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881|回复: 0

“会说话”的馒头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2

1878

主题

4225

帖子

5417

积分

贵宾

独钓寒江雪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5417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9-4 13: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青龙山公园 于 2012-9-4 13:02 编辑

蒸好的馒头热气腾腾
夫妻协作
熊瑛准备“醒馍”
苏伟往蒸汽炉里加柴
  清晨,很多市民聚在新街小学和伍家垅菜场附近,等待一辆“香喷喷”的三轮车。“来了,来了,快排好队啊。”老人们纷纷把队排好,争相购买馒头。不出一个小时,2000多个馒头被一扫而光。尽管没有正式的门面与品牌,但苏伟与妻子熊瑛做的馒头多年来都很畅销。
  “只想一心一意做好馒头”
  今年32岁的苏伟是土生土长的大箕铺人。性格内向的他,提起“馒头”就一脸兴奋。
  “我对馒头一直有种特殊的感情,只想着一心一意将它做好。”苏伟说,他觉得亲手做的馒头仿佛会跟自己说话。“每次加碱时,我总感觉它会告诉我,是加多了还是加少了。有时候看着一锅锅刚出炉的馒头,就感觉一张张笑脸浮现在馒头上。”苏伟说起这些,脸上洋溢出淳朴的笑容。
  凌晨,当大多数人进入梦乡时,却是苏伟夫妇最辛苦的时间。
  “发酵粉发的面对身体不好,会害人。”苏伟说,这几团面粉已自然发酵近8个小时,而如果用发酵粉,一个小时就好。
  随后,苏伟边和面边加碱水。“做老面馒头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碱量,这个必须掌握好,因为加多了馒头会苦,加少了会酸。”苏伟捞起硕大的面团,熟练地将面团切成小块再揉成条状。“快来,帮我把汗擦一下,千万别把面团弄脏了。”
  苏伟切好生馒头后,熊瑛负责“醒馍”。
  他们一直忙到清晨6点半,有时忙不过来,2个孩子会帮父母把馒头装箱。
  “天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感觉累吗?”记者问。“虽然很累,可跟他一起很幸福,他是非常本分老实的人,从做馒头都看得出来。”熊瑛开心地笑着说。
  多年只为一个“诚”字
  苏伟16岁跟着姐姐、姐夫学做馒头,中途曾也放弃过,去乡下种过田,也去外地打过工。但自从认识了妻子熊瑛后,让他又重操旧业,开始做馒头。24岁那年,在妻子的鼓励、支持下,苏伟奋发图强,认定了自己一定要在“馒头”上有所作为。
  “做馒头,一定不能用发酵粉发酵。”苏伟说,这是他的道德底线。2004年,夫妻两开始在街上卖馒头,起初由于掌握不好加碱的量,馒头不是酸了就是苦了,基本上没人买。经过不断尝试,他们家的馒头,口感越来越好,慕名而来的顾客也越来越多。
  苏伟说,一位老顾客有次买馒头时叮嘱他:“你这馒头要做就一直做下去,可千万别做变了”。
  “只要我做这行,永远都不会变。”苏伟坚定地说。
  记者 胡琪 文 摄
墨迹天气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