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14
中尉
 
- 积分
- 3723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2-9-12 16: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个陈友谅的百度百科,学习历史,看看当下。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据《沔阳县志》记载,友谅为元末农民起义领袖, 沔阳 (今湖北省 仙桃 市)黄蓬山人。
友谅曾任县小吏,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徐寿辉遣其将倪文俊复破沔阳,友谅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初为簿书掾,后以功升元帅。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杀倪文俊,将其头颅献给 徐寿辉 。深得徐寿辉信任,后控制徐寿辉统领其军队,最终将其杀害。
同时,他在天完内部制造分裂,篡权夺位。至正十九年九月,陈友谅杀害了在反元战争中功劳卓著的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十二月,杀徐寿辉左右侍臣,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杀徐寿辉于采石,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改元大义,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号召。仍以邹普胜为太师, 张必先 为丞相, 张定边 为太尉。
汉政权建立后,一面继续进行反大元战争,一面把军事重心放在对邻境 朱元璋 部的战争上。
大汉将士多数是天完旧属,对陈友谅的篡权夺位深为不满,在战争中相继倒戈降朱,使陈友谅接连败北。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至八月陈又与朱元璋战于 鄱阳湖 ,史称“ 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采纳 郭兴 的建议,用火攻击败陈军,陈友谅突围时又起大战,陈从船舱中探头出来,竟中流矢(箭)而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