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72
上尉
  
- 积分
- 5859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
本帖最后由 冷眼向阳 于 2012-9-30 17:50 编辑
入夜,将繁华和喧闹关在门外。来在书房,打开教师行动网,静静地坐在电脑桌前,独自享受着网络培训带给全新的乐趣。这种享受是聆听教育专家细致入微的讲解,是和同行们发帖回帖进行交流切磋。每晚与网络约会竟有一种说不出的依恋。这依恋来自专家们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的对平时课堂教学的诊断;这依恋来自和同行你来我往的思想碰撞,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专家们如话家常的言谈,直击平时教育教学的薄弱和盲点。同行们来自一线的深刻教学体会,于三言两语之间让我受益匪浅,领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如我等孤陋寡闻的乡镇教师,走出去到外地观摩学习基本上妄想,将名家里手请到本校来讲授更是奢谈。这一次网络培训不啻于温柔的和风,吹皱了继续教育的一池春水。她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知识,让我这个井底之蛙看到了井外的大千世界是那样的宽广无垠。我不能放过与专家攀谈与同行会晤的机会。每晚,我总抽出时间,轻点鼠标,那种甜蜜的守望竟令我如沐春风,如饮山泉。我又找到了儿时在课堂里认真听讲的感觉,那个坐在课桌前单薄的身影仿佛历历在目。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发现了平时的那一套课堂教学方法,是多么的荒唐短视,离先进的教学理念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在我看来,教师只有将课文生吞活剥地教给学生,才算是做到了不误人子弟,才算是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这种目中无人,眼中无文的肢解课文的讲解,完全把学生当成了一个填充知识的容器。殊不知,学生是有个性有情感的。教师的理解再有水平再独特,也不能代替学生的体验。那种照搬教参上现存的东西直接拿来硬塞给学生的做法,完全是在扼杀学生灵动的思想。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何以不人云亦云,他们写出来的文章何以不千人一面,千部一腔。
夜深人静之时,我还在与网培亲密接触。在大师同行们的指导下,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来一个华丽的转身,一个彻底的脱胎换骨,和过去自以为是的教学方法愉快的诀别。我要通过一年的教师行动网培训,不断地更新自我,完善自我,精心地打磨自己,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充实自己。尽管我年近半百,但有信心在未来的日子里奋起直追,因为我已经认识到自己作为人师的崇高与伟大。古人去,朝闻道 ,夕死焉。古人尚且如此,一个耕耘在现代社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更应当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有诗云:
年近五旬不自卑,
网培聊发少年狂。
夜阑静听窗前雨,
恰似键盘掌上忙。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