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9-26 08: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释义 <形声>、<会意> 字 隶书-忠
小篆:忠,从中,从心;本义作‘敬’解,见《说文》,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
其义有:
1.尽己心力以奉公、任事、对人之美德曰忠(名词)。
如《左 · 宣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2.竭尽心力以任其事、服其职曰忠(动词)。
如《战国策 · 秦》「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
3.赤诚无私。如忠诚;又如《诸葛亮 · 前出师表》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4.尽心力做事的。如忠心,忠贞;又如《史记 · 田单列传》
「忠臣不事二君」。
5.直率的。如《孔子家语 · 六本》「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6.赤诚、 直率地。
如忠谏,又如《论语 · 颜渊》:「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又如《晏子春秋》:“景公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君也,何若?‘晏子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 公不说(音悦),曰:’君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可谓忠乎?‘ 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奚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出,臣奚送焉?若言不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谋而不从,出亡而送之,是诈伪也.故忠臣也者,能纳善於君,不能与君陷於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