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报道牵动网友心,最远的从黑龙江打来电话,武汉福彩大奖得主捐2万
“我是湖北麻城人,我想认捐200套课桌,怎样跟你们联系?”“我是青岛的一位老师,在网上看到你们的报道,触动挺深,我手上有一批课桌资源,能否帮我转交给麻城的这些学校?”“我是福建泉州人,也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我想和几个朋友以私人的名义捐赠一笔钱,帮助当地学校解决一部分课桌。”……昨日是中小学开学的第三天,本报刊发的“扛着课桌去上学”系列报道,打动全国各地的读者和网友。
昨日,不少读者打来电话表示想认捐一部分课桌,更有一些武汉爱心企业和市民称愿意自发购买桌椅送到当地小学,让孩子们告别背着课桌去上学的历史。
反响强烈热心读者电话不断
从早上10点开始至晚上8点左右,记者的电话就不曾停歇,手机只能靠充电才能接电话。
山西太原一位张姓的大学老师说,看到报道后,心里很难受,同时也被当地村小老师的坚守感动,“我特别佩服长冲村村小的向明秀老师,在教学条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她还对教育保持巨大的热情,对孩子们不离不弃。”说到向老师积攒彩色粉笔头给孩子画画的细节时,这位老师在电话那头抽泣起来。
“我是武汉一家民企的头儿,能给我详细介绍下当地的教育现状吗?孩子们大概需要多少课桌?我来想想办法。”截至昨晚发稿前,记者的电话依旧响个不停,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士要记者记下他的电话号码,“你们回头有慈善捐款的账号了,你发我一个。”他强调。
一天下来,记者已接到上百个热心电话,来电显示的号码最近的来自武汉本地,最远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
福彩大奖得主捐两万元买课桌
“家里一直订的商报,前期报道的《‘留守儿童’的非常假期》我也看了,当时就想联系记者,为孩子们购买课桌……”昨日,我省双色球第2012088期一等奖得主江夏彩民吕女士(化姓)对记者说,商报推出的这组系列报道让她非常感动,她希望通过本报定向捐助2万元用于为麻城市顺河镇南岗村和长冲村的留守儿童购买课桌。
吕女士40岁,今年7月29日晚上7点多,她像往常一样来到武汉市江夏区一福彩投注站,看了走势图,然后根据灵感写了3注号码,赶在关机前10分钟匆匆忙忙打了彩票,最终确认中了头奖。
7月30日,吕女士到省福彩中心兑奖时曾对记者说,看到《长江商报》麻城留守儿童假期的报道,她和老公都想帮帮孩子们。昨日,她再次联系上记者表示将兑现承诺,希望通过《长江商报》捐出2万元,帮助这些留守儿童。
本报报道一天引数万网友评论,相关微博转发10万次
网友热议“九年义务教育不能打折扣”
昨日,本报“阳光课桌”报道被众多网媒转载,一天内,百度搜索“扛着课桌去上学”的相关信息就达到13万条之多,网友评论数万条,微博上关于此事的转发更是突破了十万次。
“这是我的家乡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我爸爸是个木匠,我们家姐弟三人小时候读书的桌子就是爸爸亲手做的。”不少是身在外地工作的麻城人也网上发言,“能量小超人”讲述了儿时搬着课桌上学的亲身亲历。
网友“小肥羊”说自己就是从长冲村小毕业的。“我们那个地方是山区,人们没有出路,只能出去打工赚钱,赚了钱就回老家盖房子,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关心不过来也是事实。”
“其实,并不仅仅在麻城,中国许多偏远的山区,也是没有课桌的。”来自广东的网友“看我七十二变”称,10年前,老家的小孩,也要背着课桌上学。
来自上海普东网友“侠客”称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学生自备桌椅并不鲜见,许多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并不重视,“并非是支付不起一张课桌的钱,而更多的是将就过去了事”。
网友在同情、可怜娃娃们的同时,也不乏质疑之声。“义务教育是什么?就是学生上学不花钱,而要自带桌椅,就是对义务教育的‘打折扣’”。网友“心扉”道出了大多网友的困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