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该是举头时 在逗弄三岁侄女的时候,她冷不防从口中念出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稚气的声音宛如天籁。虽然小孩子不懂诗的意思,但它这样普及,说明这首诗的生命率是多么强大。 我能想象,一个在异乡的人,内心的那份孤寂。对亲人的思念,也只能用一轮明月来寄托。在这首只有二十字的诗中,最震撼我心灵的是那个“举”字。诗人为什么不用“抬”?我觉得,用“抬头”的话,就显得很轻松,没有一点分量。而用“举头”,正表明了诗人身在异乡的那种复杂的心情。当面对一轮明月的时候,他举起的头颅是多么艰难。虽然一字之别,一个小小的动作,却道尽了诗人内心深深的痛苦。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徐小凤的一首《明月千里寄相思》,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夜色茫茫罩四周,天边新月如钩,回忆往事恍如梦;重寻梦境何处求,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遥问心已愁,请明月代问候。”借一轮明月,对逝去一段情感的深情怀念。此曲如一壶尘年老酒,令人无限感慨。 月是故乡明。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故乡的那轮明月,始终是牵挂。诗人胡弦说,一个人就是搬无数次家,总有一件丢不掉:明月;一个人就是什么东西都用旧了,总有一件还是新的:明月;一个人就是再失意,仍有一个老伙计陪着:明月;一个人就是再穷,仍有月亮这块银子。 从2008年开始,中秋节就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我记得当时有人提议,在中秋节的晚上,熄灭所有的人间灯火,举头共赏一轮明月,我觉得这个提议太好了。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对于传统的一些节日,人们似乎渐渐淡忘了。而且,现代的人们大都背井离乡,在外打工或工作。有的远离父母,有的远离妻儿。平时都沉浸在繁忙的工作中,哪有心思还记得头上还有一轮明月?中华文化之所以深厚,就在于这些传统的节日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含义。我们何不借这个难得的节日,放下手中的工作,好好地与家人团聚,好好地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举家在一起,抬头邀一轮明月作伴,品着酥脆的月饼,饮着醇香的红酒,那该是一幅怎样欢乐、祥和、温馨、惬意的画面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