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保钓”已经成为国内舆论的热烈话题。央视的新闻节目、尤其是时评节目几乎是每日必谈。各家大小网站的论坛版面,也充斥此话题。草根网民的态度绝大多数是激烈的,有“愤青”,也有“愤老”。稍高层次的网民,态度相对温和或者“理性”一点。至于“行动”,由于当局的大力“维稳”,如游行示威等,尚不多见。日前,有香港“保钓”人士登岛,北京又有人拦截日本使馆汽车、拔去车上的日本国旗,于是有“张三李四”者流,称此种行为名为爱国、实为“害国”。不料此论一出即遭痛骂,“张三李四”者流又不得不道歉。总而言之,对于“保钓”而言,无论是网上舆论还是民间行动,总脱不了一个“乱”字。鄙人以为,客观、“理性”观察“保钓”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不容置疑的。从远处说,东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西北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大片土地,乃至外蒙,都曾经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是中国的领土,然而这些“领土”早就一去不回了。从近处说,藏南那一大片领土(相当于一个浙江省呢),已经吞到人家的肚子里,虽说政府一再声称不承认,然而回来的希望很渺茫,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渺茫。还有南沙,大部分岛礁都被几个“邻居”占了,还讨得回来吗?悬!总而言之,领土的问题,肉含在谁的嘴里谁主动,而且时间也对他们有利。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上之所以咄咄逼人,就是因为该岛已经在他们的事实控制之下。他们与俄国熊争“北方四岛”不也是受尽窝囊气吗?甚至与韩国人争“独岛”也占不到半点便宜。这就是“事实占有”规则,你说它是“明规则”也好,说它是“潜规则”也罢,它的作用是明摆着的,除非你用战争手段去破坏它。
其二,中国政府处理领土纠纷的态度从来是相当忍让的。首先是承认“争议”,这一点先就吃了亏。韩国人不同,韩国人从来不承认与日本有领土“争议”,要谈判?没门!然后就是所谓“搁置争议”,你“搁置”人家可不“搁置”,于是在“搁置争议”过程中,南沙一大半的岛礁都“搁置”到人家的口袋里去了。在钓鱼岛问题上,每当日方在“事实占有”的过程中前进一步的时候,中国政府的发言人总是重复一句话:日方的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非法”当然是肯定的,“无效”只怕未必,因为那“效”明明白白放那儿,中国人改变不了它。“无效的”三个字倒真的是“无效的”,鄙人每当听到政府发言人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心里总不是滋味。中国官方还有一种思维方式:后代人比我们聪明,让他们解决去。鄙人一直认为这是在历史面前推托责任。现在都解决不了,推给后人就能解决吗?满清政府把东北大片土地的问题留给了后人解决,不错,后人的确“解决”了,那就是把“符拉迪沃斯托克”后面括号里的“海参崴”三个字给去掉了。作为“后人”,我们除了这样“解决”还能有什么办法?!政府在取忍让的态度,我等草民是不是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情绪?
其三,在当前的“保钓”声浪中,媒体与有些专家以及个别军方人士的态度似乎与政府并不合拍。央视的4频道与13频道几乎每天都约请专家谈“保钓”,每天都在抨击日本人的恶劣行径,叫人看得“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甚至还有人断言“中日难免一战”,说得人血脉贲张,真想再来一次“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看看政府的态度呢,似乎风和日丽、波澜不惊。其中究竟有什么文章一直叫鄙人猜详不透,以致鄙人已经懒得再看这些子节目了,说句泄气话:钓鱼不钓鱼关我嘛事?睡觉去!
其四,鄙人说以上一番话,并没有怀疑或责怪谁的意思,中国人在涉及领土问题时底气不足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攘外必先安内”这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当然,“安内”并不是一味消极地“维稳”,而是要大力保障民权、开拓民智、培育民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强大的国力。在这方面,我们倒是要向老对手日本人好好学习。但有一条千万不能学,那就是抱美国人的大腿。今日的钓鱼岛问题,以及近年来的台湾问题,总让人隐约感觉到有人十分在意美国人的态度,这种虚幻的、政治上的“自慰”实在让人不舒服。
诗曰:
保钓之声日日喧,小民爱国热情掀;
国策而今无底气,专家何必放狂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