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9-18 20: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关陵有三,一是关公故乡山西解州关公衣冠冢,一般称为关庙,一是河南洛阳关公首级墓,一般称关林,一是湖北当阳关公身躯墓,一般称关陵。当阳关陵,是三个之中唯一一个按帝王陵墓定制的真正的“陵”,红墙黄瓦。
当阳关陵始建于东汉末年,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襄阳太守王铢在墓前修筑祭亭,元初修墓门、墓道,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始建庙宇,群体建筑则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全陵采用中轴对称式帝陵规制,中轴线上,有八座古代建筑物,依次是神道碑亭、“汉室忠良”石牌坊、三元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陵基。两旁分别建有华表、钟楼、鼓楼、碑廊、斋堂、来止轩、圣像亭、伯子祠、启圣宫、佛堂、春秋阁等。正殿大门上方有清同治皇帝御笔“威震华夏”金字匾额一块。
关公墓为何有如此高规格?因为历代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都很信奉他,以他为民族“忠义仁智勇”精神的代表人物,各朝各代都给他加封了各样称号。据宋(ww.dahuabanjia.cn )
记载,中国佛教早就把关羽封为神,曰伽蓝神。宋代,封关羽为武安王;明代,即封为武圣人,还加封为大帝;到清代,关羽则是集神、圣、帝于一身,封曰忠义神武仁勇灵佑威显关圣大帝。作为武圣,关羽已与文圣孔子齐名;而作为大帝,他便与皇帝齐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