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105|回复: 0

暑期儿童意外伤害频发 “大小孩”易被家人疏忽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西
精华
0

4

主题

4

帖子

28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28

IP属地:江西省南昌市

发表于 江西省南昌市 2012-9-12 10: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岁女孩高楼坠落、2岁男孩被热水瓶烫伤……暑期儿童意外伤害频发
   “大小孩"”更易因家人疏忽受伤
  晚报 何雯亚 现场图片
  晚报记者 肖波 报道
  昨天清晨,普陀区一名5岁女孩被父母单独留在家中睡觉,醒来后从8楼阳台坠落,全身多处骨折;前天,浦东新区六灶镇一名2岁的男童玩耍时不小心撞翻邻居家放在地上的热水瓶被烫伤;上周,上海游泳馆一名学游泳的6岁男童不幸溺亡……当大部分孩子下周一将重返校园时,这些发生意外伤害事件的孩子有的需要延迟入校,有的永远不能再走进校园。
  记者调查儿童医院、儿童医学中心、长海医院等发现,暑假少年儿童意外安全事件频发,其中以车祸、坠楼、烧烫伤、切割伤居多,来沪务工子女成为暑期意外伤害高发群体,主要原因是父母没时间没意识做好看管工作。
  【案例1】5岁女孩昨天清晨8楼坠落
  上海市儿童医院三楼的ICU病房里,5岁的女孩月月(化名)躺在病床上,锁骨的部位因为骨折很痛,挫伤的背部也火辣辣地痛,她不能用力呼吸,否则挫伤的肺部也会钝痛。但月月最危险的伤是颅底骨折,目前,她仍然没有脱离危险。
  昨天早上7点多,家住铜川路附近的月月还在睡梦中,母亲看她睡得香便出门买东西,没想到8点不到就接到邻居的电话月月出事了。
  原来月月睡醒后,发现家里没人,便打开了阳台门,搬了个小板凳放在栏杆边。没隔多久,邻居就听到“砰”一记闷响,只见月月面部朝下摔在楼下的草地上,双耳和鼻子鲜血直流。正在停自行车的月月妈闻讯赶来,发现竟是自家女儿。在众人的帮助下,月月被迅速送往儿童医院。
  “孩子送来时意识还算清醒,不幸中的万幸是摔在草地上,要是水泥地上后果不堪设想。 ”负责抢救的ICU病房陈若平医生说。
  经绿色通道迅速检查发现,月月颅底骨折、锁骨骨折、肺部和背部严重挫伤。 ICU医生和骨科医生立即联合对月月实施抢救。因为颅底骨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目前还需要观察。
  “坠落伤是我们接到的最多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而暑假期间正是高发时段。 ”陈若平医生说。
  医生提醒:事实上,有近半的儿童意外伤,都是发生在家里。最让医生们想不通的是,父母为什么会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 “10岁以下的孩子,绝对不能单独留在家里,因为你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行为。 ”陈医生说。
  【案例2】孩子街头路边玩耍被车撞
  几个小伙伴在街边玩耍,高兴地你追我跑,闯到路当中,突然迎面而来一辆车,司机赶紧刹车,但已经晚了……这样的场景不是影视剧作品,而是发生在现实中。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这个暑假接到了好几起路边玩耍被车撞倒的孩子,大多数是发生在城郊接合地区,多为来沪务工子女。
  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育才接受采访时说,从他们多年来接到的各种病例看,车祸伤是导致儿童意外伤害的最主要的伤害之一。除了一些孩子因为顽皮在路上玩耍外,还有不少是乘坐家长的电瓶车、助动车遭遇车祸。今年7月,7岁男孩小迪(化名)乘坐爸爸的电瓶车行驶在沪西城郊接合部的一条马路上,他觉得很快很刺激,可是,很快这种开心的感觉被可怕一连串碰撞和摔倒代替。小迪父亲的电瓶车被一辆大卡车挂到,造成车祸,导致小迪全身多发性骨折,颅脑外伤,被立刻送到儿童医院,他的父亲则被送往第六人民医院。
  小迪被送到医院时昏迷不醒,抢救3天后,才脱离生命危险。
  医生提醒:看管好孩子,不要让他们在马路上玩耍。小区内的道路也非常危险,已经发生过多起儿童在小区内被撞倒的悲剧。一些儿童喜欢在停车的汽车边玩耍,因为身材矮小,他们往往不被司机看到,司机倒车或启动时,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需要提醒的是,儿童发生车祸时,要防止出现二次损伤。遭遇车祸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颈椎受伤,如果随意移动其颈椎,女人的抉择,这样可能会有高位截瘫的风险。救助者应该将孩子平躺在硬板上送医院急救。如果有大出血,要用手、用纱布以及能够利用的东西压住,帮助紧急止血。
  【案例3】2岁小儿撞翻热水瓶被烫伤
  8月28日清晨,浦东新区六灶镇一名刚满2岁的男童小涛(化名)玩耍时不小心撞翻了邻居家放在地上的热水瓶被烫伤。母亲抱着小涛打车前往瑞金医院,同时拨打交警电话求助。在浦东交警支队的帮助下,将孩子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据医生介绍,男孩的下肢和臀部被烫伤,约为全身面积的10%。
  长海医院烧烫伤科在暑期中每天平均接到烧烫伤病人约70多个,最多时每天病人都会超过100人。副主任朱世辉告诉记者,这些病人中,基本上一半都是孩子。小年龄的孩子中,因为洗澡时照看者开错淋浴器龙头;碰倒了装满开水的茶杯;打翻了盛满热汤的碗……每一个意外听来都让人心疼难过。
  甚至,还有五六起中小学生因为乘坐摩托车等,在下车时不注意,腿部被排气管烫伤的意外。值得关注的是,被摩托车烫伤的孩子伤情都比较重,烫伤程度较深,需要治疗一至两个月才能痊愈。
  医生提醒:万一发生烫伤,不要在受伤部位涂牙膏、涂酱油等方法,以免发生感染。也不要硬把孩子的贴身衣物脱下,以免被烫伤的皮肤一起被拉下。一定要迅速避开热源,在水龙头下冲洗受伤部位15-30分钟,这样既可以散热,也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渗出与水肿,缓解疼痛,减少水泡形成,木府风云,防止创面形成疤痕。这是烧烫伤后的最佳现场急救方案。然后,立刻去医院,接受专业烧烫伤急救。
  【案例4】1岁娃娃吞下20多粒安定
  上周,1岁多的小宝贝东东(化名)被送到上海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时,他已经出现神志不清的浅昏迷状态,医生摇了摇东东,他没有任何反应。家人焦急地告诉医生,东东不久前误食了20多颗大人的药氯硝基安定。
  立刻洗胃!这已经是儿童医院今年暑假接到的第3例误食异物的病例了。医生和护士立刻对东东实施抢救,洗胃外加注射了针对性的药物后,第二天,东东才脱离危险。
  药物中,咳嗽药水也是很多孩子容易超量误食的药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接到一两个误食咳嗽药水的小病人。 ”张育才主任说。感冒时喝过的咳嗽药水因为带有水果的甜味,成为孩子心目中可爱的饮料,父母没有及时收起来,结果孩子趁大人不注意,打开了当成甜饮料“咕咚咕咚”喝完一整瓶。咳嗽药水超量服用,容易导致兴奋、呼吸抑制等症状,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安全。此外,还有小年龄的孩子,把老人的降压药、降糖药当成糖果吃下,结果导致血压急剧降低。
  儿童医院ICU病房护士长告诉记者,除了药物,还有瓜子、果冻、花生等容易卡在儿童喉咙口的零食,也经常成为导致孩子窒息的杀手。
  医生提醒:张育才主任提醒家长,药物不要乱放,不要骗孩子说自己吃药是在吃“糖”。平时应多教导孩子“先问后尝”。万一发生误食药物,家长在送孩子去医院之前,最好弄清楚孩子误食了什么药物,多少剂量,何时误食的。这些信息对医生处理和抢救很重要。家中有幼儿时,小颗粒的物品要看管好,不要到处放。洗涤剂、洁厕灵、洗衣粉等也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现象]
  今年溺水事故有所减少
  许多申城市民不会忘记,8月21日晚上,一名6岁的男孩在上海游泳培训班学习游泳时意外溺亡。在这起意外中,无论是教练还是救生员都没有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异样,令人扼腕。
  而8月中旬,浦东新区祝桥镇祝桥砖瓦厂边一河浜内发生惨剧,一名9岁女童和同伴在河边抓龙虾时,不慎滑入河道中溺水身亡。
  每年6月至8月是儿童溺水的高发季节,占全年总数的一半以上。不过,和往年相比,今年暑假期间,发生溺水的儿童意外有所减少。
  记者从儿童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等院了解到,过去两个月,接到的溺水病例和往年相比有所减少,均为两三例。这可能和近年来,媒体宣传夏季儿童溺水事件高发后,家长的重视有一定关系。
  本地孩子多发坠楼事故
  来自市儿童医院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七八月份的两个月里,儿童意外伤小病人较多地集中在车祸、切割伤、坠楼、误食异物或药物等。其中车祸伤29起,居意外事件之首。
  张育才主任分析,从送来的小病人看,本地孩子坠楼是个亟待引起家长重视的大问题。坠楼的大多数是本地儿童,由于现在很多家庭居住的楼层较高,孩子跌落后造成损伤往往非常严重,不死也是重伤,有的会留下后遗症,对孩子今后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而车祸伤大多发生在来沪务工子女身上,由于父母忙于打工挣钱,很多孩子没有人看管,部分孩子会去马路边玩耍,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五岁到十岁的“大小孩”,更容易出现家人看护不足,导致孩子跌落伤、车祸、切割伤等意外。
  建议
  满足孩子好奇心适度体验“危险”
  一些家长对孩子安全教育较为漠视,而部分已经开始重视的家长,往往也较多地停留在讲述新闻意外事件上。很多孩子觉得这些可能夺取生命和健康的意外离自己很遥远。
  记者采访时发现,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学院桑标教授通过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适度体验“危险”的方法来教自己的儿子辨别危险。
  两岁多时,桑标教授的儿子对热水瓶发生了兴趣,父亲不是严厉地斥责和阻止,而是把儿子抱到热水瓶前,指着热水瓶口说“烫,会疼,危险”。然后打开热水瓶的盖子,让孩子看到冒出来的热气。当孩子充满了好奇时,桑标教授轻轻拉着儿子的小手,在热气的地方停留感受了一下,孩子立刻出现了不一样的表情,并主动缩回了小手。从那以后,孩子再也不会靠近热水瓶,反而经常指着热水瓶提醒大人“烫”。
  专家表示,很多孩子“以身涉险”多半是处于好奇,那家长不妨给孩子一个满足好奇心的机会,在成人控制的范围内适度体验“危险”,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同时也能提高孩子应对危险的能力。千万不要为了防止孩子暑假跑出去,把孩子放在家里一锁了之。
  张育才主任说,受意外伤的孩子非常可怜,因为大人的疏忽,他们不仅要承受身体的残疾、伤疤,而且可能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有的孩子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还会遭到来自同龄人的排挤,导致孩子出现自卑、社交障碍等各种问题。因此他呼吁,家长一定要对儿童意外伤害有所认识,学习避免的方法,减少对孩子们的身心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