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奥运如火如荼,不禁令我回忆自己观看奥运的历程。麻坛的网友想必没有真身参加过奥运的人,所谓奥运记忆,自然指的是自己从电视报刊杂志上了解的奥运会。回忆起自己观看的历届奥运,真是感慨良多!我奉上自己的奥运记忆,抛个砖,引个玉,希望大家也来说说自己的奥运记忆。
说起来,我来是比较幸运的。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1983年的23届洛杉矶奥运会,那一届我看从电视上观看了大部份有影响的比赛。当时麻城能收到的电视只有两个台,一个中央台,一个湖北台,只有中央台转播奥运会,绝大部份都是晚上录播。和现在央视几个频道全程直播是不能比的。不过以那时人的要求,这已经很满足了。1984年的奥运,我的全部记忆都来自于电视,至于报纸,更是滞后得不行,报纸到我们手里,往往谈的是一个多星期前的比赛,且报道的深度不能与今日相比。
1984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份。那一年,是“小平您好”的一年,农村的大包干,令八亿农民人人观悦,就我的老家来说,到84年,垸里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到处都弥漫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和现在生活越来越好,骂娘声却越来越多迥然不同。那一年的秋天,我们时事政治中学到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央开始将改革推向城市。那一年,可以说是邓公威望达到最高峰的一年。
不过即便是如此,象我这样的农村孩子,能看到奥运节目还是很不容易的。到了84年, 麻城县城里的家庭,大部份都有了14寸的黑白电视机。我舅舅家和姨妈家都在八十年代初买了电视,那时走亲戚看电视是我很乐意的事情。城里稍象样子的单位,都有彩色电视机,一般都放在会议室,供职工集休观看。不过在农村,电视还是稀罕物。城效的农村好点,已有一批得风气之先,先富起来的家庭装上了电视机,极个别的甚至家庭买了彩电。在我老家那个地方,还达不到这个程度,1984年,我们整个大队没有一台私有电视机。我们垸第一台私有电视,还要等到1985年夏天。我自己家是1986年购置的。
虽然没有私有电视机,但我们大家却于1982年购置了一台日立二十寸大彩电,这在现在算不了什么,在当时可是惊天动地的事情,当时的花费可是不菲。为什么我们大队有这个钱?因为我们大队自七十年代末就组织壮劳力到武汉江岸西站扛包,是找的老关系,算是开了进大城市找工的先河吧。大队自然要抽一部份费用,所以我们大队有钱。电视机放在大队的大礼堂,每晚七点钟准时开播,数百人观看,那盛况真是空前。84年的奥运会,我很多就是从我们大队的彩色电视机中看的。那时我在外面上学,那年暑假正在补课。放假回到家里,就看大队的电视。中国女排半决赛胜日本、决赛胜美国的比赛,我都是看的大队彩色电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