还腾不出手来抓这件事。曹的意见是,先通知各公社将指挥所成立起来,将专班配齐,已上路的劳力继续准备砂石料,待国庆节过后再安排大批劳力上路。直到10月10日,县指挥部才召开公社分管工交工作的副社长会议,将孝隔路的任务正式分配下去。会议以后,每个公社上劳力400—700人,大部分劳力突击隔蒲潭渡口府河堤内外的滑坡,一部分劳力继续运砂石料到孝隔路沿线。
国庆节后,县委决定在县铁路建设指挥部下成立铁道建设兵团,实行军事建制。团部下设参谋部、政治部、后勤部。公社设营部,大队中队设连排。公社副社长兼营长。我在参谋部任参谋,到火箭公社搞工具改革试点,并帮助营部工作。火箭公社指挥所配有张守友、胡贵德、张范进三人,由张守友任营长。下配有工程、组宣、保卫、卫生专职干部。七个大队(管理区)都确定有一名干部带领民工上工地。营部驻在东风公社的李家大湾,民工用板车从义堂运砂料到黄渡沟一带堆放备用。
一个月以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孝感专署决定,将京广铁路复线任务交由黄陂、孝感、汉川三县完成,汉丹铁路任务由云梦、安陆、汉阳、应城四县承担,公路任务按县境包干负责。10月28日,专署在孝感召开各县指挥长会议,将调整后的任务作了具体安排。盘太君参加了这次会议。10月30日,他向县指挥部的同志传达了这次会议精神。我听了他的传达。下面是我当时的笔记节录:
一、任务分配:
京广复线140公里,土方366万立方,……,标工278万个。土石方由黄陂、孝感、汉川三县负责完成。11月1日全线开工,完成路基工程,12月通车。
汉丹铁路:从42公里处起,到马坪,共114公里,计大小桥涵246座,土方491万立方米,路基石15万立方米,路面石55万立方米,木材354立方米,标工532万个。……任务分配是:
云梦:从42公里处至102公里处止,全长60公里。7个车站:辛安渡、下新集、护子潭、左家巷、云梦、义堂、界牌。土方1259328立方米,石料63860立方米,砂子43558立方米,合计标工704115个。
……
汉丹线,11月11日全线开工,12月底完成土石方任务,完成桥涵任务的50%,保证明年“五·一”通车。
汉宜公路改线工程,要求先修云孝路,11月1日开工,10天完成。孝隔路11月底完成。
二、财务开支:铁路按每公里16万元包干给县,由县掌握使用。公路按标工补助,每个4角。
三、具体问题(略)
因为要先修云孝路,时间又急,所以我们在会议结束后的当天晚上,急忙收拾行李,步行十多里来到万家马坊。从第二天起,由顾家河、斗笠山、宋店取的砂石料,一律由民工用板车运往云孝路两侧。这时,我又从火箭公社调到丰收公社帮助工作。
11月2日下午,县指挥部召开了各公社负责人会议,传达了专署会议精神,对修建铁路公路的任务作了重大调整。这时,县委根据地委的安排,缩短了大办钢铁战线,只确定上游、火箭、东风三个公社在县境府河、澴河里淘沙炼铁。因此,县委在分配铁路公路修建任务时,作了通盘考虑,大办钢铁的三个公社,除火箭公社只承担本社境内一段铁路的土石方任务外,上游、东风两个公社不负担修路任务。县指挥部依铁路、公路总标工计算,将各公社负担比例确定下来,即丰收35%,英雄30%,卫星、红旗各15%,火箭5%,并将路段大体作了划分。会议要求,11月10日民工上齐,11日全线动工。
过了3天,我正在城关新街一家民房里参加丰收营举行的连长碰头会时,指挥部派人通知我立即回人委办公室,接受新的任务。从此,我离开县铁路建设指挥部。屈指算来,我在县铁路建设指挥部整整工作了两个月。
我离开铁路修建指挥部时,指挥长还是盘太君。年底,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又有一部分回了原单位。1959年是大灾之年,云孝公路断断续续施工,至1960年初才建成,孝隔路以后没有继续修下去。汉丹铁路线上有一批劳力在施工,但进展不快。隔蒲到界牌段的路基,是在1960年4月初动工,组织全县12万劳力突击完成的。
1960年3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我在太平街楚剧院门口与勘测队的徐技术员(此时已任工程师)不期而遇。我问他来云梦有何事,他说是应云梦之邀来重新勘测汉丹线的。他向我介绍了汉丹铁路云梦境内铁路线的修改情况。原来设计的铁路是从新店左家咀经护子潭到隔蒲的左家巷,去年府河改道后,新府河太宽,一时没有条件在上面修大桥,同时也考虑到今后铁路向鄂西发展的需要,所以原来设计的铁路现在不用了,改走长江埠,在隔蒲潭过府河。左家巷车站改在幺屋附近,定名为隔蒲车站。出隔蒲站以北,到邹家桥、詹西村附近,就接上原来设计的铁路(此处现有一明显的弯道,就是当时修改铁路线的痕迹)。
1960年春季,正是群众生活困难的时候,县委为了减轻群众的负担,要求设计部门修改设计,将路基的高程下降,以减少土方任务。徐工程师来云梦也承担了这一任务。他向我讲这件事时非常激动。他说,降低高程是可以减少施工量,但要是再遇到像1954年那样的洪水,铁路不是被淹了吗?还有,城西的公路怎样过铁路?肖李涵洞的底高要下降,今后怎样走人走车?这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他越说越激动。现在看来,路基高程下降以后,的确留下后遗症。这点,不幸被徐工程师所言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