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张牌,树立天门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1、打好石家河牌。充分挖掘石家河遗址的文化内涵,围绕“研究、保护、开发”做文章,成立石家河文化考古研究中心,吸纳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研究石家河文化,传播石家河文化,提升天门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设石家河大遗址博物馆暨石家河文化考古研究中心,向世人展示石家河悠久灿烂的文化;成立石家河旅游开发中心,与湖北省“一城两圈”旅游战略整体联动,发展石家河旅游文化产业。 2、打好陆羽故里牌。充分依托名人效应,把陆羽故里推向全国。 ——打争取文化部、博雅美林资本与风险研究院、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群艺馆及有关茶商的支持,申报陆羽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力争将陆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为世界级。 ——建设陆羽文化陈列室。与武汉光谷合作,开发一部陆羽游戏软件。 ——在作曲、演技上进一步锤炼《六羡歌》。将《六羡歌》设置成固话彩铃。以独唱、念白、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方式,在市内普及传唱。在市外招商、联谊等活动中,向天门籍在外工作人员推荐传唱。 ——组织市文联有关协会的专家,挖掘、搜集、整理陆羽茶文化及民间文化,编撰出版《陆羽茶文化与侨乡民俗文化》。 ——写大戏、编大戏、排大戏、演大戏。打造花鼓戏精品《茶缘》参加湖北省文华奖戏曲比赛及全国艺术节比赛。 ——争取省政府支持,举办第二届湖北(天门)国际陆羽茶文化艺术节。 ——建设陆羽文化园。由陆羽茶楼、陆羽文化商贸中心(陆羽文化一条街)组成。在陆羽茶楼内,常年进行有关陆羽的歌舞表演、茶道茶艺表演。汇集国内外茶叶、茶具、茶文化书籍、茶文化纪念品,使陆羽文化园成为重要的茶叶集散地和茶文化传播中心。 ——将天门新城更名为陆羽城。在陆羽城内,建设有关陆羽文化的雕塑小品。将良种茶树作为重要的树种,配置成绿篱、绿带。开发茶养颜、茶保健、茶洗脚等娱乐业。使陆羽文化园与陆羽城连为一体。 ——完成佛祖山宗教文化旅游区的陆子茶园建设。 3、打好花鼓戏牌。充分挖掘天门花鼓戏的文化内涵,让天门花鼓戏走出国门,让花鼓戏与市场融合得更紧密。 一是组织民间爱好者,编撰出版《天门花鼓传统戏曲选粹》。 二是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开办天门花鼓戏精品转播专栏。 三是打造花鼓戏精品剧目《天门华侨》,参加全国十艺节。争取省文化厅的支持,承办一届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节,充分展示天门花鼓戏的实力和精品。 四是招收第二批花鼓戏学员30人,赴高等院校深造。 五是推进花鼓戏艺术教育。在全市中小学校开设花鼓戏课,每年传唱1-2个唱段。在城市、社区和乡村大力开展花鼓戏艺术教育,组织群众性艺术实践和欣赏活动。每年评选10名花鼓戏爱好者,引导社会推广传唱花鼓戏,使花鼓戏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 六是加强花鼓戏对外交流。组织花鼓戏及音像制品,面向沿海发达地区、东南亚天门侨民区、信奉佛教的地区及欧美华人华裔聚居的地区,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展现。提高世人对天门花鼓戏的认同感,让花鼓戏走出天门,走出湖北,走出国门。 七是成立天门花鼓戏股份有限公司。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和重组,将其办成花鼓戏产业的领军企业。 以上摘自《天门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