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石城区与浠水县散花镇隔江相望。沪蓉高速、大广高速如两双大手,从江南黄石一端飞越长江后,将江北散花镇旁一片10余平方公里的冲积平原挽成了一个不规则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便是黄石、浠水两地跨江联合开发的“鄂东滨江新区”核心区。9月28日,由浠水县引进的5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在核心区内正式动工,成为入驻新区的首批项目。而在此前一天,开发控制区域范围达150平方公里的“鄂东滨江新区”规划蓝图首度公开。 酝酿7年 梦想最终照进现实
这是一张酝酿了长达7年的蓝图。
2005年11月30日,在黄石市政协十届二十次主席会议上,一份《关于黄石黄冈联合开发“江北地区”的建议》开启了跨江联合开发的梦想。
今年4月13日,黄冈市长刘雪荣造访黄石市长杨晓波,将跨江联合开发上升到市级层面,以合力解决黄石港区发展空间不足、浠水散花工业园区投资乏力等难题。
两个月后的6月30日,浠水县与黄石港区达成共识,商谈跨江合作事宜,并正式为联合开发区域命名为“鄂东滨江新区”。
“联动发展,规划先行。”对此,该县滨江发展部工作人员表示。
9月27日,在最新修订的概念规划图上,新区开发控制区域范围精确到150平方公里。其中,浠水县东至大广北高速、西至长江江堤、南至黄黄高速、北至兰溪镇兰溪村的30平方公里区域将作为“鄂东滨江新区”核心区率先启动。
据介绍,新区将按照国家级开发区标准进行打造,由浠水县、黄石港区共同负责联合开发区域的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建设与管理、企业招商以及区域内的社会事务管理、协调等工作。
项目陆续入驻 “鄂东滨江新区”起航 “黄石、浠水,一个在江南,一个在江北,隔江相望,如同一对情投意合的俊男靓女。如今,既有‘家长’同意,又有政策作媒,双方是时候牵手‘约会’了。”2010年3月,浠水县政协秘书长宋前进、浠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宋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道。事隔2年,两人心愿得了,却又有了新的期许:相恋多年,一朝成婚,接下来,两地得赶紧孕育结晶。
这迫切的声音代表着浠水人的心声。
今年7月初,浠水县正式成立滨江发展部,隶属县城乡统筹委员会,由县领导直接挂帅。随后,新区服务大楼、“两路一港”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开始招标动工。同时组建长江投资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为新区建设提供融资平台。
“一年搭建平台,三年建成雏形,五年形成规模,十年实现跨越。”对此,该县县委书记吴烨豪气万丈,“通过十年努力,把跨江联合开发区域建设成为中部跨江联合开发示范区域。”
跨地区合作 关键在突破行政壁垒 按照该县规划,鄂东滨江新区将通过三至五年时间,“基本建成水、电、路、气、讯、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等基础设施,引进落户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形成主导产业聚集”。为此,该县专门发文强调,要求行政执法部门严格实行行政性规费五年免收,有偿服务性收费按下限30收取,严格实行部门入区收费检查审批制,未经管委会审批,一律不得进入,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行为。
9月28日,“鄂东滨江新区”核心区内,湖北神鹭公司三期工程正邦饲料项目及美源环保、泰正机械、恒晶电器、鑫宇服装五家企业一同开工。其间,该县陆续与11家企业签约落户,总投资7.6亿元。与此同时,大量沿海企业纷纷赴浠水考察,目标正是鄂东滨江新区。
众所周知,作为一项跨地区发展战略,跨江联动的关键在于能否突破行政区划壁垒。然而,截至目前,在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机制上,“鄂东滨江新区”将以何种方式合作,细节仍不明朗。但黄石港区委常委张红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却足以让对该新区前程心存顾虑的人吃下定心丸:“一切以新区发展为重,两地先上项目,以项目促新区发展。”她告诉记者,近期内,该区也将有多个投资额亿元以上的项目落户滨江新区,未来的滨江新区必将成为鄂东的发展高地和中部明珠。
|
|