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
上士

- 积分
- 764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房县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 2012-9-14 22: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文登里反坦克作战----电影军教片《坚守文登川》
68军入朝后,战争已进入阵地防御阶段。在后方准备数月后,1951年10月7日,该军204师、202师604团与人民军5军团换班接防。次日,美2师、伪8师、法国营乘我立足未稳全线发起进攻。
美、法军集中近二百辆坦克,最多一次出动40多辆(M46巴顿式),沿文登里向北公路两侧的川谷平原地带实施“坦克劈入战”。68军在敌情不明、地形不熟、阵地不完善的情况下,在人民军既设阵地上打了一场仓促防御战。204师在公路两侧构筑反坦克阵地,集中全师的战防炮、火箭筒,组成反坦克大队,与敌集群坦克作斗争,共击毁敌坦克36辆。同时,固守一线阵地,歼敌步兵7600余人,粉碎了敌之企图。阵地与地形相结合:依托两侧山地,将中间的川谷平原地带改造成反坦克阵地。
----火力与障碍相结合:反坦克与反步兵火力相结合,正射、侧射、斜射、反射火力相结合,天然障碍物与工程障碍物相结合,爆炸性障碍物与非爆炸性障碍物相结合。
----坚守部队与反坦克部队相结合:两侧坚守部队依托山地,伸向川谷,并肩卡口,反坦克部队在川谷中同时配合两侧作战,既可以一帮二,也可三并肩。
这些成功经验,对长期指导我军建设作用极大。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三北地区的国防工程建设和全军部队坚守防御及反坦克训练,仍在贯彻这些思想。故在叶剑英“把打坦克之风吹向全军去”号召下,军教片《坚守文登川》成了最好的活教材。
2、金城反击战役及直木洞以南地区进攻战斗----电影故事片《打击侵略者》、京剧及电影《奇袭白虎团》
为促成停战谈判,志愿军于1953年7月13日发起金城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最后一次战役。
68军兵分三路。军指挥203、204师单独组成战役西集团;202师(欠605团)编入中集团,担任67军的第二梯队;605团编入东集团,由60军指挥,与181师共同担任突破任务。68军独当一面,又支援兄弟部队,可见志司与兵团的信任。
68军以203师609团、204师610团在敌防御配系最严密的地段并肩实施中间突破,607团、611团在两翼进攻。
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率12人组成化装袭击班,先于攻击部队行动,一举捣毁伪首都师1团(白虎团)团部,毙俘敌白虎团团长、机甲团长、美军顾问等233人,缴白虎团团旗。
609团配属608团2营编成3个梯队担任主攻。其第一梯队3营仅20分钟、1营仅1个多小时便完成突破任务转入打敌坑道,肃清残敌;第二梯队本团2营利用突破效果,紧随化装袭击班,沿公路强行穿插,2小时40分内前进9公里,途中进行大小战斗11次,歼灭伪军1个机甲营、1个炮兵营、美军1个榴弹炮营,推进到美3师阵前,形成了对外正面。第三梯队608团2营加入战斗,配合609团2营粉碎敌两个团在飞机百余架次、坦克20多辆支援下的21次反冲击,巩固了占领的既得阵地。609团在6小时10分内,全团向前推进7.5公里,以1个加强团突破敌一线团的防御阵地,歼敌2610人,缴获坦克11辆、火炮39门,汽车百余辆(战果不含608团2营),战后荣获“插的勇猛,守的顽强”奖旗。
607、610、611团也全部完成突破任务,204师610团俘敌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1954年9月,68军从朝鲜归国,调归华东军区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