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600|回复: 8

[珞珈文论] [转载]王焕墉:诗词中的虚词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69

838

主题

9809

帖子

820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20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10-9 11: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南陔 于 2012-10-9 11:10 编辑


                                     诗词中的虚词
     
      在汉语中所用的词分两大类,一类是有实际意义的词,称为实词,另一类是无实际意义的词,称为虚词。我们写文章、作诗、填词,主要靠实词,写作古典诗词还要掌握大量的古汉语词汇,也就是诗词用语,这样才能像古典诗词。如果学诗填词,大量使用白话词语,再无声律可寻,那就与白话诗无异了。对于初学者来说,先求准确,再求生动。此外,光有实词,就能解决诗词的造句问题吗?不是的。我记得先师生前给我讲过一个小故事:是说古时候一个小国家,人民生活中对答都用实词,没有虚词,这个国家始终得不到发展,最后灭亡了。我想灭亡的原因和人民不用虚词不一定有直接关系,但社会发展缓慢确是可能的。
     当我们造句、抒情、说理时,那情理的实处,自然由那些实词表达,随那些实词同时还存在要表达的长短、急缓、轻重之声,无从以实词表达,就要靠那些相应的虚词来表达。正如《虚词总说》中所言:“……虚词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其中,声也就是平常说的“口气”,其口气也不过数种,然而其中藏有喜、怒、哀、乐、婉转百折之情,而声势如之。虚词确无实际意义可以诠释,但从其声气可寻也。
    唐人有一首诗,这诗还被人编成戏剧。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诗的意思,读者一看便知。第四句作者用“依旧”一词,便是虚词。“依旧”就是仍然之意。作者言外之意是说,和桃花一样美丽的女子,今天不见了,但是桃花多情,仍然在春风中开得那样灿烂。看见了这美丽的桃花,就像看见了那美丽的女子。作者对美丽的女子的思恋之情,跃然纸上。
    杜甫的《蜀相》一诗的前半首是这样写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清人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中的评语说:“草自春色,鸟空好音,此写祠庙荒凉,而感物思人之意,即在言外。”祠院中的碧草,草色自映阶砌,密叶的黄鹂婉转美妙的好音,这些物都是无情的。草当春时自然生绿,鸟在春时也是自然婉转鸣而不停。这些无情之物当然不知道人间沧桑与悲幸。这些情感都从“自”、“空”两个字传送出来。
     杜甫还有一首七绝《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诗是感伤故人重逢,但其中深蕴作者对乱世的感慨。前两句中说的“岐王”、“崔九”说皇族与宠臣,通过“寻常见”“几度闻”结合歌者李龟年,暗示给读者安史之乱前的歌舞升平。又追忆了当时作者常接近显贵的荣宠。句中“寻常”、“几度”是虚词,它们的后面是“见”、“闻”,两个虚词和两个实词结合,构成两个虚词性的词组。第四句“又逢君”中的“又”字把“世运之盛衰、年华之迟暮、两人之流落,俱在言表”。这是《义门读书记》中的评语,此语甚确。
    词与诗不同虚词,小令以长调为多,长调的虚词多在领字之中,传达出深意。词之句短从两字句至八字句都有。词句如果用实词堆叠,读起来就难懂,甚至不通。应该用虚词关合、呼唤,常用的单字虚词如“正”、“但”、“甚”、“任”之类,两字如“莫是”、“还又”、“哪堪”之类,三字如“更能消”、“最无端”、“又确是”之类。只要用得恰当,词句自然灵活,无呆滞之感,观者无掩卷之诮也。
    词句中在句上合用虚词,如“奈”、“况”、“更”、“又”、“料”、“正”等,这类虚词不可多用,用之过多有“空头字”多之感。南宋词人吴文英词中,绝少用虚词。他使用虚词,是词家所说的“空际转身”之法。对此,本文不赘述。
                             作者:王焕墉
(本文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

222

主题

5657

帖子

6567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6567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 2012-10-9 13: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转载的好文章,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北
精华
11

108

主题

1931

帖子

258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584

IP属地:河北省邢台市

发表于 河北省邢台市 2012-10-9 13: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的论!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22

1388

主题

9521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2293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2012-10-9 13: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1

主题

844

帖子

1124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2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10-9 14: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i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1

240

主题

5024

帖子

333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333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2-10-9 14: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类文章,多读多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3

124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周#公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7592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10-9 20: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造句、抒情、说理时,那情理的实处,自然由那些实词表达,随那些实词同时还存在要表达的长短、急缓、轻重之声,无从以实词表达,就要靠那些相应的虚词来表达。正如《虚词总说》中所言:“……虚词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其中,声也就是平常说的“口气”,其口气也不过数种,然而其中藏有喜、怒、哀、乐、婉转百折之情,而声势如之。虚词确无实际意义可以诠释,但从其声气可寻也。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25

主题

265

帖子

513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13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10-10 08: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虚词和实词都可以用进诗词里,就像绿叶配红花。学习了!问好刘南陔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0-11 11: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社区首长短信通知,邀请部分人员10月下旬到凤翔岛参加版主峰会,你收到邀请了么?为避免撞车,我与凤翔岛度假村肖毓加总经理商议,荆楚网、长江网作者颁奖大会推迟到11月17-1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