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045|回复: 0

大冶一中常静波:悉心维护,静听花开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2

1878

主题

4225

帖子

5417

积分

贵宾

独钓寒江雪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5417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9-4 23: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化学组的一位前辈曾经说过:答疑不是替学生分析题目找到答案,而是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发现答案。本学年开始,我答疑的方式有所改变。
在我所教的190多位学生中有一位卢姓的男生,该生勤奋踏实,爱钻研,化学科的成绩不错。有一次下课后,他拿了一道题到我办公室:“常老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啊?”然后就静静地看着我等待我给他解答。在以往,我一般会迅速给他分析我的思路并告诉他最终的结果。而今天,我却有了另一个想法。在对此题简单思考一下后,我对他说:“从所给问题分析,该题是有关守恒问题类型的计算,虽然所给数据都是字母,但以你的能力,相信可以解答出部分小题。现在你谈谈你对该题的看法及思路!”在思考几分钟后,他边口诉边在纸上演算,“整体看,第一小题最简单。解该小题,可以从Al2O3的质量出发先求算出单质Al的质量,再由Al与H2SO4的反应方程式求出H2的物质的量,结合气体的总体积,求算出SO2的体积。”
分析完第一小题的思路后,他抬起头看着我,我没有立刻替他解答下面的小题,而是微笑着看着他,示意他继续分析。
第二小题要求H2SO4的浓度,可是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必须自己找,如果能找到Na2SO4的物质的量也可以,但是就是不知道该如何求?”
你对解答该题的嗅觉比较灵敏。下面我们一起讨论。”
的确如你所说,若找到Na2SO4的物质的量也可以求H2SO4的浓度,那么Na2SO4中的Na+来源于什么物质?”
“Na2SO3”……
看着他满足的笑容,我突然想,明天由他去讲解这道题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当即我提出我的要求。
第二天,在精心准备后,卢同学清晰的分析完后,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该同学的影响和我的要求下,部分学生在问我问题,总是尽可能的先分析自己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解答。
这样做,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且会“浪费”很多时间,效率也“很低”,但多次以后,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这种答疑方式,会减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且对学生的表达或简答以及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都有所锻炼。
今年我省进入新课改,其中就有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从“教材观”到“课程观”的变化,一是从“教师教”到“学生学”的变化。“让学生自己讲题”,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激活了思想的火花,在师生的互动甚至争论中,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培养了正确的思维,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有利于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另外,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他的评价。他们的心灵敏感,渴望成人的肯定,需要成人的鼓励和掌声。即使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一个关切的眼神,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鼓舞。赏识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最重要的需要就是被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作为老师,能静静地耐心地聆听学生的思路,其实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欣赏。


本文发表于《新课程》
墨迹天气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