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6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 积分
- 31361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今日大冶讯(记者 丁欢)本来是到银行存款,带回的却是一张保单,退保要扣除部分费用。日前,记者接到市民反映到银行存款却遭遇“被保险”的投诉。
还地桥镇的黄凌宇先生反映,3年前,他到该镇一储蓄所存款,储蓄所的工作人员递给他两张宣传单,向他介绍一款理财产品。
“您存几千元都行,到时领利息,年底还能分红。”该工作人员对黄先生说。据黄先生回忆,当时该工作人员声称这是银行理财产品,而对保险风险只字未提。
“我是给孩子存的学费,3年后我能按时取出来吗?”黄先生询问道。
“这和在银行存钱是一样的,利息也是一样的,如果中间需要钱,是可以取的。签了吧,把钱给我就行了”。黄先生出于对储蓄所的信任没多想便签了字。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保险知识知之甚少的黄先生稀里糊涂地就将留给孩子的学费的储蓄变成了保险。
前些天,黄先生去该储蓄所取钱时,银行人员却告知现在取钱属于中途退保,这样要损失一笔手续费。后来,黄先生了解到,保险合同有10天的犹豫期,但当时银行工作人员并没有告诉他。
经过协商,该储蓄所补还了黄先生应得的金额。
据记者了解,银行从销售的保险中收取手续费,这种业务称为“银保业务”。近年来,一些金融机构在销售银保产品过程中,受利益驱动,销售人员或隐瞒真实意思,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针对此事,大冶鼎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萧辉指出,保险从业人员不能直接进入银行开展相关业务。而银行从业人员代理保险公司的各种产品时,须先取得证券人员从业资格证。此外,银行人员在代理保险产品时,须明确告知消费者相关细节,不能进行虚假宣传而“骗保”。
>>链接
部分银保“忽悠用语”,给您“提个醒”
用语1:“这是一种定期存款的理财产品”;
用语2:“存满×年,可随便取”;
用语3:“比存款划算,有保底利率还有分红”;
用语4:“送疾病和意外保障”。
记者手记:
采访中,黄先生告诉记者,他身边有朋友有着和他一样的遭遇,他们当初都是冲着银行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承诺和对他们的完全信赖。据了解,“被保险”的往往是中老年人和妇女,由于自身对于金融知识的缺乏,理解反应较慢,在销售人员忽悠时往往不幸成为受害者。
银保合作,银行出借的不是场地而是品牌,保险公司则依靠银行的渠道和客户把产品卖出去。一些银行工作人员在面对上级任务考核,面对保险销售中带来的可观的“提成”,他们“明知故犯”,选择了“铤而走险”。
黄先生的经历虽是个案,但希望这种案例带给我们的是警示和反思,而不是熟视无睹的麻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