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6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 积分
- 31361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2012年高考揭晓,大冶一中再创佳绩。柯曦同学以总分700分的优异成绩,勇夺湖北省2012年高考理科状元;刘俊同学658(含北大自主招生30分)分与湖北省文科状元同分;黄石理科前十名,该校占五人,文科前十名,该校占四人;高考600分82名占黄石地区三分之一;一本上线人数达504人,其中文化生414人,艺术、体育生90人;高分率、一本上线率、本科上线率在黄石地区名列前茅,在全省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大冶一中为何能够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缔造高考传奇,一路高歌,一路辉煌?大冶一中校长黄太纯深有体会地说,精细化管理、一流的师资以及宽松的育人环境使得该校续写高考传奇,一路走向辉煌。
激活“一池春水” 扬管理魅力
大冶一中把管理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基础工程,着力构建和完善细节管理体系,狠抓制度落实,力求以管理的精度和落实的力度谋求一中发展的高度。
学校以“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事事能管好”为基点,以落实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重点,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校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以教学为中心,深入教育教学一线,通过查出勤、看记录、进课堂、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进一步改革干部培养、选拔模式。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学校引入竞争机制,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在教师聘任方面,实施“全员聘任,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健全教师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师坐班制度,要求教师白天全员坐班,早晚自习下班级辅导。坚持开展每月一次的课堂教学满意率调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限时整改。有效的机制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满意率大幅提高。
建设名师队伍 展后盾魅力
学校要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学校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为促进教师个性与专长的形成与发展,学校通过开展聘请省市名师到校讲学、校本培训、选派优秀教师赴全国名校及国外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了教师快速成长。为创造和谐的教师成长氛围,学校组织十杰班主任、教科研十佳、优秀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评选,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针对学校教师队伍年轻化的特点,学校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充分发挥本校名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开展“骨干教师建功”、“拜师学艺”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同时,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展示机会,让教学新手尽快实现由“牵着走”到“稳步走”直至“快步走”的飞跃。
为进一步规范常规教学管理,学校实行备课组集体备课、集中听课制度,严格教学质量检查,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有效的机制,促进了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一批国家级、省、市级名师,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目前,在职在岗特级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省级优秀教师28人,高级教师百余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和教科研带头人97人。
放飞梦想圣地 显育人魅力
大冶一中以“博学慎思,锲而不舍”为校训,重视校园文化整体建设,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注重整合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构建书香校园,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通过开展“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十佳学生干部”评选,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张贴“校园文明警示语”,征集“班训”,开展“三比三不比”(比进步,不比基础;比勤奋,不比聪明;比志气,不比阔气)励志主题教育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感染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相互认同、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同时,大力实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宜居、宜学的校园生态环境,营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管理体系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迅猛提升。自1998年迁入新校区以来,有7015名学生升入重点大学,2人获湖北省高考状元,13人黄石市高考状元,45人升入北大、清华,并为高等院校输送了音乐、美术、体育和空飞等专业人才500余人。
通讯员 陈光明 记者 冯素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