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419|回复: 2

【学习】丰乐镇镇名、行政村名、主要山川、河流名称由来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53

主题

2037

帖子

3996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996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9-8 21: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10

主题

3173

帖子

4356

积分

东湖元老

承天府府台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4356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9-8 16: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丰乐镇
丰乐镇因其政府驻地在丰乐河街而得名。(丰乐河得名见后)
二、行政村
李河村:该村有三条小河,分别由孔姓、李姓、姚姓三姓族人沿河而居,形成了孔家河、李家河、姚家河三个自然村庄,因李姓人口相对较多,故称李家河,后演变为李河。
山河村:该村东边多丘陵,西边临汉江,因其靠山临河,故称山河。
青丰村:该村原名清风,因紧临汉江,取水清风爽之意,后误写为青丰,沿用至今。
前锋村:该村系上世纪60年代命名的,有事事都要争当先进之意。
肖庙村:此地肖姓人口较多,曾建有庙宇以举行祭祀等活动,村名因此得来。文革时期曾改名欢欣大队。
卫星村:该村原由三个高级社组成,取名三星,因该村各类矛盾纠纷较多,当时地委驻村工作队认为村名不好,有三心二意之嫌,1962年8月,为该村取名卫星村沿用至今。
覃庙村:覃(qin)氏族人在此修建庙宇,覃庙即由此得名。前身为红旗大队。
三滩村:该村紧临汉江,因其滩涂较多,故命名“三滩”。文革时期曾改名为红星大队。
邢台村:该村因邢姓人口较多,旧称邢家台子,后演称邢台。文革时期曾改名为五丰大队。
沈湾村:该村因沈姓人口占绝大多数,旧称沈家湾,后称沈湾。文革时期曾改名为永丰大队。
沈巷村:该村系后来从沈湾分出的,也因沈姓人口多,故称沈巷。文革时期曾改名为联丰大队。
丰勤村:该村名系上世纪60年代得名,有靠勤劳夺丰收之意。
太和村:因其境内有一座寺庙名叫太和寺而得名。文革时期曾改名为红专大队。
安桥村:该村安姓人口众多,安氏族人为到丰乐河对岸耕种田地,修建了一座木桥,成为该村的一处地标,该村因此被称为安桥。文革时期曾改名为联合大队。
常淌村:该村因常姓人口较多,且地势较低,故称常淌。文革时期曾改名为长河大队。
高当村:该村因所处地势较高,故名高垱。文革时期曾改名为革新大队。
新湖村:该村所在位置原是一片荒湖,解放后,经过开垦变成了良田,为区别于原荒湖而取名。
洪山村:该村处于大洪山余脉,故称洪山。
丰岭村:因为该村所在地为一座叫丰山岭的小山,由此得名丰岭。
白佛台村:此地原来建有一座寺庙,庙里供奉着一尊白佛,此寺称作白佛寺,后来寺庙被毁,仅剩一座土台,该村村名由此得来。文革时期曾改名为福星大队。
耀星村:据说,该村原有一口砖窑,烧出的砖质量很好,此窑因此远近闻名,成为窑星,后来演化为耀星,成为该村的村名。
曹滩村:据传说,三国时,曹操曾带兵在此驻扎,又因紧临汉江沙滩,故名曹滩,其实该村无一户姓曹。文革时期曾改名为金星大队。
腰湖港村:该村所在地原来有一片湖,形状象腰子(肾),故称腰湖港。文革时期曾改名为联盟大队。
杨集村:该村所在地是一个小集市,又因杨姓人口较多,故名杨家集,后称杨集,曾是原潞市镇政府驻地。文革时期曾改名为同意大队。
高庙村:该村原为高姓族人居住,因人丁不旺,建庙求神仙保佑,但仍然逐渐衰落,后高姓族人搬走,但因庙宇系高姓所建,此地仍叫高庙,但已无一户姓高。文革时期曾改名为高林大队。
杜湖村:该村地势较低,杜姓人口较多,故称杜家湖,后称杜湖。文革时期曾改名为高兴大队。
龙泉港村:该村旁边有一条叫龙泉港的小河,村名因河名而来。文革时期曾改名为新农大队。
合星村:该村系由合兴一社、合兴二社等四个高级社组成,成立高级合作社时,为求合作兴旺而取名合兴,并村后就沿用了高级社的名称,后演变称为合星。
旭光村:该村名系解放后所取,意思是祝愿解放后的中国如旭日东升,光芒万丈。
跃进村:该村名系1958年大跃进时取的名。
立新村:该村系“文革”时取的名,有破旧立新之意。
枫梓院村:明朝末年,陕西、河南等地爆发蝗灾和水灾,一户寇姓人家举家南迁,行至一处地方,发现此处颇多枫树与梓树,且土地肥沃,于是落户定居,垦荒种地,历经三世,人丁发展至百余人,故命名村落为枫梓院。文革时期曾改名为新风大队。
金划滩村:该村名来源于一个神话传说,一只蜘蛛用吐的丝拉着一条金划子沿江往上游艰难地爬行,一个在岸边干活的农夫热心上前帮忙拉纤,一用力将丝给拉断了,金划子因此沉入江中,久之此地沉积成一个沙滩,故名金划滩。文革时期曾改名为红卫大队。
毛套村:该村原为一河套,地势很低,由于最初是毛姓人家最先定居,故称毛套。文革时期曾改名为胜利大队。
船湾村:该村紧临汉江,地势较低,原为过往船只停靠的地方,故名船湾。文革时期曾改名为民主大队。
叶庄村:该村叶姓人口较多,故名叶庄。文革时期曾改名为东风大队。
祝庄村:该村祝姓人口较多,故名祝庄。文革时期曾改名为新建大队。
王福营村:明朝一个叫朱长洵的福王经过此地,在此扎营,百姓端出自制的酱菜,供福王品尝,福王因其味美,厚赏百姓,福王走后,百姓感其恩德,称此地为福王营,后来为念起来顺口,改称王福营。文革时期曾改名为迎风大队。
左堰村:据说,该村最先为两户左姓人家到此定居,且堰塘较多,故名左堰。文革时期曾改名为同心大队。
潞涫淌村:该地名已存在近百年,是原来从钟祥到宜城的官道必经之地,经常有官员路过,加之所处地势较低,故称路官淌,演称潞涫淌。文革时期曾改名为工农大队。
三、主要山川、河流
丰乐河。相传在上古时代,一只美丽的凤凰从这里飞过,为河流两岸勤劳善良的人民和美丽的风景所吸引,本已西飞的凤凰又转头向东,在河边落下不愿飞走,百姓因此称此河为凤落河,后经演变,称为丰乐河
  声明:原文出自钟祥本地论坛
常进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31

帖子

7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7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9-14 22: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武漢的豐樂女婿飄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