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
中尉
 
- 积分
- 320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23 09: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
另一种异曲同工的漂流瓶如果出自诗人之手,不但有墓志铭的内容,而且更寄托超然之力。那种期许是对未来的认知,并且企盼可以交流的对话人。施放这种漂流瓶的时候,诗人不再拘束于时空,他把所有的激情一笔挥尽。也就是说用这样的态势完成的诗,超脱了全部羁绊或焦虑,达到无我的境界。不是那种渺小的自恋,更不是无病呻吟可比的高度。而诗人在这时候已经与未来溶合,并且自由地交流。海子.北岛.顾城都放过飘流瓶。
所以世俗的写诗法则已经毫无用处,练篇.练句或练字也不再最重要,意境的自然高雅,內涵的自动深厚都会凸显出来。顺便提到了诗的散文化,把散文硬塞进诗里本身就可笑至极。让诗回归原始自然,决不是放宽尺度,而是朝顶尖冲锋中抛弃所有影响前进的累赘,更何谈还要琐碎。有人说现代诗歌再难创新,这是不懂诗的人在梦呓。也许是太多的滥竽充数影响了视觉,如果出自诗人之口,说明他自甘落后。
且不说全国各地官办和民办的刊物,每期中都有亮点可寻。打开网络随便搜索,就时有出手不凡的撞眼好诗。在拜金潮的影响下,目光聚集不会落在暂时不可变钱的诗歌上来。但是有守望者不离不弃,不求炫耀而不忘责任。哪怕只做一次与未来的交谈,仍旧锲而不舍地一往无前。古今中外的例子很多,有的已经发光,更多的还埋藏着。石器时代不是没有金玉,而是时机未到。
好诗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不是没人看得懂就可以忽悠。将来的人更聪明,所以不要做愚人考智者的蠢事。自然界有许多待解的谜,到时候都会成为常识。现在很难理解的一些问题,后人可能认为很幼稚。艾青在《诗论》中说诗应该是真善美的,这总结是对的。可是他在后来受到棍棒之后又拍马屁说伟人的言论就是诗。这下子不但否定了自己,把诗也玷污了。所以讲诗歌理论还是用《诗话》的形式为妙,那样对启发初学者有益。
诗要体察世界,却不可以一味迎合。诗人虽然有飞翔的翅膀,但不是全能的神仙。对事物要有透视力,甄别是非,小诗中也会见到大世界。倾注力所能及的大爱,是现代诗歌人性化的进步。吝啬爱或者乱爱是做不出好诗的。100年后甚至10000年后,诗还是存在,但诗歌理论至多只算花瓶,易碎而不合时髦。
1949年后一位大诗人封杀了新诗,许多本来优秀的诗作失去阳光。诗社诗派作鸟兽散,不歌颂就属异己。无可奈何之际,诗人们抬出一种“古典加民歌”的便通创作法。结果还是让革命扫帚打扫了,剩下的口号诗算是残茶剩饭被控制着。70年代末天空开朗了,中国的新诗带着伤痕起飞。这种“牛市”突如其来,虽然百花齐放却鱼龙混杂。因为主流作品不够宽容,很快造成视觉疲劳。
现代新诗不同于古诗词,严格地说她需要情感暴发。这个特徵更适合年轻一代。所以在那阵创作繁荣的时段,老诗人并没有贡献,却又被抬着当成旗帜。而大批口号派诗人也凭着“资格”逐渐自荐为主力。可喜的是一批有识之士站了出来,推出赏心悦目的奇花异卉,让那时的诗坛形成一股暗动的暖流。这些诗人就是前面说的属于“纯”的一类,他们不会抄作,更不会钻营。
首先是遭到无限量的盗版,接着果子被人摘去,贴上不三不四的商标。这些诗人都没有“斗争性”,最后在无望之中消失了,不过留下的诗依然可以划时代。诗的厚重确实有用于文学之外的功能,但那些延伸品不再是诗的初衷。自古就没有以诗治国的成功先例,新诗同样不可能担任如此大责。她如其它艺术品一样,只会美化生活丰富人生。刻意牵强附会的结果,必然是毁掉这个来之不易的珍宝。
有关新诗的理论虽不见系统的专著,但是已经有不少这方面的权威。从他们的立意看一般是积极的,有时还深得人心(不是诗人)。这些理论的传播,没有也不可能指导写出创新的诗歌。反而因为不经意的宽松尺度,引来许多不是诗的文字有了市场。让假诗人占领山头,甚而树起大旗。他们能说会道,偷天换日,把诗坛弄得一踏糊涂。所以新诗歌想生存都不可能了。这种可悲局面谁还来读她呢?
接下来是纯文学包括诗歌等体裁等遭遇市场的冲击,开始是商家利用这块园地提高知名度和宣传他们。不久这些老板把圣洁变成庸俗,直至面目全非而不罢休。诗歌与纯文学沦为配角,思考的一代争不过广告的横行。而更甚者是诗人不看诗,彼此间没有沟通。原来成名的诗人新作,还有几个人随意阅读,新出现的诗人几乎无人问津。于是诗歌没落到成为边缘文学,处于可有可无状态。
当务之急是:
认清诗歌处境,增强危险意识。不要轻信那些粉饰着色者的陈词滥调,如今有网络的自由天地,谁也垄断不了。宁可从零开始,也不要身负各种累赘。珍惜每一首可能发光的诗作,开劈诗歌创作的崭新境界。
诗人和诗歌创作者全面防腐打假。刊物编辑和网络管团队在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抵制关系和诱惑。从源头上阻止假诗.水诗.低劣诗等。诗歌园地不清除视听污染,已经无法在文坛和社会立足。在正本清源中排斥“诗奴”钻营,或者可以叫做不破不立。
精选出类拔萃的作品共同欣赏评价,跳出门户之见地给予关切。把好诗当做共有财产,诗人们首先肯定推向社会才能形成力量。诗歌本来就是文中之峰,但决不是伪造的建筑。诗人认同之后,社会一定有掌声四起。
允许美学尺度的严格把关,各处诗歌园地宁缺勿乱。在设置好诗的展示之区外,照顾所有爱好者而广泛收罗一般作品,从中也可以广种薄收地发现好苗培养。而对于各类有志创新的奇花异卉,要以伯乐的目光对待。
现代诗歌的创作和欣人群首先是青年,他们的激情一般是浇不灭的。老一些或功成名就的人不要横加干涉,更不要充当旗手的角色,不老之心可以与青年人同步去创造和发现。宽松的环境有利诗歌的前途。
切忌盲目自夸标榜,那些冠以极端的字眼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连含蓄也不放在心上的人,大多是无知的。简单而深厚有千姿百态,拿一些塔顶的造形忽悠别人,实际上码不成象样的建筑,更谈不上诗歌。
本文只当抛砖引玉,供有识之士一阅。
这篇文章在长江论坛等引起不小动静,你认为有益就请推荐宣传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