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菩萨与下马湖山庙 陈良策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liangce
在很早很早以前,九宫菩萨,也就是张道清名道士,在巡游天下察看各处庙宇规模和香火时,由汉阳归元寺到东方山,再到金牛,路过会子口,并顺着会子口南边的山坡一路下来,看到前面是一片比较大的垅畈。这个垅畈的上面有点像湖,下面是一片沼泽地,中间还有一条长堤,路有点不好走,就下了马沿着长堤缓慢而行,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察看地形地貌,当看到前面一座小山好似一个田螺时便赞叹不已,就随口说出是田螺锁水口,是一处风水宝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无意中被一个过路人听到了,便一传十,十传百,随后就陆续有人迁到这块宝地里来定居。后来在取湖名时,人们为了纪念九宫菩萨封地一事,就以他下马过湖堤封地的故事而取名叫“下马湖”,顺便也将旁边的小山依湖而叫“下马湖山”。 九宫菩萨步行过湖堤后,就到了下马湖山脚下。由于下马湖山的确是个螺丝地,因而马蹄踩到山脚下的螺丝壳呼呼作响,这样他就没有骑马,一路前行一边仔细察看下马湖山的原生态地貌,走着走着,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塘角头,在上马墩处才上马[直到现在上马墩的路边还遗留着一个不知什么朝代竖立上去的无字石碑],过周家桥,上庙等,翻杉树山,朝九宫山的方向巡游去。 九宫菩萨在上庙等翻楂树山时,跟随人员由于挑着担子一时没有跟上,九宫菩萨就选择在山半腰的庙里坐着等他们。打这以后,这所庙宇的规模不断扩大,香客日益增多,就连过往的行人也要到庙里烧香作揖磕头,真是有求必应,灵气得很。若干年后,人们才知道这所庙宇灵气的原委,原来是九宫菩萨在庙里坐着等过人的原故。再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九宫菩萨,就把这所庙宇名取名叫“庙等”。至如今,这所庙名还存在,只不过庙宇是新建的罢了。 九宫菩萨一行下杉树山过坳下邓家以后,看到前面屋下有个妇女在洗衣,就上前去讨茶喝,那个妇女说我慌慌忙忙的在洗衣,哪有茶喝;接着改口说讨口水喝,那个妇女道理不理的说没有水。[原来九宫菩萨他们一行碰到的是一个不明白的妇女,这个妇女更不知道眼前站着的就是九宫菩萨。]九宫菩萨听后有点生气,随口说那你屋下那个港不是个干港?说完便将令箭往地下一插。从此以后,上游的水就进入了地下河,再也没有水流过来了,那条港就变成了一条干港。直到现在那条干港还在,并且还保留着“干港”这个古老的地名。 九宫菩萨一行在干港那个屋下停留时,本想歇一歇,喝喝茶。但由于运气不好,碰到那个不明白的妇女,结果茶没喝到一口,水没沾到一滴。离开干港以后,他们一行经过梅田继续往前行。约莫两三个时辰后,随行人员说实在口渴了,想喝点水,九宫菩萨说,克服一下,下搏走,前面那个口子就有泉水喝。不一会,到了那个口子,九宫菩萨将令箭往路下一插,顿时一股泉水趵了出来,他们用双手捧倒喝个足。这事令当地人感到非常奇怪,这个口子过去一直没有泉水,怎么现在一下子有这么大的一口泉水趵出来呢?后来人们慢慢知道了,原来是九宫菩萨做的好事,他把干港上游流入地下河的水带过来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九宫菩萨,便将这一地方取名叫“泉口”。 过泉口后,九宫菩萨还是朝九宫山的方向一路巡游。他们一行到达鸡口山前面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天快黑了,就住了下来。当天晚上睡觉时,田里的青蛙叫得特别利害,吵得他们睡不着。由于旅途的疲劳,他们实在想睡觉了,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九宫菩萨随口说,要是田里的青蛙不叫了就好,说完将令箭往田里一插,顿时田里的青蛙果然就不叫了,并且以后这里所有的青蛙都叫不出声来,直到如今这里的青蛙还是这个样。 九宫菩萨巡游天下到达九宫山(海拔1656 米)后,看到这里群山荟萃,山峰林立,山清水秀,云雾潦潦,几个山头之间的凹凼处有一处比较开阔的平地,中间还有一个小湖(云中湖),真是要山有山,要水有水,的确是个建庙宇的好地方,就决意要在这里筹建庙宇。当时九宫山的每座山头各有其主,在与当地农民接触时,他们根本不同意给土地在这里建庙宇。后经过九宫菩萨与他们协商,说只要一袍之地,话说到这个地步,又是讨一块地建庙宇,当地农民不好不答应。双方协商好后,九宫菩萨当场将袍子一撒,九条龙袍罩着九个山头。当地农民看到这一场景,个个都目瞪口呆,说九宫菩萨是个神也。此后九宫山的九个山头全部归九宫菩萨所有。 九宫山的土地问题解决好后,九宫菩萨就着手在九宫山山顶凹凼平地处大规模的兴建庙宇。据当地传说,在建设庙宇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石头、石灰、砖瓦、木材等建筑材料,都由大江大河水运而来,大船直接在九宫山山顶靠岸,建筑材料上岸后直接进入建筑工地,真神也! 当时九宫山上建庙宇的规模相当大,单就工匠请了五百人,还是没是没夜的干活。对这五百工匠,九宫菩萨只安排一个厨子做饭,而且还吃得非常好。时间一长,匠人们发现做饭的只有一个厨子,个个都翻白眼,说这是不可能的事。随后,工匠们派人躲着去看,这厨子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不看不打紧,一看不得了。原来这厨子在做饭时,一边鼻孔出油,一边鼻孔出盐;同时煮一锅饭,吃了锅里又有,要吃几百人;炒一锅菜,吃了锅里又有,也要吃几百人。去看的人回到建筑工地,在把看到的情况告诉同伙时还说,我们果多人吃的油盐,都是厨子鼻孔里出的,顿时匠人们个个都惊呆了,大家感到很恶心,于是匠人们躲着商量,要趁九宫菩萨不在时把厨子舞死。说到做到,一天晚上,匠人们趁九宫菩萨外出办事时将厨子打死了。为了不让九宫菩萨知道内情,就连忙将尸体埋到水缸底下。九宫菩萨回来后,到厨房去喝水,发现厨子不见了,就问工匠们,大家异口同声的说不晓得。顿时九宫菩萨感到蹊跷,心里想,这个厨子平时不跑脚的,怎么一下子就不见了呢?然后就找几个比较诚实的工匠想问个究竟,开始这几个工匠也不敢说,后来九宫菩萨想一个办法,他们才说出了原委,并且说尸体就埋在水缸底下。随即九宫菩萨叫人把水缸移开,不一会果然挖出了厨子的尸体。当尸体挖出来后,工匠们感到非常奇怪,只埋几个小时的尸体,怎么会全身长满了鳞片呢?后来经九宫菩萨指点,人们才知道,原来九宫山是一处龙脉地也。 九宫菩萨花年把两年的时间,把九宫山上的庙宇建设好后,就在山上开辟道场,香火之盛,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若干年后,九宫菩萨修炼成正果并开始显灵。大约在南宋时期,他派人到他巡游天下时选中的地方----田螺锁水口的下马湖山筹建庙宇,在当地信徒和土著人的配合下,庙宇很快的建了起来,并根据山名取名叫“下马湖山庙”。 下马湖山庙自建成到现在,已有几百千把年的时间,其间,虽饱受过战火的摧毁和大自然的破坏,但在当地村庄和广大信徒的大力支持下,屡毁屡建,且新建一次的规模较前一次要大,还更加气派辉煌。千百年来,下马湖山庙只要庙宇存在时就一直香火旺盛,香客不断,灵气一方。 如今,金壁辉煌的下马湖山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庙宇原址上开始筹建的;九十年代末,由于香客不断增多,庙宇难以容纳,故将八十年代末建的拆除后扩建为二重连三带偏房;进入二十一世纪的2009年,又在前面盖起了几百个平方米的大雄宝殿。整个庙宇座北朝南,包括大雄宝殿在内是一进三重,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规格,都是前所未有的,在鄂东南地区有一定的位置和影响力。 九宫菩萨巡游天下时,进入金牛后就朝着会子口的方向走,过下马湖,上庙等,翻楂树山,到九宫山,直到修炼成正果并显灵。后跑马江西做生意的人,大多沿着这条线路走,并发现这条线路是跑江西最佳的一条路线,于是凡是跑江西的人,只要是到了九宫山山脚下的那个庙门口,就是再忙也要停留下来,遥祭九宫山上的九宫菩萨,或到庙里去烧烧香,作作揖,磕磕头,祈求九宫菩萨保佑自己旅途顺利。 在过去,金牛商贸辐射区范围内的人,最信的就是九宫山庙和下马湖山庙,实际信的是九宫菩萨。这一带的人在朝九宫山和下马湖山时常说,“近就下马湖,远则九宫山,拜的同样佛,心诚则都灵”。因而,每年过了农历七月初一后,金牛这一带的人尤其是农村妇女,当然是虔诚的信徒,三步一跪,四步一拜,千里迢迢去朝九宫山,有的甚至要在九宫山上住上个把月,天天烧香、作揖、磕头,祈求菩萨保佑;鄂城太和涂镇那一带的大多数信徒,有的朝九宫山,但大多是就近朝下马湖山。凡是朝下马湖山的远路香客,大都要庙里住上一两天,或三五天,天天烧香、作揖、磕头,祈求神灵呼佑。在金牛商贸辐射区的范围内,这样的朝拜活动,前前后后延续了几百千把年,直到如今还持续不断。 根据九宫菩萨的经典传说,纵观下马湖、下马湖山和下马湖山庙和周围村庄的历史,完全可以说,九宫菩萨和下马湖、下马湖山,尤其是下马湖山庙及周围村庄有着不解之缘:是九宫菩萨下马步行过古堤后,人们才将相应的位置取名叫下马湖、下马湖山和下马湖山庙;是九宫菩萨派人筹建了下马湖山的庙宇;是九宫菩萨显灵后给下马湖山庙带来了莫大的灵气;是九宫菩萨封地指引人们陆续迁到这块风水宝地里来定居;是九宫菩萨的呼佑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幸福安康!
口述资料:大冶市金牛镇小泉村村民陈传芳
大冶市金牛镇抗大小学教师金其元 2010年6月收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