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21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宏源调查》:罗田红顶商人尹国平
尹国平,男,罗田河铺人,1960年4月生,现年52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化工机械工程师,现为湖北省宏源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其身家现在是多少?几个亿?无从知晓。
“红顶商人”通俗点讲就是政府里的官员,同时再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兼具公务员和商人两个角色的人,亦即“官商”。给宏源药业老总扣了这顶大帽子,实在不好意思,但尹总的经历确实是红顶商人,何况“红顶商人”这个帽子并不是恶意的。
从罗田化肥厂到现在的宏源药业,已经三十五年了,三十五年,足是沧海桑田。当然从化肥厂到宏源药业,也是天翻地覆,宏源早已不是那座化肥厂了,早借化肥厂的壳生了宏源这颗蛋。宏源现在不是全民所有制,而是股份制了,说清楚点,宏源现在是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了,听说持股人个个身家百万。各位,也许大家还在讨论国有资产流失,但是一个县办国有企业,无论怎样经营也不会存在到现在,流失是迟早的事,因为上面规定必须MBO。况且国家早就节能减排,非把小国营企业打死不可,罗田化肥厂迟早会被兼并,所以罗田化肥厂在2007年被宏源兼并,儿子吃掉老子,是十分必然的事情。
我们不讨论宏源在兼并化肥厂中化公为私的经过,象这样的事情全国太多了。小国营企业早已是鸡肋,吃了没肉,丢了可惜,化肥厂里的下岗工人现在恐怕还在愤愤不平,为他们的身份转变而喋喋不休,其失落感是可想而知。可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改革势不可挡。但也请不必悲观,化肥厂现在还在罗田人手中,每年还在上交可观的利税,养活大批干部和老百姓,至少老一辈罗田人心血还没有白费,宏源还有化肥厂的影子。从发展的观点看,宏源还是功不可没的。
虽然宏源老总尹国平处在风口浪尖,没少挨网友们的骂,比作协主席刘心明好不到哪里去。但人们,包括罗田人们对他了解甚少,只知他所在的宏源在生产乙二醛,在污染环境,他还在罗田工业园买了三百亩地,正在搞绿色产业等。其实,他到底是什么人?做过哪些事?和原化肥厂有什么渊源?我想,没多少人知道。
好了,废话少说。请看尹国平简介,简介说明,尹国平是罗田很有远见的企业家,是罗田不可多得的“红顶商人”。我本人觉得尹国平是值得学习的。
1、尹国平,男,1960年4月生,现年52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化工机械工程师。罗田河铺人。哪个村,《宏源调查》书中没有介绍,他约1977年高中毕业。
2、父亲是村干部,但去世得早,1977年病故,同年他尹国平担任村信用站会计及大队团支部书记;
3、1978年经河铺公社书记林志成介绍,于五月入罗田化肥厂,他为建设化肥厂背过石头,背过砖头,吃过很多苦;
4、1979年7月6日,罗田化肥厂正式试车,并成功。尹国平于合成岗工作,为化肥生产最重要工位;当时他只是名临时工;
5、1980年入厂办高中班学习,三十人中,数他年龄最小,但成绩始终前三名。高中班结业后,任生产调度员,所带轮班月月拿奖金;说明他是位能干的青年;
6、1984年考入省石化厅办大专班,学习一年,还报考了武汉石化学院函授班,学习三年,每年脱产学习三个月。这说明尹国平是党培养的人才,期间转为正式工人;
7、1986年学习毕业,回厂任厂设备技术股副股长;
8、1987年升任股长,从进厂到正科级干部,尹国平花了九年时间,说明他不是坐飞机提拔的干部。他任设备科股长五年;
9、1990年,提拔为复混肥厂厂长,兼化工机械厂厂长。当时罗田化肥厂已更名为罗田化工总厂;
10、1993年初,接替张权治兼任合成氨厂厂长(臭化肥厂),他当任时是化肥厂最好时光;当年化工厂上马乙二醛项目;
11、1994年初,原厂长董南煊调查任县经委主任,尹国平被县政府委任命为罗田化工厂总厂厂长。上任第二天合成氨分厂碳化车间检修时,发生机修工人两死一重伤重大事故;
12、1994年下半年六月,乙二醛项目停产,该项目亏损两千万。不过此项目起先并不是尹国平发起和管理;
13、1994年下半年,罗化又决定生产乙-甲基米唑,其产品主要销给黄冈宏亚药业,黄冈宏亚为黄冈最大乙二醛甲硝唑生产基地。但因质量问题,被宏亚要求退货,并扣款30万。但尹国平这个决定处理了库存劣质乙二醛,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
14、1995-1997年,尹国平决定上马乙二醇空气氧化法生产乙二醛,为了是摆脱黄冈宏亚控制,1997年又开发甲硝唑;
15、1996年,罗田化工总厂更名湖北恒日化工总厂,为的是壮大名气,但当时化工厂处于亏损状态;尹国平是集团法人代表;
16、1997年,罗田化工总厂进行股份制改造,鼓励职工参股,但仍然不断亏损,尹国平当时欲与湖北中天集团谈判,寻求兼并,但因职工去留问题,以失败告终;
17、1998年4月,恒日三角债务缠身,曾因欠电力部门200万电费,被停电两天。尹国平各处谈判,寻求出路;
18、1998年,恒日经过与昊华化工集团艰难公关,罗田政府与中国昊化化工集团签订协议,将罗田县国有资产持有的恒日3970万元的国有股份无偿划拨昊华公司,成为昊华总公司控股子公司,这之间,尹国平起了重要作用,尹国平依然任一把手;
19、昊华给恒日注入资金400万,后来作1000万担保,给恒日后来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至今有300万没有还给昊华;
20、2001年,恒日经营发生严重亏损,经罗田政府和昊华批准,对恒日公司各生产线实行民营租赁经营,就是实行承包制,为宏源成立打前奏;
21、尹国平辞去恒日集团董事长职务,另行重组“湖北宏源化学原料有限公司”,领导人除了去恒日公司总部留守人员外,其余基本在宏源,也就是说原恒日人才基本在宏源,尹国平任法人代表。为何另组公司?这就是金蝉蜕壳,暗渡陈仓之计。为的是日后吞并恒日作准备,当时恒日债台高筑,全厂工人无法安置,所以急需剥离债务,否则恒日是一堆臭肉,无人敢吃;
22、重组宏源,尹国平于恒日招股,但无人应征。后尹国平想法逼干部层参股,他决定将50万注册资金分为83股,每股6250元,终于筹到资金。宏源租借恒日乙二醛生产线,开始生产乙二醛和甲硝唑。宏源每年向恒日上交320万元承包费,后逐年减少,直到120万。这就是著名的“儿子养老子”计划;
23、2002年-2004年,宏源基本靠借钱和讨钱过日子,但尹国平支撑了下来;2002年5月,经股东大会决议,将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314.80万元,意义是:算是要死了也要发。2003年公司乙二醛产品供不应求;而此时县委要求恒日破产,尹国平认为条件不成熟,因为无资金收购恒日。尹国平说,那时恒日破产,是最便宜的时候。
24、2005年1月24日公司股东同意<股权集中方案>,占公司1%小股东自愿将持有股份委托给法人尹国平行使公司决策事项表决权,公司设立时有股东由42人变更为12人;宏源击败对手黄冈宏亚,成为行业老大。
25、2006年,罗田政府将恒日作价2800万元,在市场上公开拍卖。并不包括原富阳和宏源公司资产。富阳早已剥离恒日,价值一个多亿,每年上交利税六百多万。宏源当时也很红火,不止一个亿规模,宏源陆续买了恒日几条生产线(资产转移?),鉴于此,恒日拍卖,竟无人问津。
26、2007年5月,宏源注册资本由314万增加到2000万元,同年宏源公司合法买断恒日化工全部资产(2800万元)。到此,原罗田化肥厂已经化公为私,成了宏源的资产。
27、2007年起,尹国平决定陆续在工业园征了三大片地,三年征地三百多亩,用于发展绿色产业;
28、2008年8月,罗田县宏源化学原料药有限公司更名为“湖北省宏源药业有限公司”,尹国平任董事长。
29\2009-2012年,尹国平提出一举三辅转身战略,实现百年宏源,科技宏源,绿色宏源目标;首先是茯苓多糖,其次是三氯蔗糖,第三是新能源产品,锂电池,第四是准字中成药系列。
30、2009-2012年宏源在新工业园建设投产了国内最大的年产三万吨新乙二醛生产线(拆除原化肥厂所有生产线,人们再也不会闻到硫化氢味道);注:臭皮蛋味是富阳化肥厂排放(独立法人,另外一个老板)
31、2012年,尹国平及宏源公司相关人,接受著名作家刘心明采访,《宏源调查》一书于今年5月份发行出版;
注:资料未能列全,因《宏源调查》原书年限日期并不详实,所以简介难免有错漏,请有兴趣者寻《宏源调查》原书进行查证。如果你关心宏源,请你去了解宏源,如果你想学习尹国平如何成功,请看《宏源调查》。如果你想创业,请学习宏源创业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