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在梦里,我是常常读故乡的。
读故乡,让我最想读的是稻谷了。春雷一声滚过后,种子从泥土的深处纷纷探出头来,向一双双勤劳的手鞠躬敬礼。春雨的滋润,春风的抚摸,经岁月的一双巧手悄悄地打扮,转眼间长成婷婷玉立的大姑娘。绿色的脸庞,绿色的微笑,只等热情似火夏阳度一身金黄,于是。当你候已久的农人,幸福地舞起镰刀,一道道的金光闪过,稻谷终于倒下了,倒在一把把瘦得如同一弯新月的镰刀的怀里!
读着稻谷从生到死的历程,我感动的眼泪也被拉得瘦长瘦长。那里面有祖母蹒跚的小脚,演绎着一个关于稻谷美丽的传说,读稻谷,看岁月的风尘,是怎样在它们的身上留下深深浅浅,歪歪斜斜,或圆或方的印迹?读它们为什么会耐得住在幽黑幽黑的泥土里一蹲就是一年的寂寞。
读故乡,最凝重的篇章是泥土。泥土,是人的生命之根,更是故乡的魂魄!春天里,泥土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向生命发出强烈的宣言;夏天里,泥土像一对怀春的少男少女,激情四溢;秋天里,泥土更像一对中年夫妻,挂满枝头的硕果,那是爱的结晶;冬天里,泥土像一位走到生命尽头的老者,等待生命的重生。
读故乡,读得兴起时,我会频频的举杯;读得兴起时,我不知道关山千重......这时,揣着十二万分想念,敲打家门,梦便醒了!
读故乡,如同读一部历史史诗。远读其荒凉与苍茫,近读其繁荣与昌盛;粗读其广阔无边,细读其内秀灵动;读青,读绿;读稻谷,读小麦,读棉花......故乡的韵味,在泥土深处,读懂它,则在遥远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