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江三峡自古就以其雄、奇、美闻名于世,无一处不可成诗,无一处不可入画。我在骄阳似火的七月乘游轮饱览三峡壮美的自然画卷,品味峡谷丹青中蕴育的深厚历史文化,重温诗词名篇。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它从冰峰叠翠的青藏高原汇集千河百川,一路汹涌着,湍急着,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劈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长江三峡。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全长约190公里。我就在宜昌登船逆流而上,一路欣赏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这三段统称为三峡的山水画廊。 三峡大坝泄洪磅礴震响 之所以选择从宜昌开始这趟行程,是因迫不及待要一睹三峡大坝泄洪的壮观场景。大坝位于宜昌市三斗坪,是史上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于2009年正式竣工。已故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曾在1956年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 游泳》,描绘心中三峡工程的壮丽宏图。“……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其中,“更立西江石壁”指的就是大坝,“高峡出平湖”勾勒出的画面,就是长江上游峡峰间汹涌的江面到此将变为平静的大湖。“神女”意指巫山上的神女峰,也是三峡中著名的景观之一,“神女应无恙”意思是,即使修建了三峡大坝,神女峰也该没有什么变化,“当惊世界殊”是说惊叹世界变了样。 三峡水利工程的修建防止了过去长江下游冲决堤防,泛滥成灾的状况。每当夏季汛期时,为保留有一定的防洪库容,三峡大坝都要泄洪,使三峡水库不超过145米的汛限水位。在参观大坝的当天,奔腾的江水如五条咆哮怒吼的蟒龙,从泄洪口倾泻而下,激起层层巨浪,磅礴震响,蔚为壮观。 西陵峡绝壁似飞猱 三峡大坝的所在地属三峡中的西陵峡峡段,西陵峡又因西陵山而得名。参观完大坝后,我就登船游览这三峡中最长的一段,曾以滩险流急、峡长山奇而著称的西陵峡。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曾用“船上急滩如退鹢,人缘绝壁似飞猱。夸远岭青千峰,心忆平波绿一篙”来形容西陵峡的险峻。西陵峡众多的峡谷中有一座黄牛峡,一首民谣曾如此形容:“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说明船行至此水流湍急,暗礁又多,要时刻小心谨慎,所以行驶速度很慢。走了好几天,黄牛峡依然在视线之内。诗仙李白过此,也曾赋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复三暮,不觉鬓成丝”。 全长76公里的西陵峡过去一直以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不过,自从三峡大坝完工后,长江水位上升了100多米,崆岭滩、青滩、泄滩等密布的险滩已消失。西陵峡一带风平浪稳,少了惊心动魄,多了平静,少了不羁,多了几分秀逸。我坐着能承载四五百名乘客的万吨级游轮“长江2号”,如履平川。至于导游所说的过去因触礁沉船事故层出不穷,以致死难船工的尸骨日积月累而堆成了“白骨塔”也唯有靠想象了。夕阳西下,坐在船头,看着洒满金光的平阔江面,眺望两岸郁郁葱葱的群峰,慨叹事事皆可改变。 十二峰为奇 神女峰为俏 过了险峻西陵峡,游船夜停巴东县,第二天早起开航,行至中午时分,终于见到了秀美的巫峡。绵延44公里的峡区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两岸千米高的群峰如屏,船行峡中,时而大山当前,疑似无路;忽又峰回路转,别有天地。清人许汝龙《巫峡》诗中云:“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陆游在《三峡歌》中也提到:“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巫峡以各具特色的十二峰为奇,这当中尤以神女峰最为俏。它因峰顶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得名。不少古人都曾以神女峰入诗,例如唐代诗人孟郊的《巫山曲》:“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唐代诗人卢照邻的《巫山高》:“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氛。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孟浩然的《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君不见巫山神女作行云,霏红沓翠晓氛氲。婵娟流入襄王梦,倏条还随零雨分”。 神女峰之名,屈原的弟子宋玉功不可没。他创作的《高唐》和《神女》二赋皆以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性爱故事为题材,引得文人纷纷来此。他们留下的足迹和诗篇又使巫山和神女峰更闻名遐迩。 船行至巫峡,下起了蒙蒙细雨,时断时续。变幻莫测,来去无踪的巫山云雨,更给这山环水抱争萦纡的美景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巫山多云雾,这是因为山高谷深,蒸郁不散的湿气,沿山坡慢慢上升,逐渐形成浮云细雨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 其实,巫山云雨一词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宋玉《高唐赋 序》中描述楚王在梦中与巫山神女相会,她自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朝云暮雨指的是神女的早晚变化。此后云雨一词广为古人所用,久而久之,巫山云雨就用来形容男欢女爱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千古名句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 其四》。从字面意思来说是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作者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深厚的文化内涵使白帝城吸引了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前来揽胜抒怀。 瞿塘峡三峡中最短也最雄奇 出峡复入峡。经过巫峡之后,不过两个小时的光景,船就来到了三峡中最短,也是最雄奇的瞿塘峡。不过8公里的峡江两岸危崖壁立,互斗峥嵘,其势如门,构成“ 夔门天下雄”的气势。 船行至瞿塘峡口,就能看到著名的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可谓家喻户晓。白帝城因地势险要,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刘备兵败退至此,并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刘备托孤。 深厚的文化内涵使白帝城吸引了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前来揽胜抒怀,李白、白居易、陆游等都曾留下脍炙人口的佳作。诗圣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豪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等更是千古流传。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的美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