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6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 积分
- 31361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近年来,大冶市民政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以打造“阳光民政”、“服务民政”、“法制民政”、“项目民政”、“效能民政”为目标,把关注弱势群体生活、着力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把民政人的缕缕爱意和希望的阳光播撒在铜都大地上,树立了民政人脚踏实地、务实高效、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先后荣获全国老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城乡低保、福利彩票发行、救灾救济、婚姻登记、财务审计等工作多次被湖北省政府、省民政厅授予先进单位。
“阳光民政”暖民心
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冶市民政局积极拓宽社会救助服务领域,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不懈地推进各项救助工作。2010年来向上争取的各项专项经费较往年大幅增长,2011年达到1.1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4%,净增2908万元。
截止2012年7月底,全市享受城市低保保障对象5548户、14933人,享受农村低保保障对象9410户、23326人,享受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932人,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5448.67万元,各项救助制度平稳运行。其中大病医疗救助129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76.77万元。
2012年安排3800余万元专项资金慰问全市困难群体,确保“两节”期间困难群众生活无忧。年后发放冬令救济资金402万元,棉被1200床,使2883户10089人受灾群众得到了救助。
今年4月份发放春荒救济资金129万元,960户3362人受灾群众得到了救助。向上争取资金380万元,全市倒房重建165户、355间,危房改造100户。
救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今年来多次组织开展了街头主动救助工作,对符合条件的923人实施了救助,对不符合条件的14人进行了解释说服工作,将在街头流浪的34名精神病人护送至黄石精神病医院治疗。
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发放了慈善救助金215万元,对特殊困难的群体实施救助,积极募捐善款,筹集惠民基金1000.5万元。认真做好“阳光班”招生以及“圆梦大学”活动。
“服务民政”惠民生
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对全市360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逐户进行走访核查,摸清了现有优抚对象的实际情况。全力解决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问题。
按标准及时将各项抚恤补助经费和1-4级残疾军人的护理费全部社会化发放到位,累计发放金额达334万元。为25名1-6级残疾军人办理城镇职工医疗统筹保险,为147名城镇户籍无工作优抚对象办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1033名农村户籍优抚对象办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公汽公司积极联系,妥善解决了残疾军人乘车问题。
在全省率先出台政策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投身国防建设。目前,通过民政、市武装部、人事劳动、编制、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有16名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全市统一组织的“双合格”考试,与大冶市武装部、人事劳动、编制、安置部门签订了聘用意向协议。2011年来,已有92名退役士兵安排到父母所在驻冶企业、条管单位工作,货币安置140,培训287人,推荐就业168。今年来,市民政部门出资96万元,免费召开两期培训班,为128名退役士兵学习汽车驾驶技术。
“法制民政”保稳定
依法完成了大冶市第八届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并对新一届村委会干部分期分批进行了培训。完善了全市333个村(居)民委员会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建设。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重点完善财务管理、民主理财、村干部离任和任期审计、责任追究等制度,保障了全市农村群众的民主权利。全面启动并完成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全市涉及9个乡镇11个村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从2010年开始,按省市要求进行整治,目前治理工作圆满完成。
在社会组织管理上,以培育扶持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为主,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加强票据管理,扎实开展年检工作。目前,全市社会组织已发展到389家,其中社团11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75家。
2012年来市婚姻登记处共办理结婚登记6750对,离婚登记896对,补发婚姻证1348对,出具各类婚姻档案记录证明和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2212份,登记合格率及档案完好率均达到100%,无一例婚姻登记纠纷发生。
殡葬改革工作不断深化,截止到7月底,火化遗体2500余具。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众及刑事案件的收费减免力度,对困难家庭及刑事案件等各项减免额达5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民政”促发展
近几年来,市民政局围绕民政项目建设,在增强民政事业的发展活力上作用突出。2011年来已投入资金1.8亿元,建设项目涉及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和社区建设等多个方面。
按市财政列支50%,乡镇街办财政列支40%,社区辖区单位自筹10%的资金比例进行投入。2010年,市财政投入240万元,2011年市财政又投入640万元,2012年市财政列支1200万元,对城乡15个社区的环境进行整治改造,基本实现社区环境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的总体目标,使社区居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总投入达6300万元的“四院”整体搬迁工程,征地106亩,将市光荣院、儿童福利院、城市福利院及老年休养院进行搬迁。建成后可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光荣老人、孤儿800余人。“四院”整体搬迁工程主体工程于2011年4月29日全线封顶,预计在九月中旬实现整体搬迁。投入资金880万元的市烈士陵园建设工程于2011年11月11日动工兴建,目前工程建设进展较为顺利。
截止7月底,我市福利彩票销售318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21万元,增幅为40.6%。市福彩投注站标准化建设工程已全面竣工,按照省中心站点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已投入资金23万元,通过“机构补贴+站点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对15家销量好、环境较差的站点进行全面改选。
茗山乡、大箕铺镇、金山店镇、殷祖镇等5个农村福利院建设及维修改造项目已全面动工,投资总额达1500万元。由市民政局统一安排部署总投资达130万元的农村福利院“应急呼叫工程”和“温暖工程”已全部完成。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工程正在积极申报,乡镇民政办规范化建设工程正在有序开展。
“效能民政”树形象
全市民政系统以“提高能力、改进作风、高效履职”为载体,以开展“五亮五比五创”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全市2012年五月份开展的“万人评窗口”第一次集体测评中,获得总分第一名。
以开展“五亮五比五创”活动为抓手,搭建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平台,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先后在全系统开展“我身边的民政人”演讲比赛、“和谐民政”文艺汇演、职工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亮出本领、比出能力、赛出水平。
积极开展“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和“民政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先后树立了全省殡葬行业先进个人涂四军、省“敬老模范”刘天环、市优秀青年罗玉莲等省、市先进典型5名,“服务明星”10人。在身边典型的带动和辐射下,全系统上下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促进了民政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纳入各科室和局属单位的目标责任考核,建立“三个一”工作机制,即争创工作“一把手”负总责,争创责任与相关领导承担责任一同划定,争创工作目标与业务工作任务目标一同明确,把考评结果与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与个人年度考核和评选评模结合起来,形成了领导分工负责、部门各负其责、条块紧密结合、吸引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的工作格局,在确保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有序开展的同时,也保证了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须奋蹄。大冶民政人正是以爱民之情、利民之意、惠民之举,铸就了大冶民政事业的辉煌。明天,前行的脚步将更加坚实;新的起点,美好的画卷更值得憧憬,民生路上的阳光会更温暖更灿烂。
通讯员 石贤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