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878|回复: 4

房子与水的距离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9-4 01: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房子与水的距离
   
                                                                       谷未黄

     你住的地方离水有多远?是不是一伸筷子,就可以夹一条船上来?现在人们时兴坐在水边,把脚泡在水里,让鱼儿去啃,叫作鱼疗,有病没病都要泡,春暖脚先知嘛。
      爱水是人的天性,水下分娩也是一个绝活,婴儿落水的一刹那,立即捞上来,是那种海底捞月的期盼。日益高涨的婴儿自由泳比赛,如果直播的话,肯定比男足收视率高。一些楼盘就是扣住了房奴嗜水的弱点,大势炒作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特别把“住在大湖的中央”作为诱人的幌子。
      在孔子的心目中,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出人的素质,不仅仅是居住这么简单,对于智者和仁者来说在这样的环境里结庐是一种修养,人和自然是一体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聪明的人如水一样随遇而安,随机应变,明察事物的发展,总是活跃的、乐观的。慈善的人和山一样平静,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无忧无惧,所以健康长寿。
      按照老孔的居住理念,最好“兼并”山水,依山傍水是最好的选择。离水不要太近,望得见就行,水既柔和又锋利,可以载舟,亦可覆舟,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近山不要太深,虽然山是可信赖的,是最可靠的支撑,是大水来临时的退路,包容万物的深山也有霹雳压顶的时候。所以也有仁者择水为邻,智者择阳而居。
      现在所谓的山水名宅,精致人生,往往偏倚于“仁者择居,有水为上”的中式居住文化内涵,在山中有城,城中有水的市区寻找一块清雅之地,主张名门望族,尽显王者之气。五重庭院,五重享受,让仁者“回到院子的生活”。
      玉带恬静是水的灵动飘逸,香樟叠翠是天然活氧森林,这样的绿色城市已不是树的传统、草的传统,而是一种生命的绿化,是所谓一个人身份的标志。“天人合一”的建筑精髓,把湖水、山脉这些元素创造出新的视觉,突显了城市的呼吸与结构空间,把你我都要打造成一个脱离了贫穷的人,一个崇高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长寿的人。
      这是一个冬眠的乞丐的梦想。
      1954年的那一场大水,把我的父母和乡亲包围在岭子上,我的第三个哥哥刚出生不久就夭折了,他的名字叫盛瑶,人间瑶池的瑶,茫茫大水覆盖了土地,连一个掩埋他的地方都没有,母亲把他安放在脚盆里,让他随浪而去。我牢记着父亲的描叙,我选择高地的房子,并盘踞在顶层。不要以为一条坝就能收买上游的来水,雨是可以空投的,看见云朵飘过我的房子,我就知道这些伞兵的阴谋。
                                         (980字)
                               2008年12月19日下午6时?汉口三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50

主题

1697

帖子

233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34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2-9-4 12: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得是个时候。能够先睹为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7

72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梅兰竹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820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9-4 13: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184

主题

800

帖子

1987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87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2-9-5 09: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奇思妙想,叹服。哪个城市不是畔水而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