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2
贵宾
独钓寒江雪
   
- 积分
- 5417
IP属地:广东省珠海市
|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首席记者 梁坚义 □实习生 金燕雯
“今天我们到大王山茶场看看。”8月29日早上6时30分,收音机正在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我还在洗漱。因为要赶回来召开党员会,老明关掉收音机,穿上雨靴,催促我出门巡山。
老明所在的林场处在海拔700米高的大冶市灵乡镇南山头的一山坳处。而一栋三间低矮的瓦屋就是老明住的地方。头天晚上赶到林场时,我看到瓦屋卧室摆着两张桌子,放着一叠叠《黄石日报》等旧报纸,墙壁上是老明用彩笔亲手写的“看书读报处”的字样,抽屉里放着《史记》、《西路悲歌》等书籍,而床上的被子则叠成了整齐的“豆腐块”。老明说,房间小,不收拾好就很乱。
林场没电,只能靠蜡烛照明。老明不会吹拉弹,仅会唱歌。于是,看书、读报成了老明晚上的主要活动。只要一回到镇里,他就找些旧报纸带上山。每天晚上,老明要点完3支蜡烛看书入眠。
林场的早上,空气很清新。我们沿着弯曲的小径,向山上爬去。湿漉漉的山路上,疯长的杂草被露水压弯了腰,老明的雨靴上已经沾着些碎草片。
距离大王山茶场不过500米山路,但弯多路窄坡陡,我走得非常吃力。走到通往茶场的“好汉坡”时,我早已气喘吁吁,上衣全部汗湿,裤腿沾满泥水。
老明叫明平发,是灵乡镇谈桥社区居民,今年65岁。大王山茶场是镇林场的其中一部分,已经承包给了个人,但还是护林员护林防火的责任区域。
老明当过村干部、镇办企业负责人,还做过镇林场场长。2004年退休后,就一直在镇林场当护林员。后来谈桥社区没护林员,老明又兼管起了谈桥社区林场。
跟老明一起护林的付庭威,今年70多岁。因为我要在林场住宿,体验护林员的生活,付庭威老人头天傍晚就下山了。
老明很看重护林员的工作,因为每月能有700元钱的工资。两位护林的老人长年累月在山上,一个月也只是回家几天。老明告诉我,护林的责任大、待遇很满意。加上山里空气好、环境好,能跟树为伴是福气!
老明他们看护两个林场,面积2900多亩,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林场。他们的职责是植树造林、护林防火,而日常性的工作就是巡山。
护林员巡山,通常是早上吃过早饭,带着柴刀、干粮出门,中午就地休息,吃干粮、喝凉水,一转就是一整天。有时候,遭遇阵雨没处躲避,只能任其风吹雨淋。还有的时候,看到林中一些猛兽,只能绕道走。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森林防火的关键季节,也是老明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林场若有火情,还要在防火带上值守。老明加重了口气,说:“护林员的职责就是守,就是坚守!”
500多米的山路,我们足足走了半个小时。眼前的大王山茶场绿意盎然。老明观察了一阵子防火线后,跟茶场的人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
离开大王山茶场,我们继续巡山。被雨水冲刷后的山道更是路滑难走,我和老明几次险些摔倒,但是老明坚持要巡完头天晚上计划的巡山线路。
太阳的余晖穿过树丛洒下一抹灿烂,老明挺拔的身影愈发高大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