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编辑阿超 邹剑川 阿超现在真的大牌了,大牌到我此前根本不知道。我某天偶尔看当地党报,大篇幅登载《藏地密码》策划人的事迹,觉得这名字有点眼熟。《藏地密码》我是知道的,其策划人、编辑我倒真没关注。我此前对图书市场不大注意,但仔细看了看那名字,百度了一下,还真的是阿超。可见阿超还真是大牌,大牌到几年后才知道。 古人说锦衣夜行是很寂寞的,功成名就,衣锦怀乡是很快意的,所以刘邦要高唱《大风歌》回故乡,见江东父老。阿超显然也不能免俗,阿超的书火了多年,被誉为中国图书界的奇迹,阿超的报道、专访连篇累牍,我居然都不知道,可见阿超还是很大牌的,大牌到我完全不晓得。阿超检阅来祝贺、朝拜的故人,发现少了苏白(邹剑川),他可能有点纳闷,苏阿白,阿白怎么没来呢?这点他和李晓敏不一样,阿敏获得茅盾文学奖入围奖的作品《遍地狼烟》才出版了上部,他就立马打电话给我,还寄书给我,让我写书评。要写书评,自然要百度,一百度我就知道了阿敏获得了新浪原创文学大赛第一名,影视改编权要出售,还要请大牌明星们来演,因为知道这是阿敏的作品,我自然会关注,所以电影《遍地狼烟》的电影、电视剧我也关注了下。只是我遗憾阿敏没给我寄来《遍地狼烟》下半部,我至今不知道原著的下半部情节和结局是否和我书评里猜测的一样。难道等着我花钱去买,连我口袋里的几十块钱都不放过。好歹我是给你写过书评,做过推广,卖力气地到处网络、博客贴我的书评给你推广的,还深夜里四处给报纸、杂志投稿给你发书评的。 阿敏成功的策划了一个事件,让我知道了他的那些事儿。这一点阿敏比阿超要高明。阿超看我不去朝拜、祝贺他,他作为策划人,还是很沉得住气的,经过多年的策划,终于当地党报转载了优秀青年阿超的事迹,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藏地密码》是阿超做的。你苏白是写手,要在本地党报混稿酬吧,就算不骗稿费,难道改得了看报纸的习惯?我就不信你不看本地报纸吧。就这样,我成功地被阿超策划了一把,在本地著名报纸《鄂州日报》上看到了阿超同志。不过策划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策划自己,不炒作自己,不包装自己。为什么呢?因为策划、包装自己没钱,策划、包装别人,是收费。阿超因为自己不可能给钱自己,所以也就没怎么策划、包装自己。想到这一层,我也就释然了,邹剑川因为不能自己给钱自己策划、包装,所以一直是中国当代非著名青年作家。 当年我在中国文友交流中心做文学版主,每天撒欢、灌水、意淫,花树(南方某报编辑)、阿超、阿敏因为兴趣相投常和我搞在一块,后来在新浪博客玩,阿敏、阿超又拉我加入菜刀门文学圈。那时阿超还不是大牌,只是一个经常更换工作的小编辑,阿敏也不是大牌,只是一个报纸杂志混稿费的非著名作家。那是阿超四处颠沛流离,连大专都未毕业的他,做过矿工、乡政府通信员、酒店服务员、地摊小贩、保险、广告业务员、记者、网站运营、杂志编辑、小策划,混迹在社会底层,有时连饭都吃不饱。即便是在某知名选刊子刊物工作时,月薪也是少得可怜,仅够温饱。有时我看到阿超文字里阴暗颓废,流露出消极和绝望时,我是很同情阿超的。我忘记了我当时和阿超说了些什么,我记得我时常夜里想起阿超,长长的叹息。我想京城居不易,阿超不容易。但是我没想到阿超是在策划自己的人生。 阿超终于大牌了,记得某次我晃到阿超的博客,看到阿超博客更名为阿超策划咨询工作室,用很拿腔拿调的文字在那里征稿,什么只和符合市场要求的优秀作品合作,我们只选择少数优秀出版作品深度合作。我当时还不知道阿超已经大牌了,我心想你就装吧,看你能装几天。而且阿超还把文字设置了不许评论、不许转载,我想你这博客,除了我们这些狐朋狗友来浇浇水,友情评论几句外,还有谁来你看望你这网络游魂。我想你就装吧,我还是中国现代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CEO呢,你咋不直接把自己装成中国阿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呢? 阿超当编辑,还是很照顾兄弟我的,他有段时间在中国某知名选刊任职,大概联想到我喜欢写个人简历,罗列一大排报纸、杂志,显示自己硕果累累,所以也就选了我一个稿子,然后觉得呢,自己扶持鼓励了苏作家,也就理所当然地把转载费忽略了。唉,中国真是到处要关系啊,花树因为和我混得烂熟,所以发我稿子,阿超和花树、我都熟,所以一箭双雕,既讨好了美女花树,也照顾了我的面子。从这个策划案列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出阿超策划的功力的。 《藏地密码》我是晓得的,但阿超做这个我是真不晓得,我想阿超不过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当年在榕树下跟我混的小孩子们,有一个还获得了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呢,也就是韩寒第二,那小孩子,我从16岁就开始培养,可以算是我发现,并且我教出来的,我还给他发稿费,以资鼓励,勾引他写作骗零花钱花。他的获奖作品里的主人公之一,就是我,ezzoujc(我在榕树下的笔名)。你阿超就算上升到属于忽悠学的策划这一级别,你亲自培养出一个韩寒第二我看看。 但我最近和一些三流、四流的书商,偶尔谈起阿超,假装不经意地说起,阿超是吧,其实我和他算是哥们吧,我只是懒得去找他。当时我看到那些四五流书商的眼神顿时像看到了神一样,呈现膜拜痴迷状。神的哥们儿,那几乎也就是神的,不是神,那也是有成为神的潜质的。这时,我才意识到,领悟到,阿超,他真地是大牌了,他几乎成了图书圈里的神了。我偶尔再淡淡地说上一句,《遍地狼烟》的作者阿敏是吧,我和他算朋友吧。那些四流、五流书商几乎就要当场崩溃了,和赚到几乎大满贯,全垒打的图书作者是朋友,那几乎也等于是财神爷了,他们的眼神里顿时流转着贪婪和梦幻色彩,看到我几乎等于看到银行提款机了。 某天我在单位门口的书贩子流动三轮车书摊上,看到了阿超主刀的《藏地密码》,这书贩子,因我常买盗版,他定期来这里晃悠,带动了卖一些旧书、杂志的小贩,几乎把我们这条街搞成文化一条街。因为我是买书、报、杂志大客户,吞吐量巨大,少说一次也有100、200元集团购买力,所以是有议价权的,但我面对《藏地密码》这样的大牌超级畅销书,想到和我阿超多年的交情,25元买了一整套盗版,没还价。我想,我是对得起阿超,阿超在遥远的京城,看到这样的文字,知道我终于买了他的书,一定很欣慰。苏阿白、阿苏白、苏白大才子终于被征服了。 在李湘同志的愤怒指责声中,我自2009年结婚后,日益慵懒,男人好像都有这毛病,之前我业余也做策划,这和阿超一样,不过是公关策划、公关策略,2009年以后,结婚生子,觉得人生丧失了动力和目标,而且我觉得自己在公关策划、公关策略上已然大牌了,我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名利于我浮云耳。我不读书、不看报、很少写字,更不学习,几乎什么也没干。但阿超的成功警醒了我,阿超都成功了,都大牌了,都中国当代著名策划人、图书人、传媒人了,我情以何堪?在为阿超祝贺、喝彩、祝福的同时,我也要不断努力、进步,我也要大牌。 我素来无攀龙附凤的习惯,更不喜欢投资钻营,阿超落魄潦倒时,我和阿超可以一起意淫、聊天、灌水、撒欢,谈谈理想、谈谈文学、谈谈人生。阿超现在大牌了,我不会主动去找他运作什么。我要优秀到阿超他主动来找我,阿白,我觉得我们可以策划一下,或者阿白,我们一起合作做点事情。我宁愿找些三流、四流图书人来做我的图书,如果这样我大牌了,才能证明我牛。我要凭借实力牛起来。我更愿意和有潜力的三流、四流图书人一起成长,成为一流的图书圈里人。 做生意,做实业,讲得是实力、双赢,而不是单纯的关系、交情,那样走不长远,只会是一片连神马都不是的浮云,很快被历史的天空遗忘和洗刷进垃圾堆里。所以我的路,我要一步一步坚实的走下去,业余从事文学、文化事业将近20年,我相信天道酬勤,机会青睐那些付出过辛劳和汗水的人,就像命运垂青经历过磨难和困苦,曾经潦倒仍然不放弃的阿超一样。 (3097字) 2012年08月25日 (3097字)
2012年08月25日初稿
中国现代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文学散文之人物系列之《大牌阿超》
本系列5到6篇吧。
这文章就不给阿超本人看了。作为一名业余公关人,我当然要数年公关后,让千里之外的阿超知道我的想法和意图。公关嘛,就是软性传播,是软实力、巧实力,是品牌传播,更是大众传播。如果我用小众途径让阿超知道了,那就不叫公关策划和公关策略了,一定要通过第三者媒介和载体的传播工具让阿超知道,那才能叫公关。信源的发送者,最终让信源的接受者,了解和感知传播者的意图,并且不是通过广告的模式,而是大众传播的方式,让目标受众获知,这才叫公关。从这个意义上,阿超2011年让千里之外的我知晓他的那点事儿,这叫策划,或者说公关。而阿敏,那叫口头传播和人际传播。从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认识到,口头传播、人际传播,又叫口碑营销实质是最快,最有效的传播方式,我前几年一直研究、实践的方向其实就是口碑传播、人际传播、意见领袖的实现,网络微博、论坛、博客是口碑传播、人际传播的利器,使用这些工具,实现病毒性、话题性营销,即是我多年前的实践和内容。 我之所以混在各种小论坛灌水、发帖,甚至装B,拍砖,卖弄、显摆、变态、耍流氓、玩深沉、装高雅,伪愤青,我其实是在实验,实践和研究口碑、人际传播的控制和引导,以及病毒性营销、扩撒传播的控制和引导。要让阿超最快知道我要传播的信息,最好的工具其实是我的博客,阿超好友的博客,阿超常去的论坛,阿超狐朋狗友、阿超圈子常混的网站。嘿嘿,这就是网络公关、网络传播的功用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