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201
中校
聯合國交通規劃署署長 大黃石交通規劃特派員
  
- 积分
- 17558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
9月27日,地处鄂赣交界处的阳新县洋港镇洋港村“木材加工厂”,厂长吴作汉和6名工人师傅忙碌了一阵子,把5卡车的建筑模板装上车,用绳子捆结实,发车运往江西省九江市。
吴作汉是洋港镇有名的“木材加工专业户”,在村里从事木材加工业已有20多个年头了。现在到吴作汉厂里打工的固定农民工有20人,月薪3000多元。遇到大批产品加工时,还要招收临时工,有的上山伐木,有的搬运货物,还有的帮木工师傅锯料,每年来厂里打工的季节性临时工达200多人次,这些临时工,按工作日计算,少则60元,多则100元。吴作汉的“木材加工厂”加工的木材来自本县洋港、龙港和通山县洪港镇的一些山区,也有江西省武宁县的部分农民也把木材销往这里。该厂加工的产品有建筑模板、家具、沙发椅等,主要销往武汉、黄石和九江市。
阳新县象吴作汉这样的“竹木加工”专业户达560多户,他们伴随农村交通设施的改善应运而生。
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阳新县一些山区村组竹木运不出去,山区农民望着“绝色银行”干受穷。近几年来,阳新县大力发展农村交通事业,全力支持山区公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政策鼓励山区农民开发山场资源,引导有手艺、懂技术的农民创办木材和竹器加工厂,通过加工增值,帮助一批贫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地处海拔560米筠山上的筠岭村,盛产把竹、楠竹,是鄂东南有名的“竹海”。去年村里修通水泥公路后,村民王能满创办“竹器加工厂”,联合村民制作竹箩框、簸箕等一些农家常用竹器产品,使传统工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创新,这些非常实用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参加王能满“竹器加工厂”的农民达60多户,人平每天可纯收80元。王能满既搞加工,又捕捉信息,搞好销售,目前已与全国20个城市的家具厂和“超市”建立了长期供销关系。
王英镇隧洞村木材加工专业户艾卫国创办木材加工厂,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请村民间伐林木,加工成各种家具半成品,销往武汉,每年纯收入10万多元。在艾卫国的带动下,本村和周边村组30多人从事木材加工和销售行业。隧洞村党支部书记蔡克幸告诉记者:“艾卫国从事木材加工和销售,带活了全村经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