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筑师,首先面对的是打下稳固的基础,才能建起摩天大楼;舞蹈演员,流汗流泪练下扎实的基本功,方能演绎优美的造型;书法家,用去多少笔墨,才能运笔自如、变化无穷。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真正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过硬的基本功。古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通俗易懂的向我们传递着同样的寓意。建筑者、舞蹈演员、书法家的专业成长也是一个认认真真“利器”的过程,摩天大楼的拔地而起,舞台上那炫目的光辉、书法作品的苍劲有力赋予了灵气又变化莫测正是在利器之后必然的收获。作为审计人我们必须要学法、懂法、守法、善于用法。 准确掌握法律法规,是审计人员必备的能力。审计程序是否合法,是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主要衡量标准,审计机关作为行政执法机关,只有坚持依法审计,才能确保审计监督行为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审计人员不但要具备审计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意识,才能顺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审计人员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准确、熟练的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特别是重点学习法律法规原文及掌握法律解释,才能适应新的审计要求,才能做到程序合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知法、懂法、用法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每一个审计问题的背后都有强劲的法律根据,每一个审计决定的基础也都有严密的法律依据。学法才能懂法,懂法才能规范执法。审计人员只有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全面落实“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审计法》和其他审计法规及准则规定,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不断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与水平,才能将依法审计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创新,并有效履行审计职责,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学习法律法规是廉洁从审的需要。当前个别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拜金主义严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从而导致了不廉洁的行为,不能够廉洁从审。只有通过学习《宪法》、《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才能使审计人员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是符合规范程序、合法合规,做什么事不规范,是违纪违规的,使审计人员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才能使审计人员时时以党纪国法为要求,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在审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良风气,做到廉洁从审。 学习和熟练运用法律法规是搞好审计审理、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审计实施方案制定、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笔录的获取、审计报告的拟订、审计问题的定性及处理处罚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只有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在审计审理时严格保关,及时纠正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取证、审计报告、审计问题定性和处理处罚等方面不规范、不具体、不符合要求的内容;才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评价恰当、运用法律法规适当,杜绝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事件的发生,进一步促进审计人员依法行政、廉洁从审,维护审计机关形象,提高审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