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甘愿当一个低产作家
耕耘在散文领域的任蒙
湖北日报讯 刘益善
任蒙,广水人,种过庄稼,教过中学,当过兵,现在江岸区人大供职,湖北大学客座教授。从事业余创作30余年,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发表过数以千计的作品,出版有各类专集17部。曾获首届全国孙犁散文奖唯一大奖、冰心散文奖。
湖北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散文作家中,任蒙的名字可列前茅。湖北目前尚没有获取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的作家,但《任蒙散文选》却先后获得首届“全国孙犁散文奖”和冰心散文奖。任蒙是武汉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的主任,这一头衔他领之不虚。鉴于湖北50年代出生作家的散文创作及获奖现状,任蒙是真正的散文翘“楚”。
把任蒙定位为散文作家,是近10年来的事。他早年写诗写杂文,还写过文学论文。而我原来一直是把任蒙当诗人看待的。1978年第12期的《长江文艺》上发表他的诗作,是他最早发表的诗歌。《长江文艺》创刊60周年时出版了一套“作品选”,诗歌卷是从《长江文艺》60年发表的数万首诗歌中选取的,任蒙有两首诗入选。任蒙当初还在《芳草》、《奔流》、《诗人》、《星星》等报刊发表过大量的诗歌,出版过两部诗集。任蒙迄今出版了17本书,最有影响的第一本书是《诗廊漫步》,薄薄的一本册子,1988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随后三次重印,1991年再版,80岁高龄的诗坛泰斗艾青应出版社之约题写书名。关于这本书,有几个小故事。某大学中文系的一位叫吴虹的女生从校图书馆借阅,被书中的真挚与真情打动,最后衍生出在毕业时谎称丢失,赔了5元钱后带着这本小书离校。一个叫黄海卿的青年人手抄了《诗廊漫步》,并且摹制了图案相似的封面,因为他没买到这本书。直至20年后,还有一位市民从怀里抽出《诗廊漫步》,等候在一个工厂门前请前来调研的任蒙签字。这本以诗的语言来论诗的书,“发展了艾青的诗论文体”。古远清教授说任蒙这本书是以诗人的敏锐、杂文家的深邃和编辑家的博识,对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些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虽说《诗刊》、《随笔》、《青年文摘》、《写作》等60余家报刊选载或连载了这本书的内容,称其为文艺理论,但我还是说这本书其实是诗,是以诗论诗,任蒙还是个诗人。
任蒙是以《任蒙散文选》来奠定他的散文家地位的。他做人比较低调,我们认识很早,我在《长江文艺》当社长主编多年,他很少找我发他的稿子,直到近几年才发了他四篇散文,而他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的散文比在《长江文艺》上发的还多。他的散文发表后有十多篇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中国散文精选》等选刊选本选入。《任蒙散文选》即是这些散文的结集,初版三年后再版。收入集子中的《凭吊赤壁古战场》、《历史深处的昭君背影》、《悲壮的九宫山》、《放映马王堆》、《伊河岸边的那条小径》等篇,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入手,努力从历史哲学层面上开掘,既有独特的感悟,也有精辟见地,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就任蒙的历史文化散文,黄曼君教授与青年评论家熊元义在《文艺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任蒙在他的散文研讨会上说过:“我甘愿当一个‘低产作家’,认真写好每一篇作品。”这话说得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