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6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 积分
- 31361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日前,央视4套《远方的家》播出黄石篇,其中用镜头讲述了大冶保安湖渔家生活、“长寿村”刘通湾、汪仁布雕工艺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了大冶这座新兴城市的魅力。
保安湖畔“万鸟归巢”
央视摄制组来到黄石的第一站,就是位于保安镇的保安湖。
向导是在保安湖做生态养殖的傅显然,黑龙江人,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保安湖湖大、水质好,投资风险小,于是就在这里扎根下来。
如今,他养殖的花白鲢鱼,每年能有十万余元的收入。
保安湖除了养鱼、虾,还有菱角和莲藕。“藕脆的像苹果一样!”央视摄制组的记者还体验了一把采莲藕的活儿。
在保安湖东面的向家咀村,每天傍晚都能看到“万鸟归巢”的壮观景象。那里的鸟儿,白天在湖边觅食,傍晚就飞到村旁的竹林休憩。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半边天,鸟儿就会成群结队地回家。
长寿村的长寿“秘诀”
欣赏完“万鸟归巢”的壮观景象,央视摄影组随后来到有“湖北小婺源”美称的保安镇刘通湾。
走进村子,一条蜿蜒的小河从村中穿过。据悉,村中最长寿的老人曾达到107岁,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0多位。
摄制组进村的时候,恰逢村里一户人家正在擂糍粑。旁边站着的老人叫刘传淦,今年93岁了。糍粑做好后,他连续品尝了三块。
刘传淦耳不聋、眼不花,记者跟他交流起来很顺利。他告诉记者,“从来没得过什么病,医院几乎没去过。”据介绍,刘传淦不仅开了个小卖铺,平日里还能砍柴、种地,老年生活过得怡然自得。
优良的水质,新鲜的空气,天然的农作物,固然造就了一个好的自然环境。但安静、从容的心态,快乐幸福的新农村生活,也是这里的老人们的真正长寿的秘诀。
布雕工艺远销国外
离开大冶刘通湾,央视摄制组来到大冶汪仁,探访这里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一绝”、“荆楚十大民间工艺之首”的布雕工艺。
据了解,布雕是一种雕刻手法在布帛上创作,并结合剪纸、绘画等表现形式的工艺。汪仁镇布雕名人王分忠,从事布雕创作二十多年。他的作品,在美国、日本等国外都有人收藏。
“我从小对书画就很感兴趣,布雕的创作形式比较新颖,很有趣味性!”学员林泽亚告诉记者。据悉,每年前来向王分忠拜师学艺的人很多。目前,王分忠正在收集素材,以大冶古铜矿的开采、冶炼为题材,创作一幅《青铜远古图》。
游子心系家乡境况
据记者了解,《远方的家》在央视播出后,收到很多外在他乡的大冶籍游子的关注。
“我在网上看的节目视频(http://cctv.cntv.cn/lm/yuanfangdejia),为大冶走进央视,走向世界而自豪!”出生于大冶,但在上海工作的刘箐告诉记者,因为忙于工作,有些年没能回家乡,央视《远方的家》中那些大冶的镜头,让她分外感慨。刘箐表示,今年中秋一定回家看看。
记者 郭晓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