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063|回复: 1

大冶鄂东南“楚天第一斧”黄学羲欲著书传绝技(图)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13 20: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勇往直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13 20: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天时报讯 他不是古建科班出身,但他勤学肯钻,60余年设计仿古建筑不计其数,其中佳作上百件;他还勇于挑战权威,设计了四大名楼鹳雀楼等一批名仿古建筑,被誉为鄂东南古建界“楚天第一斧”。
  昨日,记者走进年近八旬的黄学羲家中。在他的写字台上,摆着园锥、三角尺、草稿纸、放大镜……尽管老人家体弱多病,但依然伏案著书立说,并研究鲁班尺的换算。他要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积累的知识传给后人。
  天赋
  ——少时跟着父亲学木工,别人要花三年时间,他仅半年就出师
  从艺60年 大小木工活样样精通
  今年78岁的黄学羲,是大冶市殷祖镇黄五庄村人,他的父亲是木工能手,爷爷擅长雕刻。15岁时,黄学羲便随父亲学木工。初出茅庐时,父亲告诉他,要想成为像样的木匠,至少要学3年才能出徒,学成的标志就是做好小板凳。
  结果,黄学羲只花了半年时间就学到手艺,并做好了一个板凳,这让父亲大为吃惊:“3年的手艺你半年就学会了,你将来定有出息!”
  聪明过人的黄学羲不负期望,18岁就掌握了锯、斧、凿、刨等基本功。大到建房造屋,小到农业器具、生活用品样样精通,出色的手艺,在十里八乡赢得口碑。
  1957年,黄学羲被选拔到殷祖机械厂,负责给各种铸铁件做木模型。当年,他发明的木铁结构插秧机,获得大冶县政府的嘉奖,并在安徽、江西等地推广试用。上世纪70年代,殷祖镇成立建筑公司,黄学羲被安排到公司做技术指导,多次参与黄梅、九江、鄂州、武汉等工地大型建筑的木工设计和施工。
  艺精
  ——3米高的古塔木刻模型,是他的封刀之作,被参观者称为“江南一绝”
  精益求精 认准事情就一定要做好
  虽是木工出身,但黄学羲对古建筑艺术情有独钟,尤其对古代建筑营造技法钻研甚深。
  改革开放后,黄学羲被殷祖古建公司聘请为工程师,先后承揽过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云阳县张飞庙的整体搬迁、中国最大的仿唐式建筑山西永济鹳雀楼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仿古建筑的设计和修缮,其中涪陵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荣膺2009年度全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奖。
  在大冶殷祖园林古建公司的展示厅里,一座高约3米的古塔模型,令南来北往的参观者赞叹不已。这尊几乎占据一间房的木刻模型,由5600多个构件组成,大到梁、柱、椽、栏枋、瓦垅、小到每一个斗、拱、昂、翘、鸱吻、瓦兽等细部,全都纤毫毕现,连栏板的浮雕图案、柱头螭首的眼目都表现得丝毫不差,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堪称“江南一绝”。
  这件作品是黄学羲2010年春天完成的,也是他的封刀之作。“我认准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只有不成功的人,没有不成功的事业。”60多年来,黄学羲从南方的广州到北疆的乌鲁木齐,从乡村到城市,他负责设计和修缮的民居、古建筑不计其数,其中佳作上百件,无一不精。
  好学
  ——他一生只读过5年私塾,但喜欢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在权威面前,这个乡下人不卑不亢
  挑战权威 获誉鄂东南“楚天第一斧”
  黄学羲一生只读过5年私塾,尽管文化水平低,但他在长期的木工生涯中,边实践边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黄学羲发明的木工几何公式,比学生课本里的计算公式还要精确。很多专家棘手的建筑设计难题,也被他化解过。”殷祖镇铭振古建材料有限公司的厂长罗振说,他从事古建工程也有16年了,在殷祖,只要有哪家古建公司的项目拿不下来,都会请黄学义去当技术顾问,因此他在鄂东南古建界被誉为“楚天第一斧”。
  最值得称道的是黄学羲勇于挑战权威。殷祖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的总裁孙文明回忆,1997年秋季,该公司和国内几十家顶尖同行激烈角逐四大名楼之一山西鹳雀楼的修缮工程,黄学羲作为公司工程师到场进行技术指导。当时,鹳雀楼的施工图纸由当地甲方的6位权威工程师共同设计完成,其中有来自清华、北大毕业的高级工程师。
  当黄学羲代表公司前往甲方接收施工图纸时,甲方工程师见到眼前这位乡下人,个个投以怀疑的目光。半个月后,乙方因甲方施工图纸的差错停工。
  正当甲方工程师抓破脑袋时,黄学羲果断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当场赢得甲方工程师肯定,从而一举击败劲敌,成功拿下鹳雀楼最复杂的仿古部分和工艺水平难度高的油漆彩画部分。
  在随后的施工日子里,黄学羲连续挑出甲方图纸中100多处误差,甲方工程师见黄学义非等闲之辈,无奈之下,不得不将整个修缮方案全权委托给黄学羲自行设计、施工。
  两年后,鹳雀楼如期修缮完毕交付使用。面对雄伟壮观的浩大工程,甲方工程师紧紧握住黄学羲的手,感慨地说:“惟楚有才。老黄,你不愧为‘楚天第一斧!’”
  执着
  ——现如今,还没有徒弟能超过他的技艺,他想为后辈留下点什么
  笔耕不辍 古稀之年著书传承技艺
  黄学羲从事木工60余年,徒弟不计其数,但他最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一个徒弟能够超过自己的技艺。”
  如今,这位古稀老人退休在家,正在赶着编写“现代古建筑斗拱修缮实用书本及预制斗拱制作例”和研究鲁班尺的换算方法。
  在黄学羲的写字台上,摆满着圆锥、三角尺、草稿纸、放大镜……尽管老人家体弱多病,但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伏案笔耕不已。他要在有生之年,将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知识传给后人。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黄学羲说,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最具魅力的瑰宝,整理这方面的资料对研究中国古建筑有重要作用。目前,他所编写的《现代古建筑斗拱修缮实用书本及预制斗拱制作例》上部分已完稿,近40章,下部分预计明年可以付梓。
  谈到研究鲁班尺,黄学羲津津乐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凡木工之学,必须要有一个精确的鲁班尺,可是时下流行的鲁班尺并不准确。”网上查资料也显示,现代一些卷尺,采用的是42.9厘米制的鲁班尺,而42.9厘米并不准确,还有按33.3、50.4厘米制的鲁班尺,也不准确。
  那么,鲁班尺的精确换算标准是什么呢?黄学羲的研究结论是:鲁班尺每尺有8寸,每寸有8分,如果将其换算成现代公尺,即每一鲁班相当于现代公尺的284毫米,每寸为35.5毫米,每分8.875毫米。黄学羲认为,他所研究的鲁班尺,在古建平面图的设计应用上,将会便捷,更精确。
  链接>>>
  鲁班尺,亦作“鲁般尺”,为建造房宅时所用的测量工具,类今工匠所用的曲尺。鲁班尺长约42.9厘米,相传为春秋鲁国公输班所作,后经风水界加入八个字,以丈量房宅吉凶,并呼之为“门公尺”。又称“角尺”,主要用来校验刨削后的板、枋材以及结构之间是否垂直和边棱成直角的木工工具。1鲁班尺=0.8市尺。鲁班尺产生不久即融合了丁兰尺,后又融入寸、厘米。是度量、矫正的重要工具。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在风水文化、建筑文化中表现最为广泛。
  记者罗琴通讯员卢正利文∕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