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第一剑客——苏轼
现代印象
宋第一剑客——苏轼[武侠.征文]
引子“我要杀了你。”
“为什么?”
“需要理由吗?”
“的确不需要。”
“拔你的剑。”
“我没有剑。”
“???为什么?”
“因为对付低手不需要剑。”
“你说什么?”
“在你进门的那一刹那,你就已经露出了15处破绽,我有20次机会可以出手取胜。”
“的确。”
“你的杀气退了,你这样的刺客全靠杀气。而且你的五岭松风剑法走刚猛凌厉路子,以气御剑。杀气一退,威力大减。”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想杀你,而你还活着了。”
“一个人想活着,必须比别人聪明,如果不聪明,必须比别人知道的多。”
“很对,你好象知道的很多,也很聪明。”
“你可以走了。”
“是的。”
刺客出了门,拔剑看了看,阳光下剑跳跃着,反射着冷光。
他把剑放在了自己脖子上~~~~~~一个杀手如果杀不死别人,就只好杀死自己了。
这就是江湖。
有自己的规矩。
“这是第几个。”
“第32个。”
“他们为何而来?”
“楚兄,为黄鹤楼下,龙泉剑谱。”
一)
黄鹤楼是江南第一名楼,在武昌蛇山之上。相传有仙人骑鹤而去故有此楼。
唐代第一剑客李白,曾经来自,逗留多日。
并有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
花满楼,现在就在黄鹤楼。
“帮主,我们在这等谁?”
“等应该来的人。”
“楚天阔,我来讲个故事给你听。我们印象派开山祖师崔灏曾经与李白在此约斗,胜者可向对方提出任何一个条件。双方斗酒斗文斗剑。李白自负天下剑法文采酒量第一。”
“不错,太白确实是一代英豪。”
“我派祖师崔老爷子,为人低调。第一日和李白喝酒,喝的是黄鹤楼酒,那酒霸道非常。李白久在北方,又旅途劳顿,不习惯南方酒力,竟然喝了一斗,就醉了。”
“黄鹤楼酒确实这样,初喝不习惯的人,头一次必醉。喝习惯了越喝越清醒。呵呵,李白上了崔老爷子的当了。
“第二日,两人文斗,在墙壁题诗。李白自负才情,让祖师爷先写。祖师爷题”故人已辞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看诗,拂袖而去。”
“这几句写得好,只是李白为何而去?”
“这几句看似平淡,其实是神来之笔,李白见后,自持无法超过,又三局已负两局,所以他认输。”
“好个太白,真汉子,输就输了。更佩服我们祖师爷,运筹帷幄,就是李白,也败了。”
“当时,祖师爷爷提出要李白的剑谱,以10年为期,10年后,双方再约斗。胜者还是可以向对方提一个条件。”
“这就是我们龙泉剑谱的来历?不知李白失去剑谱后如何?”
“李白从此心灰意冷,流落江湖。但是一直不忘此事情,一直苦修剑法,酒量,文艺。想找祖师爷讨教。他临死前还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他要来湖北,找祖师爷爷要回那样东西。”
“可惜一代英雄,也有死的一天。想祖师爷爷当年何等威风倜傥,现在也灰飞湮灭了。”
“楚天阔兄弟,人在江湖所为一个名而已,光明磊落,为国为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所谓一个侠字。”
“帮主所言极是。”
“我们在这里等谁?”
“李白的传人。”
“李白的传人?”
“李白是其实四川娥眉山青莲派弟子。他别号青莲由此而来。”
“原来李白竟然是四川青莲派的。”
“印象派和青莲派每10年,要约战一次,老祖宗的规矩。”
“我来贵帮时间不长,原来还有这等典故,惭愧。”
“楚天阔老弟,我派300年,未曾败过,这龙泉剑谱还是在我派手中啊。”
“印象派,笑傲江湖,千秋万代。”
“呵呵,哪有什么千秋万代,各领风骚数百年啊。”
二)
“你就是花满楼?”
“正是,阁下?”
“在下苏轼。”
“久仰,不知前来~~~~~.”
“在下,四川娥眉青莲弟子,特来赴黄鹤楼之约。”
“好,苏兄请。”
“花掌门请。”
“不知,和青莲苏老爷子如何称呼?”
“正是严父。”
“请坐。”
“几百年的规矩,我们两派各选一人决战黄鹤楼。贵派今年的代表就是你么?”
“小生不才,代表我派,前来挑战。”
“呵呵,果然英雄少年。”
“明日,黄鹤楼见。”
黄鹤楼有7层,从每个侧面看,它的形态都不同。有时,花满楼感觉它是飞翔的流动的。空灵的有翅膀的,无论一个门派有多深的根基,终于要破败,就象毁于几次大火又修建的黄鹤楼。
“帮主,准备如何应战?”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评委是江西临川的枫叶一刀流的王安石王少侠。
陕西韩城的小孟尝司马光。
开封六扇门的忧天下范仲淹范老爷子。“
“其实评委都是次要的,我们两派素来为人光明磊落,主要是有个见证。输赢大家自有公道。楚天阔,明日比酒,我们应该有胜算。”
“呵呵,帮主神机妙算。”
天明,黄鹤楼一片喧闹,正中空地摆一张桌子,摆着两坛子酒。
桌上一条大横幅当空挂着“印象青莲决战黄鹤楼恭迎天下武林朋友。”
开始。
苏轼袭一白衣,抓住酒坛便要饮。
“苏老弟,且慢。”
“花帮主,我们比酒,自然要快要急,喝的越多越好,为什么要慢。”
我先给你讲讲酒,只喝不品,暴殓天物。我派今年选的酒是白云边。乃我派取洞庭湖水加江汉香米特制。封山间阴凉地,20年乃出。酒色透明,入口绵软。太白诗云,且就洞庭赊月色,江船买酒白云边。故此得名。此酒有月色无边,水波连天,浩荡开阔之气,苏老弟慢用。”
“呵呵,我派今年送来的酒是五粮液,是用五种粮食混合熬制的。入口五味具全,下独翻江倒海。劲道十足。花兄请。”
“开始。”
“咕咚”
两人一下子就把酒灌了下去。
群雄大吼“好。”
一名黑脸汉子嘀咕到:“看不出有什么好的,俺在家也是这般喝法。”
“兄弟,说外行话。你看花满楼喝酒,单手托坛子,直接灌入喉咙。讲究一个猛字。意思是苏轼是小辈。还有再看花帮主,中七十足,喝酒时候喉结不动,肚皮也不动,硬生生是一口气喝下去,所以说好。”
“乖乖,这般了得,俺他娘的只知道想喝就喝,哪管这许多。”
“还有那位苏轼更绝,你看他拿坛子的姿势,是怀中报月。是对湖北武林的礼节。还有他喝酒,嘴巴并未沾酒坛子,全凭一口真气将酒吸出来。雅,高。美哉!。”
“兄弟怎么称呼,如何晓得这么多?”
“在下,秦子涵。”
“莫不是,海南白衣秀士书画双绝秦少侠,失敬。”
“呵呵,江湖朋友错爱。阁下是?”
“河南飞云寨熊大狼。”
“原来是义胆云天熊大哥。久仰。待会我们也去喝一壶。”
“好啊,不知道,他两谁胜啊?”
“依我看是个平手。”
评委记分~~~~~~结果,平局。
请各路英雄各自回去,明日比试诗书。
三
次日。
司马光在黄鹤楼前肃立。
拿出一个信封高声唱到:“题目词首句必须有江字以江起句一个时辰交卷。”
群雄大叹,此词以江为首句,如何好作。大凡词为艳科,江水浩荡雄阔,如何入词。
不好做,不好做。
这个司马光,硬是要难死人。
原来北宋重文,既是贩浆走卒,也懂得词牌格律,吟得诗句。
群雄议论纷纷。
一个时辰已到。
只见黄鹤楼上挂两块大白布条子,每块大约有一丈宽,七八丈长,下方各有大水缸两口,内中各有一大毛笔,说是毛笔,更象拖把。
时间到。
花满楼走上来,大叫:“各位武林朋友,我代表湖北武林先献丑了。”
只见他身体一扭,抄起毛笔,纵身而上,呼拉拉几下,一会儿功夫一首词已经显现。
“好啊,看花帮主这风生水起轻功实在了得,在半空中身形不乱,飘逸潇洒啊。”
“我说,他的字更好,有二王之妙。”
“胡说,明明是柳体。”
“这写的么字,我么不认得列?”
报词句~~~~~~~~~~`“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同饮一江水。~~~~~~~~~~~~~~`”
“好,果然凄美,果然了得。落笔不凡,好词好词。此句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度闻啊。正宗婉约,工整。”
“苏轼怕是要输了。”
“印象派又赢了。”
过了一会儿,苏轼也写好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是什么?这是词??”
“苏轼会不会填词,词应该就是花间闺房之趣,他这是诗,不是词。”
“好象又是词。”
“靠,什么东西,一点不美。”
“乱写,乱,简直就是胡扯。没读过书。”
结果,花满楼胜。
苏轼败。
明日再试剑法。
四)
次日,黄鹤楼比试剑法。
苏轼提青峰剑上。
花满楼说:“苏老弟此剑刀剑光冷艳,内秀外刚,好剑。”
“帮主,请用龙呤剑。”楚天阔上。
群雄一片骚动,“这就是龙吟剑。”原来这龙吟剑乃铸剑大师藕冶子所筑名剑,采山之精水之华以油气炼之。剑成时,天地变色,有龙现身天际。剑舞时,有滔滔剑气破空之声音,如龙啸四海。故而名为龙吟。
花满楼先将剑立个起手式,挽出几道剑花。只听得剑气凌厉,破空之声如排江倒海,众人只觉耳朵发麻。一些武功稍差的群豪不由捂住了耳朵,大叫妈哟。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群雄一名拿剑的老者说到:“花帮主,此起手式,显得内力非凡,而且剑气中不见凌厉之势,只有排山倒海之压力,如泰山压顶。”
另一个江湖客则说:“此三招,胜负已分,花帮主剑法已入神妙化境,可以通鬼神,惊天地。”
“妈的,你两个罗嗦个甚,且看那姓苏的手段。”
只见苏轼也拔剑挽出几个剑花。只是他身手很矫捷,动作如穿花蝴蝶一般……众人之间剑花飞舞间一个人影子翻动。
“好,好快的剑,简直就是剑与人同在的体验。剑出人到,招到人到。”
“我恐怕还没出一招,苏轼就出了30招了,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快的剑。”
“开始。”
只见两人互相一抱拳,就你来我往,递起招来。
一个是稳准狠,一个是快飘灵。
只把群雄看的如痴如醉,但听的龙吟之声阵阵,青刚剑气森森。一个是老虎不出洞稳扎稳打,一个是饿鹰扑食,飞起疾走。
忽的听见“着”一声,几点血花溅起,一个人哎呀一声。然后是“哐当”一响,一把长剑断成两截,只飞天外。
众人看去,只见苏轼脸色苍白,手捂住肩头,兀自捏住宝剑。
而花满楼手上拿着半截子剑,表情竟自呆了。
“剑在人在,剑亡人亡。”
“花满楼长剑脱手,剑已去,败。苏轼轻伤无碍,剑在。苏轼胜。”
三局第一局平,第2局花满楼胜,第三局苏轼胜。
按照规则,抽签决定谁是胜利者。
两支签,抽中有甲字的是胜,抽中乙字的是负。
请花满楼先抽。
花满楼抽了一张,大笑,然后大唱:“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
竟走了。
苏轼上前抽了一签,将签看了,竟撕的粉碎,也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言毕离开。
黄鹤楼前,大江东去。
五
“楚天阔,呵呵,好啊。”
“帮主。”
“呵呵,不错,黄庭坚,你换了我的龙吟剑,不然我怎么会断剑而败啊?”
“居然被你识破,不错我是苏轼的师弟黄庭坚。可惜我师兄,觉得胜之不武,狠狠斥责了我。终于没有提龙泉剑谱的事情。”
“呵呵,黄庭坚,苏轼比你聪明,他已经得到龙泉剑谱了。”
“这个不知道从何说起,师兄未提到此节。”
“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龙泉剑谱,也是李白剑法的精妙啊”
“哦,我懂了。哈哈,妙啊,高远空灵飘逸。只是好象~~~~~~~~~~.”
“好象很难达到是吧。呵呵,只有苏轼那样的剑客才可以达到这种剑法精髓。所以我~~~”
“所以帮主,你就让我的小动作得逞了。”
“呵呵,你那点小花样怎么瞒得过偶,剑谱应该属于它该属于的人,不懂的人即使有剑谱也等于白费。”
尾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边,一白衣剑客舞剑长啸,剑指江水,水为之断流。
高山月小,水落石出。他反复吟叹到。
水落石出,世界上不会有人相信这样的剑法。
但它确实存在,她属于李白一脉的北宋第一剑客-———苏轼!!!
(自古诗剑酒不分家,李白的确喜好技击剑术,并且仗剑江湖行。苏轼大江东去是中年作品,写于黄州。北宋偃文息武,苏轼多才多艺,从有关诗句判断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挽弓,射天狼”打猎的诗,和“起舞弄清影”(舞剑?)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典型侠客形象),推断苏轼应该会武术,而且从他豪放词风,推测他是一个高手。又范仲淹亲自指挥过战斗,打仗过,也会武术。司马光,王安石兵书,唐传奇总读过。司马光曾经用石头砸缸,有武术天赋。王安石喜欢钻山洞冒险,有侠客之气。所以他们未必不习武术。范仲淹和苏轼不是同一时代人,这里是杜撰。黄庭坚是苏轼学生,要小许多,这里也是杜撰。本人一向对诗句地名年代模糊,也懒得考证)
印象武侠之决战黄鹤楼
中国现代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03年11月出品(初稿)
2003作品,时为某中央国企基层外线巡修工助手(工人助理、学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