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72341|回复: 138

《网络文学》2012年10月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817-1435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29 21: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未黄 于 2012-10-17 13:57 编辑

张诗剑简介

      张诗剑,原名张思鉴。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总编辑。当代诗人,原籍福建长乐首占岱边村。1938年生。香港著名诗人、作家。
  196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78年定居香港。1985年1月为“龙香文学社”创办人之一,历任常务副社长、社长。同时任香港作联理事、诗歌组组长、《香港文学报》执行主编、《当代诗坛》副主编、世界华文诗人协会理事。他又是国际诗人笔会创会人之一,积极推动香港诗运动和世界华人诗运动。曾兼任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福建作协理事。1992年当选为深圳作家协会副主席。他长期为香港某通讯社高级编辑,是一位有影响的时事评论家。现为香港采风通讯社主任编辑。
      他曾发起创办香港龙香文学社,并出任第一副社长,还担任该社刊物《香港文学报》主编,《当代诗坛》编委。他是诗人兼画家,往往用画家的审美眼光来表达诗人的感受体验。 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方面,包括诗歌、散文、评论、文学交流等,常用笔名张诗剑。

  主要著作有诗集《爱的笛音》和《写给情人》,散文合集《萍影春情》,散文诗小品《诗剑集》等。作品风格雄健、深重、清新,其中多首诗歌被谱曲演唱,作品曾获得深圳特区文学十年奖和香港三联书店、《新晚报》三十年征文优秀奖等多个奖项。其传略和作品被收进《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诗歌大辞典》、《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中国散文诗辞典》、《香港当代诗选》等。有的作品被“当代天下名人作品专藏馆”收藏。1994年其传略收进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的《世界名人录》第23版。
  他也是香港著名的文学活动家,还兼任《龙香文学丛书》总编辑、《香港当代文学精品丛书》总编辑和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总编辑。他经常回大陆参加各种诗会,笔会及各类文学交流,为研诗活动,促进香港文学繁荣和促进海内外文学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31

340

主题

1526

帖子

2014

积分

贵宾

诗行天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014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0-20 22: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未黄 发表于 2012-8-29 21:46
湖北日报2012年8月29日第9版
谢克强:一个尽心尽力的文学义工——诗人谷未黄印象
http://hbrb.cnhubei.com/ ...

很酷的啊,谷老师。相片有风度!
《人生》:年头要奋发,年尾要总结,在奋发与总结中成长。------朱国平邮箱:zhuguopingshige@163.comQQ:45590657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53

主题

1120

帖子

166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665
QQ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9-1 14: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29 21: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十月天 于 2014-11-3 14:12 编辑

psb (8).jpg







网络文学

2012年10月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817-1435


扉页内容:

网络支持: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荆楚网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长江网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汉网





█ 本刊限量印制,专为著名人士的阅读提供参考
█ 不论作者尊卑,展现作品的独特性,先锋性
█ 文坛净土,不设稿酬,文学志愿者联手打造

目录左侧内容:

网络文学
(总第3期)

2013·2

总监:
中南以南
恋恋封尘
我就是我!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817-1435
出版时间:
2013年4月5日

本刊国内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1307室
邮编:430071
本刊香港地址:
香港九龙土瓜湾下乡道36号2/FB香港文学报社内
联络电话:
(00852)23305870 传真(00852)23642320
投稿邮箱:
cjwxzzt@163.com
-------------------------------------
Sponsor:Jingchu Hubei daily media group network
Address: Wuchang district, Wuhan East Lake Road 181th chutian media building,
Room 1307
Zip code: 430071
Submission email: cjwxzzt@163.com


目录右侧内容:

本刊顾问:
王蒙、王家新、方方、邓一光、冯骥才、叶辛、宁肯、李敬泽、李少君、池莉、苏童、陈建功、陈忠实、陈仲义、张炜、张颐武、邹静之、施战军、莫言、贾平凹、阎纲、舒婷、蒋子龙、谢有顺、葛红兵、程光炜

本刊编委:
千里烟、王晓英、田禾、任蒙、刘洪波、李修文、成君忆、张先国、张诗剑、张坚、张隽、陈潜峰、杜鸿、谷未黄、活石、修远、南竹、高晓晖、钱省、董宏猷

社长:张先国
副社长:张诗剑、杜鸿
总编辑:张坚
副总编辑:陈潜峰、钱省
                张隽
主编:谷未黄
副主编:千里烟、活石
             高池
执行主编:南竹
执行副主编:王晓英、元辰
                   柯伦
编辑部主任:北夫
副主任:老糊涂仙   柳晓春

发稿编辑:
正早 卢光辉  高山松
黄叶斌  阿林子 挽秋  
小雨  成丽 海沫

封底文字,翻阴:
    《网络文学》(原名《长江文学》)2012年10月创刊,是我国第一本由文学志愿者联手打造的网络文学刊物。直投茅盾文学奖评委、鲁迅文学奖评委;直投全国重要作家、诗人、评论家400人;各省及省会城市、发达城市报纸副刊400家;各省及省会城市文学刊物100家;各省及省会城市图书馆、著名学府图书馆200家。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荆楚网推出电子版,凡是本刊推出的作品,即可覆盖全国,具有最广泛的影响力。

出版:香港文學報社出版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1817-1435

网络文学条形码:
条码.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29 21: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未黄 于 2012-10-11 01:01 编辑

未命名.jpg

未命名2.jpg
未命名1.jpg





栏目设置
【本期头条】每期重点推出一位作者,包括作品、创作简历、照片、创作谈(评论)。
【汉语天下】有计划推出省内外作家群或个人优秀作品
【小说纵横】A、中篇连载  B、短篇利器
【新散文】
【新诗歌】A                        B
【当代文坛】作家动态、资讯
【世相走笔】杂谈
【东湖诗词】诗词
【文学锐评】
【山水写真】刊发笔会活动的图片文字

栏目编辑
【本期头条】编前会决定人选
【汉语天下】以内容而定
【小说纵横】正早、雨在空中飘
【新散文】卢光辉
【新诗歌】北夫、高山松
【世相走笔】杂谈:林深数树  
【东湖诗词】诗酒茶
【文学锐评】黄叶斌、楚飞云
【山水写真】阿林子、挽秋
【当代文坛】作家动态、文坛资讯:老糊涂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29 21: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未黄 于 2013-4-26 01:01 编辑

简介:

张先国 诗人,湖北日报总编辑助理、荆楚网总编辑

陈潜峰 诗人,天下集团董事长
钱   省 诗人,武汉蓝色星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   隽 诗人,武汉优尼特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网络文学》杂志就是这样从湖北日报社寄出的
http://bbs.cnhubei.com/thread-2982822-1-1.html

开始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29 21: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未黄 于 2012-10-17 13:53 编辑

诗人张坚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hitecrane1982

经商和写诗,似乎是两件反差极大的事情,在他们的生活中却并不矛盾——
他们是商人,他们也是诗人

                                  文/图:楚天金报 记者:程翔




提要——
    他们是一群商人,每天跟各种各样的生意人打交道;他们也是一群诗人,常常有闲情雅兴赋诗一首,抒发浪漫情怀;他们是如何在经商和写诗之间寻求平衡点,打造幸福惬意人生的呢?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几位热爱诗歌的商人,了解到他们在商人和诗人这两种角色之间如何转换的故事。


             打拼12年后重新提笔写诗,享受诗歌带来的快乐

    1994年的钱省,是一名普通的中专美术教师,工作轻松,生活清贫。他热爱写诗,从读书时开始,他前后写了十几年的诗。大量的新诗和散文诗发表在《诗歌报》等报刊上,在当时就小有名气。很多人赏识他、称赞他,说他具有天才诗人的潜质。他也因此畅想:某一天能对着自己的读者,高声朗诵自己的诗歌。
    是的,那个时候的钱省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某天能成为一个诗人或作家。可诗歌到底能带来什么呢?面对遥远的理想,那时的钱省常常陷入沉思和矛盾之中。生活的压力也会席卷而来:小孩、爱人和父母,他们和自己一样,都渴望稳定富足的生活。而诗歌,从来就不能代替生活。
    当时,正值而立之年的钱省,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有一次,他爱人的同事打趣说:“你老公学李白呀,那可是把靴子脱下当枕头玩的人啊。”当时,他心里苦笑:“我能跟李白比吗?人家李白在宫里喝酒、嬉闹,我在哪里?在喝白开水写诗呀!”那个时候,教授都卖茶叶蛋了,钱省心想,为什么自己要埋头写诗,却让家人和自己一起受穷呢?
    1994年,钱省暂别理想,毅然回到现实。那一年,他下海了,先帮香港老板打工,后来自己成立了蓝色星际广告公司。从那时开始,他放下写诗的笔,夹起公文包,开始跑业务。
    他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夹着公文包奔走于写字楼的客户之间,常常在深夜里写着一个文案或设计一幅广告,为家人和自己艰难地挣钱——他兢兢业业地经营着自己的广告公司,看起来一切与诗无关。
    面对客户,钱省一直恪守诚信。正是这一点,让他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了下来。他说,这看似与诗歌无关的一切又与诗歌有关,是诗歌让他的人生加分,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写诗时候的固执,就像做生意时候的诚信一样,是与生俱来的。”
    2006年,他的公司年营业额超过了千万元。“面对家人,我能松一口气了。”钱省说,那一年,他又重新拿起了写诗的笔。
    钱省说,12年里,他没有写诗。12年,对钱省来说,是一个经历过无数白眼的艰难过程,是一段远离诗歌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认识诗歌的过程。“以前为写诗而写诗,结果总是不妙的。”他感叹说,“生活应该是丰富而完整的,诗只是附属品。我们都是业余诗人,我们活着,工作着,并感动着,这才是生活的本意。”
    作为一个业余诗人,钱省说他现在关心时事、经济、城市、家人、朋友等等,没有以前那种狂躁了,更多的是一份平静和从容。
    2008年,他和几个写诗的老朋友一起,出版了第一本书《象形》。一群热爱诗歌的人,凑在一起把文字变成了友谊的纽带。钱省说,那种愉悦和快乐,是只有诗歌才能给予的。

                 “无意中”成了一名生意人,诗歌让他保持内心宁静

    一个早春的清晨,在村前的池塘边,一位少年和一棵柳树在默默对话。
    这个画面,对川上来说,一生难忘。那个少年就是年轻时候的川上。那个时候,张良明还没有起后来的笔名“川上”,他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爱上了写诗。“突然感觉到身边的花草树木、飞鸟爬虫,都可以跟我对话。”回忆起触摸诗歌的那一瞬,川上感慨万千。
    川上的诗歌启蒙老师叫刘培青,教语文,写了一辈子的儿童诗。刘老师经常在班上朗读自己的诗歌,那种单纯而透明的感觉感染了川上,他忽然觉得“自己内心的一扇门被打开了”。这种与诗歌的际遇,多年后,他用一首诗歌表达了出来:我走在马路上/与迎面走来的你/打招呼/你说能遇见你真好/你说如果没有遇见过你/此刻我一定也不会/与你相遇/在这条路上/(《相遇》)。
    与诗歌相遇之后,他有了新的梦想。他立志考上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做一个诗人或者“文化人”。1985年,20岁的川上考上了湖北大学中文系。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诗歌席卷了整个高校校园,川上的理想在这里仿佛找到了归属。他积极参加文学社团,并做了湖北大学湖光文学社社长;他和一班文学同仁一起,组成了“新学院诗群”,创办了《新世纪》刊物;同时,他写了很多的诗歌。1989年,川上大学毕业后,去了一所中专教书。
    3年后,在朋友的极力“游说”下,他下海了,帮朋友打理一家出租车公司。后来,朋友离开了公司,他没做多久,也跟着离开了。“我是一个讲情义的人。”川上说,正是这一点,让他交了许多朋友,也让他跟生意圈结下了不解之缘。离开出租车公司后,他又开过广告公司,做过设计,但都不景气。
    1995年,他决定考研究生,准备再次去实现自己“文化人”的理想。然而,又是朋友的一次极力相劝,让他重新做起了生意。当时,朋友看他没事,说自己有一个门面,可以转让给他。“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先做一阵子生意吧,挣点吃饭的钱。”在朋友的“忠告”中,他就在华中农业大学大门口开了一家音像店。
    川上本打算打发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复习考研的。没想到生意一开张,就好得不得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生意一做就是十多年。“可能大家觉得我有点文化,好交流吧。也可能是地段好,所以火了一把。”川上后来分析说,他完全没想到自己能把音像店开那么好。
    1998年,他辛苦积攒了一些钱。一个朋友找到他借钱,说是要开影楼,做摄影。他就借了人家7万元钱,作为股份加入。影楼生意本来不错,可内部管理比较乱,每天开会都不能解决问题。一天,川上对他们说:“这样吧,要么你们把股份还给我,我退出;要么你们退出,我一个人来经营。”结果,其他股东都让川上退出。可没做多长时间,他们又找到川上说:“影楼没做好,钱也没法还你,还是你来做吧。”这样,他又拥有了一个影楼。没想到他接手后,一做又是十多年。“做这些生意都不是我本意。”川上笑着说,可是他喜欢思考,爱琢磨,讲信誉,反倒把生意做得不错。
    不过,川上后来也渐渐觉得:做生意也是安身立命之本,过些平凡日子,也不坏啊。他开始慢慢习惯这种生活了,考研的事情就这样搁浅了。
    下海后,川上几乎没再写过诗。直到2006年,大学时认识的朋友们又凑在了一起,相约出一本书,他又重新写诗。“没写诗那段时间,我一方面如同一只忙碌的蚂蚁,为那点食物忙来忙去;另一方面,我却一直保持写诗的情怀。”川上说,是诗歌让他保持了内心的一片宁静。
    如今,川上一边打理着自己的生意,一边写写诗歌,妻子十分理解,一家人幸福和睦。

             递过来的不是名片而是诗集,他从诗中学到做人信条

    1982年出生的诗人张坚,现在很忙。作为上海某医疗集团湖北地区负责人,他每天都奔波在汉口和武昌之间,常常要参加各种商谈和酒会。
    但无论怎么忙,他都没有离开诗歌。在他的小轿车里,总是放着自己的两本诗集:《水土不服》、《有风或者无风》。记者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递上来的不是名片,而是他的诗集。
    2003年,张坚离开老家福建莆田后,去过上海,然后再到杭州、武汉。虽然四处漂泊,工作繁忙,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诗歌,坚持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发现诗歌。
    2003年7月,他初到上海。第一次从小城市来到国际大都市,他感到一种无法言表的异样感。这种感觉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当他困惑地告诉别人自己的感觉时,有人告诉他,这是水土不服。
    于是,他想到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许多种水土不服。比如工作、爱情还有婚姻,都可能存在“水土不服”。灵感闪现,他写下了《水土不服》,他写道:“……诗歌渐渐有了变化/它冒出了汗/随后打了个喷嚏/把稿纸震伤。”字里行间所表现的,是一名远离家乡的诗人在他乡的感受,也是一个诗人“入世”的感受。
    就这样,在日常繁忙的生活中,张坚发现了诗歌存在的理由。同时,从诗歌中,他也学到了很多做人的信条。他说写诗和交朋友一样,需要真诚和信任。如今,无论多忙,他都会利用业余时间,抽出一部分资金尽力帮助那些写诗的朋友。
    有一位朋友,平时特别喜欢写诗,但生活比较潦倒。张坚知道后,除了鼓励他积极面对生活之外,还想尽办法资助他。只要那位朋友来到武汉,他必定为他安排食宿。如今,在他的帮助下,这位朋友已经走出困境,一边工作,一边写诗,生活得不错。
    今年春节期间,他回到家乡,除了组织家乡诗人聚会之外,他还以自己的名字,特别设立了诗歌奖项。一些年轻的诗人,因为诗歌写得很好,得到了他的奖励。当时有的人说他傻,认为他浪费钱。可他觉得,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和他一样坚持写下去。“诗歌是一笔精神富矿。”张坚说,他希望更多的人都拥有这笔精神富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29 21: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日报2012年8月29日第9版
谢克强:一个尽心尽力的文学义工——诗人谷未黄印象

http://hbrb.cnhubei.com/hbrb/20120829/index.htm

2012年8月29日 新民网
谷未黄是忙于诗歌创作之外的诗歌活动家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2/08/29/16083173.html


2012-8-29 21:04 上传
下载附件 (58.41 KB)




谷未黄是忙于诗歌创作之外的诗歌活动家
2012-08-29 10:19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谢克强

       谷未黄,原名胡盛瑞,中国作协会员。1959年冬月出生于武汉市蔡甸区。1978年在《湖北日报》发表处女作。著有诗集6部,散文随笔2部,作品选入《中国新诗大辞典》《新媒体散文》等40余种选集和辞典。

  那天,北京诗人潇潇给我发来短信,邀我参加在青海德令哈举行的“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去领略一下大美青海。还没来得及给潇潇回复,我的手机响了,一看,是谷未黄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告诉我,省、市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和长江网,近日将在凤翔岛举行湖泊岛屿论坛,邀我出席。

  真是不巧,两个活动时间有点冲突,我把潇潇邀我去青海的事告诉谷未黄,他一听急了,便提高了声音说:这是我们诗歌创作委员会举办的活动,你不能不参加。

  没等我答话,他又绘声绘色地给我描绘起沌口开发区和蔡甸区之间的后官湖,有湿地3000多公顷,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湿地公园,而如诗如画的凤翔岛就坐落在此。

  一边是大美青海,一边是华中湿地。我犹豫了一下,便说:就你意思,我参加。

  7月28日,一大早,我就看见一辆大巴士车停在我们作家协会门前,等我走近车时,只见刘富道、古远清已坐在车里,不一会儿田禾也来了,车上还坐着我不太熟悉的十几位青年男女,一看便知都是去凤翔岛的。

  车到凤翔岛,远远就看见谷未黄迎了过来。和我们握过手后,他便把我们引进宾馆的大厅,让我们一一落座,这才走向前台,拿来他早先安排好了的房间钥匙,一一递给我们,并将活动时间与论坛的议程发给我们,这才走向会议厅。他说,还得去看看论坛会场布置情况。

  湖泊岛屿论坛,会场气氛热烈。作家、诗人们争先恐后,就自己的所见所闻,对后官湖的生态保护和凤翔岛的生态旅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而这两天的各种游玩项目,更是让我们一群长期栖住都市的人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亲密爱抚。不是么,有人在清澈的湖水里游泳戏水、有人在河道里撑杆放筏、有人在青草地里追逐撒欢、有人坐在鱼池旁静静垂钓……而我仿佛回到儿时的故乡,坐着一只小船穿行在葱翠的荷叶中,不时伸手采莲、不时低头摘菱。最难忘的是当晚的篝火晚会,当我和刘富道等点燃篝火后,也老夫聊发少年狂,和一群青年男女载歌载舞起来。虽是夏日,空气有点闷热,而相逢在凤翔岛上的作家、诗人们似比篝火的热情更热,直至午夜,仍不肯罢休……

  散场后,好几个来自外地的诗人对我说,多亏谷未黄的组织,使我们有机会在凤翔岛相遇。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谷未黄的乡村题材的诗就写得风生水起,他先后出版了《初潮》、《谷未黄乡村诗选》、《谷未黄通俗诗选》等几部诗集。他在那个时期的诗,多是他自己对生活感受的个人感情抒发,力图将自己的生活激情与平凡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因而也使读者在审美中体味生活中的诗意。后来,他将笔锋一转,又迷上了散文,并称之为“新城市散文”,一时间好评如潮,就连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先霈在读过他的散文后也认为“谷未黄的散文比他的诗更有诗意”。这是因为他以一颗诗心,尽可能地将他乡村生活的诗意或者他诗意的生活体验,以充满诗意的文字表现出来,营造属于自己的新的故乡。

  然而,作为湖北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秘书长、武汉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秘书长,谷未黄首先是一个诗歌活动家,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义工。多年来,他满怀激情、认真负责又孜孜不倦地组织诗歌笔会、文学采风、诗歌讲座和诗歌朗诵会。仅今年我就参加了他组织的“首届知音文化与旅游产业战略发展论坛暨大好河山风景区知音文化网络征文笔会”、百名网络写手走进武汉市洪山区青菱乡“青菱文化艺术中心”和这次的“湖泊岛屿文化论坛凤翔岛生态之旅”。

  这就是谷未黄,一个忙于诗歌创作之外的诗歌活动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29 22: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编辑人员简介:

      南竹,本名谈广培,1965年生,武汉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汉南区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荆楚网东湖社区湖北文坛版主,长江网长江论坛超级版主,中国大众在线网《大众》杂志执行主编。八十年末开始在海内外报刊杂志发表诗歌作品近三百首,曾获首届华文诗杯新诗大奖赛佳作奖,有诗入选九四年青春诗历。即将出版诗集《天空印痕》。


       十月天,本名何圣中。武汉作家协会会员。长江网长江论坛超级版主,荆楚网东湖社区新诗歌首版。潮流汉诗驻站诗人,诗部落驻站诗人,原为纸刊《当代中国》网上选稿人,纸刊《雷公山诗刊》编辑。现为纸刊《大众》文学杂志编辑部主任。有100多篇诗歌发表于《绿风》《诗潮》《诗人》美国《新大陆》等杂志。获首届潮流中国形象诗人大赛三等奖,大好河山征文金奖,网易先锋诗人三十家,即将出版诗集《水晶城》。

      老糊涂仙  本名胡铁树,荆楚网湖北文坛版主,长江网长江文坛超级版主。仙桃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汉水文苑》副主编。

      漠柳,本名柳晓春,荆楚网湖北文坛版主,武穴市文联《大江》杂志副主编。


      高山松,本名黄友松,60年代生人,居湖北荆州,荆州市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大别山诗刊》副主编,《中国当代诗歌》副主编,《北京诗人》杂志副主编。目前以诗歌写作为主,兼及散文和诗歌评论,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中国诗歌》、《绿风》、《读者》、《珠海传媒》、《楚天都市报》、《湖北邮电》、《屈原文学》、《散文选刊》等各类报刊,曾获第二届“啸鼎杯”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三等奖,第三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二等奖和佳作奖等奖项多次。有作品收录《2009——2011年中国诗歌精选》、《新诗三百首》等各类选集,已由大别山诗刊杂志社免费出版诗歌评论专集一本。
          长江网长江文坛新诗想版主,荆楚网东湖社区新诗歌版主。


        北夫,本名熊壮夫
长江网长江文坛新诗想版主,荆楚网东湖社区新诗歌版主。
组诗《云雀》发表1987.12.6《诗歌报》
散文诗《青春自白》1988.12.8《文学报》
散文诗《听舞剧组曲<火鸟>》1988.12.《星火》
诗歌《仿古瓷瓶》1994.2《诗刊》
诗歌《水边的泥土》《树叶》《被切开的橙子》《照耀》发表1992.8期。
1996.6期。1997.7期,8期《诗歌报月刊》
诗歌《在大地上》1997.4期《绿风》
诗歌《当时光再次捕捉了你》(外6)2012.1期《巫山》等。
有小说若干发表于报纸副刊及《微型小说选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29 22: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未黄 于 2012-8-29 22:26 编辑

        活石,网名行者无敌,原名石勇,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经过商,当过职员,做过传媒,现供职黄石日报传媒集团,主管旅游周刊。系湖北省、武汉和黄石市作家协会会员。他1989年开始创作诗歌,1992年开始创作小说,1993年第一篇中篇处女作《山的座标》问世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随后在《芳草》、《上海小说》、《小说界》、《百花洲》、《文学界》、《天津文学》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出版过小说集《为王为冦》等。
  活石的小说具有较为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他的《宝贝》、《心有无奈》、《为王为寇》等作品,均得到了名编名家们的点评和赞赏,“生猛、有力量”,“视野宽阔,题材鲜活”,“故事内容有料”……诸多评价不一而足。   活石是近年来被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较为关注的青年作家之一,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旗下大型文学双月刊《百花洲》在2011年第3期曾重点推出了其中篇小说《宝贝》,该作品随后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转载。《民族文学》杂志主编、知名作家叶梅评价小说集《美丽之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质朴、原生态的创作在“文学离时代渐行渐远”的背景下显得极为宝贵。
       荆楚网小说纵横版主。

      高池,蔡甸区委宣传部副巡视员。作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