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婚庆文俗拾遗(车马文`赞礼文`撤帐文)
各地各民族婚俗多不相同,鄂东(如现在的黄冈、英山、罗田、黄梅、浠水等地)自古以来文化底蕴深厚。其婚俗往往“文”气十足,虽贫寒之家也要请个“文”来念念的。
我小时候就见过这样的婚礼,因为小当然就什么也不知道。只记得那时接新娘大多是在晚上打着灯笼接来。在祖堂屋里点上大红烛举行婚礼。请来的先生(似是现在的主持人?)就唱“喜文”。满屋的人跟着起哄,很是热闹。新中国成立之后,提倡新风俗,这唱“喜文”就渐渐地没有了。
近些年来,有时到农村走走,发现过去的婚姻“文”俗在偏远的地方也时有可见,颇为有趣。经讨教“先生”大致是这样的:
一是《彩舆文》(即车马文)。舆者车也。《现代汉语词典》释为“车上可以载人载物的部份”。又指“轿,肩舆、彩舆”。所以农村又俗称为“车马文”。
这彩舆文是在定亲后男方下聘礼时用的。要用大红的纸书写,连同男方的生辰八字一同送达女方。摘录一篇如下:
伏以:五星灿烂,乃天地重辟之期。镰斧双擎,适工农联盟之日。新中华回万象之新,全世界庆婚姻之礼。欢歌普法,喜联二姓之姻,改革途中,笑结同心之绾。良缘巧合,结成一对劳动鸳鸯,姻缔百年,配就一双生产模范——兹定于——吉日——吉时——福地举行联姻盛典
特备彩舆,恭敬亲家应允
另备男方八字一份
二是《礼赞文》即俗称的“喜文”。喜文是在婚礼上祝贺用的,类似如城里婚宴时宾客祝福的意思,也有调笑的意味。摘录一篇如下:
“兰桂謦香,粉黛灼桃夭之化,乾坤始定,丝罗订山海之盟。赤绳系定姻缘,百岁歌人伦之始。冰斧伐成伉丽,永偕琴瑟之和调。瑶池开玉辇,灯烛齐辉。萌苑动仙舆,笙歌夹道。银河初渡双星,金屋始传二美。同心扣结,喜溢兰房。合承交杯,春生琼术。佳人俯首含羞,知此夜红梅破蕊。才子扬眉吐气、喜今朝丹桂生香。三更人静、情语交谈、衫卸衾开、锦绣花枝可爱。尝唇尝脂,芝兰香气袭人。展动金z仗雄威直入不毛之地。更鼓催战秦关、为会插血之盟。大战巫峰、可恨月落何早?春宵去速。那知鸡唱五更,嗟嗟:一刻千金,韶光不再,浓情蜜意,期待来宵。”
三是《撤帐文》。撤帐文是在新郎新娘入了洞房后念唱的,很有意思,亦摘一如下,供赏玩:
“花烛高擎,倚牙床而并座。合玉盏以高斟,带笑带言,共行平等之礼。同心同德,同吐撤帐之文:
撤帐东,佳子才人乐融融。午夜漏声催晓剪,三更微雨滴花丛。
撤帐西,好逑淑女咏关睢,一夜良宵难买得,窗前莫报五根鸡
撤帐南,玉炉香惹圣恩潭,歌管楼台声细细,贺君今夜早团园
撤帐北,菱花镜对知心结,画眉深浅问张郎,淡扫娥媚朝天阙。
撤帐中,今夕何夕喜相逢,时人不识余心乐,云雨巫山十二峰。
恭贺——”。
至此婚礼始全部园满,一对新人就正式走入了婚姻,成了大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