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中2011年高考奖励方案,非常复杂,估计2012年方案总体上也差不多。
大家可以估算一下,2012届高三老师可以拿多少奖金——
***************************************************************
大冶一中2011年高考奖励方案 一、 指导思想 1、为了突出高考工作,进一步激励高三教师高考备考指导和全校教职工为备考服务的工作积极性,向高等学校输送更多更好的各级各类人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 2、克服平均主义,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按劳付酬,体现优绩优酬。 3、奖励为高考作出贡献的教职员工,侧重于奖励高三年级专任教师,向作出贡献的班主任及专任教师倾斜,向作出突出贡献的学科组倾斜,对为高考作出贡献的领导干部作出评定,并给予奖励。 二 、目标任务 (一)年级总目标 1、2011年高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数3人; 2、2011年高考应届文化生过重点线人数超过320人。 3、2011年高考文化生过重点线人数超过450人。 4、2011年高考文化生上二本线人数超过740人。 (二)年级总任务: 1、2011年高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数2人; 2、2011年高考达600分及以上人数在黄石地区排名前二位; 3、2011年高考应届文化生过重点线人数达到300人。 4、2011年高考文化生过重点线人数超过400人。 (三)工作任务分配 1、文化生: 班级 | 一批大学任务 | 16、18班 | 48*2=96人 | 17班 | 40人 | 1-9班 | 9×9=81人 | 11-15班 | 6×5=30人 | 10班 | 35人 | 19-20班 | 9×2=18人 | 应届总人数 | 300人 | 补习总人数 | 100(50+50)人 | 合计 | 400人 |
2、艺术生 根据2011年各类艺术生报考人数确定,(二本以上,不含单招,不计算文化生,) 3、实验班: ①、理科应届前100名:16、18班各完成22人;17班完成36人。 文科应届前30名:10班完成22人。 ②、三(17)、三(10)班各1人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4、若2011年高考招生计划发生重大变化,2011年高考任务作相应调整。 三、奖励与处罚 (一)奖励 1、任务全部完成,获人均奖金额为9600元。 2、完成总目标的三项,人平奖金额上浮10%。 3、 高考总分为全省第一名,奖拾万元;第2—3名叁万元;总分为黄石第一名伍万元;省前十名奖一万元(省市不重复计奖,就高不就低);(该奖另拨款) 4、考上清华、北大奖励壹万元,若超过2人每超1人奖励贰万元,若在普通班奖励肆万元。(该奖另拨款) 5、省状元按完成总目标,人平奖金额上浮10%; 6、黄石市文理状元,600分数黄石地区第一名,应届文化生(或文化生)一类人数黄石地区第一名均按完成年级总任务计发奖金9600元/人。 7、黄石状元、清华北大每超一人或总分省前十名均可抵一项任务。 (二)处罚 1、若四项任务均未完成,取消高考奖励。若完成三项发放人平奖金额的80%,若完成二项发放人平奖金额的60%,若完成一项发放人平奖金额的30%。(若应届生一类线达到300人,可视为完成第四项任务。) 2、若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未完成清华、北大人数,扣除相应实验班任课教师人平奖的10%,全年级未完成重点线总任务,完成任务的班级的按完成任务9600元/人发放,未完成任务的班级的班级集体奖和班主任奖按实际完成任务的比率计算,每差1人扣叁仟元。 3、考上清华、北大人数为0,扣除总奖金捌万元。 4、大冶市理科应届生最高分不在大冶一中,扣除高三(17)班奖金共壹万元;大冶市文科应届生最高分不在大冶一中,扣除高三(10)班奖金壹万元;若我校最高分不在实验班,扣除相应实验班奖金贰万元。 四、奖金分配 总分配原则:奖金总数25%用于个人基本奖;35%用于班级集体奖;15%用于备课组集体奖;10%用于班主任集体奖;15%用于高考特殊贡献奖。 特殊贡献奖若奖金不足,先将补齐后再计算其它奖项,最高比例不超过总奖金额的30%;若有结余按比例分解到其它奖项中去。 1、个人基本奖 在高三毕业班任教至高考结束的教师,平均分配该项奖金。 2、班级集体奖 (1)将班级集体奖的70%用于奖励完成任务奖。 首先,分别计算出五种不同班级(文A理A1、理A2班、文平理平)的奖金额。文A理A1全部上重点大学拿平均奖,未完成重点大学任务每差1人扣5000元;理科A2班完成重点大学任务拿平均奖,若未完成重点大学任务每差1人扣2000元。文理普通班、文理复读班按高考达到重点大学人数分配奖金。分配方法为按重点线奖金除以过重点线人数得平均每生奖金数,再乘以各班完成人数则为该班该项奖金。过重点线人数未达到任务的一半(文平3人、理平5人;文复理复3人)的班级不获班级集体奖。 (2)将班级集体奖的30%用于高分奖。各类班级按完成高分人数多少分配奖金;理科前100名,16班、17班、18班每超额完成任务1人获奖金2000元。理科应届班、理科复读班进入年级前100名每人获奖金3000元。文科前30名,10班每超额完成任务1人获奖金2000元,文科应届班、文科复读班进入年级前30名每人获奖金3000元。(结余部分纳入特殊贡献奖)。完成一批大学任务的班级每超过1人奖励贰仟元。 (3)班级奖计算到人的方法:50%平均分配,50%按折算系数发放(语、数、外学科任课教师各折算为1,物理、化学折算为0.8,生物折算0.5,政、史、地折算0.8)。 (4)实验班上清华、北大人数为0,扣除相应实验班平均奖金50%,此金额学校收回。 3、备课组集体奖 (1)按参加高考同类班级计算出人平分,同湖北省考试中心公布的全省人平分比较,按成绩的好坏将备课组分为三个等级。 学科 |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学科 |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文科语文 | >12 | 10-12 | <10 | 理科语文 | >8.5 | 6.5-8.5 | <6.5 | 文科数学 | >27 | 25-27 | <25 | 理科数学 | >17 | 15-17 | <15 | 文科英语 | >19.5 | 17.5-19.5 | <17.5 | 理科英语 | >15 | 13-15 | <13 | 物理 | >12 | 10-12 | <10 | 化学 | >9 | 7-9 | <7 | 生物 | >3.8 | 2.8-3.8 | <2.8 | 政治 | >4.6 | 2.6-4.6 | <2.6 | 历史 | >7 | 5-7 | <5 | 地理 | >8.5 | 6.5-8.5 | <6.5 |
(2)按 备课组集体奖金 × 备课组教师人数 ×等级(80%、100%、120%)/九学科总人数 将奖金计发到各备课组,然后各组按工作量大小(任教1个班为1,任教2个班为1.2,任教3个班为1.4,任教4个班及以上为1.6,备课组长和综合组长另加0.3,平行班单科第一、二、三名科任教师分别增加0.3、0.2、0.1计入工作量)比例计算奖金到人。 (3)各班总分前30名平均分与最好班级相差超过极限值,该班级该学科的备课组奖只获50%。各学科的极限值为:语文:6分,数学:8分,英语:6分,综合:15分。 4、班主任集体奖: 按七类不同班级各班总奖金数的比例计算出该班班主任奖。 5、特殊贡献奖 (1)高考总分获全省第一名,奖金拾万元;第2~3名奖金叁万元;总分获黄石市第一名奖金伍万元(省市不重复计奖,就高不就低)。(该奖另拨款)。 (2)音体美学生录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体院(体育生)、中央美院、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生)、中央戏曲学院(艺术生)按每生贰万元计发到班(若为音、体、美特长生,其专业老师得此奖的2/3),若为非特长生另奖贰仟元。 (3)艺术体育奖 音、体、美完成任务享受高三人平奖的80%,每超出1人,另奖300元,直至获高三教师最高奖励为止。专业教师1人获此奖,非专业教师最高奖励不超过同类教师的一半。若完不成任务,按高三人平奖×实际完成率计算奖金。 五、其它部分 1、若全校完成总任务,高三年级主任不低于第三名;未带课的书记、校长、在高三蹲点校级干部不低于第十名,高三任课的干部按实际带课计算奖金外,校级干部补前十名的60%,中层干部补前十名奖金的50%(不足部分由学校补足);取得优异成绩,年级主任可获重奖不受以上限制。 2、个人单项奖不含上级机关发给个人的奖金,上级机关奖给学校的奖金作为校长基金,另行奖励给为高考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员。 3、按高三教师人平奖的1/5奖励高一、高二教师;按高一、高二教师人平奖80%奖励其他教辅人员;按高三教师人平奖的1/3奖不在高三带课的中层干部;按高三教师人平奖的1/2奖不在高三带课的校级干部; 4、暑期调离(含考研)的教职工不发本年高考奖。 5、本方案只适用于2011年高考奖励,其解释权属学校备考领导小组。 附:高考备考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黄太纯 副组长:柯四亿 曹茂海 肖龙胤 刘合奎 胡 梅 冯 军 柯于和 余友厚 江国新 成 员:朱德才 黄锦松 柯幸福 程良安 柯 哲 洪 军 周祖发 张晓玲 刘 珍 冯建国 周劲松 陈琳 全体高三班主任、备课组长、综合组长、学科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