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2
贵宾
独钓寒江雪
   
- 积分
- 5417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湛月路某中型超市营业时间显得较为冷清 随着大型超市的发展扩张,诸多中小型超市将面对很大的威胁,低价策略、“一站式”的舒适购物环境是大超市攻击中小型超市惯用的手法,而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社区的便利店则通过售卖香烟、啤酒等日常生活用品,深耕社区,积少成多,稳定客源。
而居于二者之间的中小型超市反而显得没有鲜明优势了。前有“大鳄傲立”,后有“便利夹击”,遭遇大超市、便利店的双重夹击,中小超市如何在硝烟弥漫的零售战场中夹缝求生呢?
大超市“跑马圈地”
便利店深耕社区
早些年,大冶没有外来超市,只有几个中型的本土超市。如今,中商、中百仓储和武商“三强鼎立”,世界500强旗下的华润苏果超市也将在大冶开店。这些外来大超市由于有雄厚的资本开路,都积极在“商超大战”中扩大市场份额。目前,营业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有1家,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7家。
随着超市大鳄的进入,超市零售业可以用“巨鳄角力、鱼虾惶惶”来描述。不过,隐于社区的小便利店却呈现另一番景象。大冶几乎每个社区附近都有便利店,便利店通过售卖味精、香烟、啤酒、毛巾、香皂等日常生活用品,积少成多,稳定了客源。
“虽然大超市产品齐全,配套先进,看我还是习惯到社区的便利店里购物。” 家住湛月花园的王女士认为,去便利店路途较近,而且商品价格也差不多,购物上更方便一些。“总不至于买牙膏、洗衣粉什么的,都还特地跑一趟大超市吧。”
除了以上原因,市民刘先生介绍说,小区的便利店还有一种好处,有时候可以送货上门,一来二往,大家都熟悉了,也就更多照顾便利店的生意。
采访中,一些便利店的老板表示,他们的生存之道,就是辐射一方,备好货源,做好服务,稳定顾客。相比之下,他们面对市场的竞争,远没有本土中小型超市那么激烈、残酷。
前遇扩张后遭围堵
中小超市“四面楚歌”
前有几大商超“大鳄”大肆扩张,后有成千上万小便利店分羹蚕食,日子过得最艰难的,恐怕是本土的中小型超市了,以至于一些经营数百平方米的超市老板纷纷感叹,“生意做不下去了”。
石向阳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有种隐忧:中小型超市经营愈加困难。
石向阳的店面位于湛月东苑附近,占地400来平方米,超市虽小,但货物品种却十分丰富,日常用品、零食小吃等应有尽有。他的店面不仅卖市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还经营公用电话和移动联通充值业务,多种渠道为店面增收。
前几年,石向阳店面的生意还不错,如今周边有了3家同样类型的中小型超市,附近小区的小便利店也有十几家,收入明显下滑。“同行间竞争日益激烈。相比之下,小便利店更加快捷方便,不远处的中百仓储也‘拉走’了不少客源。”石向阳的店铺就这样被牢牢包围,可谓是四面楚歌。
不仅如此,像石向阳经营的这样中小超市,进货时多半选择二级批发机构,商品价格相比大超市更高不说,送货服务都相对怠慢些。“类似酸奶类的商品,必须是新鲜的,送货慢了会影响商品的质量。”
一些市民提及身边的中小超市,很多表示很少进去,“急需什么日常用品,就去便利店购买,周末有时间则去逛大超市。”
不与大超市硬拼价格
多向便利店服务取经
那么,中小超市如何在围追堵截中突出重围呢?或许,作为本土超市的“龙头老大”冶商平价最有发言权。十年前,它还只是个十来平米的小店面,十年后,它的分店在大冶城乡遍地开花。
据冶商平价市场部负责人黄元华介绍,目前,冶商平价在大冶城区有3家店,分别为大冶师范店、铜草花园店和湛月花园店,面积分别为4000、1700和1200余平方米;乡镇亦有三家店,分别设在刘仁八、茗山和金山店,面积为2000、1300和900余平方米。此外,还有185个“万村千乡”农家店。即将营业的冶商平价东岳店营业面积为7000余平方米,将是最大的冶商平价店。
作为本土超市,冶商平价对消费者的需求更加了解,而这正击中了一些商超大鳄的软肋。 冶商平价总经理陈敬明称,他采取的“农村包围城市”发展战略。冶商平价是在大冶起家的,“本土效应”帮了大忙,一些大超市门槛高,使得一些供应商无法直接供货,而本土超市可以获得最低的采购价和高效的供应链。这样,不仅运营成本低,规模大,卖货多,更容易拿到新鲜的商品和更低的进货价格。
“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大冶市商务局市场科科长胡桂芬表示,在当前情况下,中小超市要生存发展,要注重特色服务。中小超市应该扬长避短,不应与大型超市去“硬拼”,应是互为补充。“中小超市关键不是打价格战,而是差异化竞争。商品结构要实现与大超市错位经营,服务上要从顾客的需求出发,积极开发特色便民服务,如缴费一站式、办卡一站通等特色服务都可以尝试。”
同时,中小超市可向便利店“取经”,比如把大超市没开业前和闭店后的时间看成是经营的黄金时间,将营业时间提前或延长;专门组织采购社区居民“买不到”的货,并且送货上门等。
记者 丁欢 文 胡琪 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