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 喝酒 邹剑川 这年头,喝酒是件不是很有意思的事儿。
譬如,我是很怕和半生不熟的人喝酒的。往往是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坐在一起。说得都是些不着边际的话,很谨慎的话儿。关系生份时,说话都是带着小心的,千万要低调,千万别吹牛,沉默是金。一脸谦卑着最好。酒场是个交际圈儿,都是些社会上游走的人儿。听了你混广告,就有人想你的资源,听了你混路灯,就有人想送物资,听了你混供电,就有人想搞工程。最不济,也得让你帮忙安两块电表这样的劳什子事。但在下乃无职权之人,只会弄两笔字。好在围着酒桌转的人,大多不是文人,还没多少让你改文章,发文章的事。顶多,就是一你半生不熟的哥们儿,哪天忽然一句,你帮我把某某弄到报纸上去。
这世界上办点事其实是很难的,我实在不理解他们是怎么开的口,大概是借着酒兴说的,幸好我酒量还行,一般不会轻易喝多,所以往往一口回绝。我没什么资源,我跟他们不熟,单位程序复杂,没有谁能够一个人说了算。报纸不是我家开的,还有编辑、主编、总编辑呢。渐渐地,找我喝酒的人少了,我也乐得清静,少了些钻营市侩之徒。其实他们也成不了什么事,整天就是喝来喝去,意淫着自家后院里长出一根擎天柱来,自己好靠上去。只是你傍柱子,这样的柱子哥,凭啥要你靠,你和他套交情,你有什么可以为他所利用的资源?我不是柱子哥,连小柱子都不是,我害怕被别人傍了、靠了,浪费了人家的时间。
我怕和北方人喝酒,东北人不说了。连河南人、襄阳人我都怕。话说,河南人喝酒一般是这样的,管你是谁,客人来了,先喝三杯再说。我以前以为是笑话。我到了襄阳才知道,挨着河南的襄阳,还真有此风。襄阳人喝酒搞车轮战,主人们领一帮子人上来,围着一圈,一个一个和你喝酒,喝上一转才罢休,而且一喝就是三杯。襄阳的好酒是石花大曲,这酒虽然没什么后劲,但很烈,石花霸王醉,65度,你受得了么?你敢和他们喝酒么?想想一来人,带十几、二十人,每个人和你喝三杯,你再回敬三杯,那是多么恐怖的事儿。好在襄阳的随州人多,我每次都能从主人中抓住个把随州人,老乡见老乡,喝酒要帮忙。所以每次都还能全身而退。
我怕和本地梁子尤其是太和人喝酒。太和的同志很热情,看到鄂城去的就要叫市里的领导。一领导就要水平高,一水平高酒桌上就要发挥,一发挥往往就要直着进去,横着出来。实在不是国军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太厉害。太和的同志,往往是美女先上,婉约派,把你嘴巴撬开,心情搞乱。然后小虾米、小杂鱼们一阵乱冲,群众路线,人海战术,把你搞昏。中场则是主力出马,豪放派的,一口一两,一口二两的搞。最后则是主帅、主将出马,那就没有能清醒地回家的了。我们去时,往往是两人、三人、五人,他们往往是十人、八人、二十人,还能手机遥控指挥,随时抽调人马上场。我们是干不过的。服了。反正我只要到梁子,到太和,我肯定是找借口不喝酒,不沾酒,我要开车,我有事,我每月总有那么几天不舒服。或者干脆一言不发,目光呆滞,直奔饭盘,抢到米饭,埋头狂扒。本地规矩,吃饭不喝酒,喝酒不吃饭。
喝酒,你得和熟人在一起,彼此酒量清楚,彼此城府明了。省了投石问路,省了豪言壮语。更去了老夫聊发少年狂和少年不识醉滋味。不用去扮关西大汉铁板铮铮一口一闷的“大江东去”,且去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酌低吟。酒得慢慢喝,有节奏,菜得慢慢品,有味道。喝到灯火阑珊,月上柳梢,凉风习习,人间烟火,值此又可浮三小白。
1381字 中国现代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美食随笔《人间烟火》系列《喝酒》 2012年8月31日草 2012年9月1日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