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位于湖北武汉汉口的南岸,是大武汉老汉口的根。对于武汉来说,黄鹤楼是其名片,长江大桥是其名片,汉正街何尝不也是其中的一张名片?!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写过,武汉市文联主席池莉写过,我曾经为给儿子买仿真玩具枪也专门去逛过两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作为一个极具鲜活意义的地名而成为商人向往之地,当时蓬勃兴起的“个体户”在全国很有名气,人民日报还发过专刊。个体户的发展与繁荣,给当时文学青年的民间自由写作拓展了生存空间,大多数人所不知晓的中国“第三代诗人”民间群体也在此结集,南来北往的各地诗人九省通衢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部落,也曾名噪一时。 2010年8月末,我来到了汉正街,进入一个最忙的网点,从没想过的武汉工作第一站。“来武汉对了到汉正街错了”,荆门的如是说武汉的也这么说,好像工行人都知道的,因为最忙又最拿不到钱。高柜员工狭窄封闭的工作间、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强度超出人的想象,付出与所得倒挂严重。很多人逃离了,我呢?哥只是一个传说。 拿到柜员权限卡的第一天,网点负责人就拿着自己的银行卡和活折抽出半天时间亲自训练我。卡存卡取、活折存取、卡折互转,记交易代码练标准动作讲时间效率,直至她的个人帐户被限制使用(超过规定的次数与额度了)为止。卡存2917卡取2918,就理解为吃进来发出去的意思;活折存取也应该顺着来吧?却不然:2726.2727,为什么折跟卡不能对应设码呢?我很忧闷无解了。还有开卡销卡开折销折等等日常基本业务交易代码只有死记硬背了,想到原来抢答赛刚兴起的时候我曾多次代表单位参赛,那时的记忆多么好啊过目不忘;现在退化很多了,特别是女人生子我个人觉得对记忆损伤很大,是麻醉的副作用?要谋生,笨人只有笨办法了。比如3982先开卡开户再7639开网银,我就强记为三九胃泰再联想......时不待我岁不饶人啊,一个萝卜一个坑观摩3天就上柜,顾客是不能久等的必须快速为之正确办理才行否则就会抱怨投诉。干中学,随时做好笔记和补记,下班后再复习熟记产品内容、凭证式样和交易代码,做到迅速理解消化业务知识。柜面的操作看似简单而机械的,但高风险是千万不能马虎大意和掉以轻心的,错了只有一个字:赔!再加一个字:罚! 从早上7:00开门到晚上7:00关门,只要有人在有灯亮就会有顾客踢门要求办理业务。这是在荆门没见过的,成天都堆满了人像过年似的热闹繁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银行从不关门没有节假日天天如此。柜员一上班,吃饭、喝水、上厕所都是忍了又忍,稍有怠慢就会惹来外面顾客的一顿爆吵,便秘、膀胱炎、脊椎病、胃病是常见职业病。我则从过去的一个脑力劳动者变成了一个机械劳动者,从什么都不会操作到一天办理几十笔乃至170笔业务,收付现金过百万,很多原来的同事都说佩服我的勇气。当然比起现在的同事们来说我是差之万里,他们一天可达200多笔。地市州行的同事习惯互称会计,这里皆称师傅,多是7.80年代的小同事,我算为数不多的老家伙了。平均每人每天接待客户都在100人以上,现金都是百万十万靠机点,用手点则是单指单张。让我目瞪口呆的是,很多客户单指单张点钞也快。这里的客户千奇百怪,不是挂着一圈粗大的金链银环,就是戴着硕大晃亮的戒指,真如影视片上的暴发户一般财大气粗;不是穿着睡衣就是打着赤膊,纹身随处可见;坐在柜台前不是呼哧呼哧吃着热干面就是打盹的,不是趾高气扬就是日理万机;老财主、富二代、瘦扁担形形色色,傲慢无礼有钱便是爷。来自全国各地,业务多杂,流动性强,普遍文化不高,不愿接受新事物,比如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每天来银行不是存取现金就是转账汇款,帮人数钱“数的吐血”是我们忙的主因。始于8月15日的大搬迁整顿,至少寄希望于以后能减轻我们的工作负荷,666米的第一高楼翘首以待。 500年的汉正街,光荣的是历史。每天穿过老三镇,犹如走在荆门的民主街。
2011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